大脑信息加工的拓扑性质:感受野模型

“神经网络之父”Geoffrey Hinton回忆自己萌发对人工智能兴趣的时候,提到在高中时代,一个同学跟他讲解大脑加工信息的“全息图”特点:切掉任意一块脑袋后一段时间内,失去的心理机能会慢慢恢复,故而可以推测大脑对于刺激的加工并不存在特定于某一功能的脑区。他说该同学可能受到了拉什利的老鼠大脑切除实验的影响。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人们意识到这种特点反映了人脑的可塑性,而且脑损伤并不总是可修复的。人们提出很多探索性的概念来推测大脑如何加工信息,最经典的例子是“祖母细胞”。迄今为止,还有人言辞激烈地反对或者赞成这个概念,甚至反对这种思维方式。

然而另外一条道路上,做神经网络的学者在客体的分类识别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些神经网络模型考虑到是否应该规定相邻的中间层的计算单元,甚至邻近神经元的关系决定了整个神经网络模型的功用。当然大部分的神经网络模型都没有刻意思考信息表征的空间拓扑性这个命题。

基础视觉课老师曾经讲过在相当微观的层面上,大脑对视觉刺激的表征是拓扑的,一小簇脑成像的空间基本单位总是对视觉特征的一个维度的一个水平做出反应,如果对于采集到的初级感觉表征区域的神经电信号有适当的建模方法,你总能够得到一条神经调谐曲线。特定于某一类刺激的神经调谐曲线,它们的空间定位总是聚合在一起的,而不是分散在大脑各处的。

尽管多数fMRI成像研究基于的假设就是某一心理功能在大脑中是可以定位的,然而,对于fMRI成像数据而言,因为空间分辨率不够高,因此需要一个稳定有效的算法来进行参数估计。

早在07年就有文章提出视觉感受野的估计模型pRF模型(population Receptive field model)。作者运用功能磁共振的手段,特别设计了一些刺激,然后带入线性模型中,就得到了拓扑表征视觉空间的特定脑区。

ABCD四种分别代表在空间上做各类运动的几种刺激形式。实验设计中刺激出现的方位随机化以抵消顺序效应。

被试在核磁仪中注视这些刺激的同时扫描功能像,在一系列预处理后,得到了每个体素的时间序列数据。然后就开始了基于模型的分析,模型整体和GLM过程一致,只是在预测信号上采取了不同的计算范式:

首先,他们根据视觉感受野激活的性质,定义了一个二维高斯分布的population RF模型:

假设在这个随机场中,单位孔径的刺激对于视觉感受野的fMRI成像得到的bold信号产生的影响不变,那么在这个在大脑中产生影响的只有两个变量,刺激的空间坐标和时间。

这个式子表示的是随着时间(t)进展,我们期望的,对刺激做拓扑表征的神经元的活动。

而根据一般核磁数据线性建模的方法,用r(t)和hrf做卷积得到的就是该脑区的bold 信号反应,也就是我们从核磁仪器上读到的数值。

接下来的步骤就非常明确了。我们只要把上述模型带入我们通过核磁扫描观测到的各个体素(Voxel)上的数值就可以了。参数估计方法也就是最通用的算法。

这种建模方式在很多基础感知觉的表征上获得了成功。最近的研究更加令人兴奋,运用此种方式,一些抽象化表征的刺激类型,在某些非初级视觉脑区的神经调谐曲线也被侦测到了。

荷兰学者Harvey领导的团队通过fMRI adaptation范式取得核磁成像数据,采用了上述方法,通过神经调谐曲线的半高宽(FWHM)和对于特定数量的敏感性作为优化目标。

最终,他们得到了对于特定数量的加工具有敏感性的脑区。比方说,在顶内沟(IPS)脑区的某一些空间聚在一起特定的体素(Voxel)中,可以得到对于数量“6”(六个圆点)拟合得非常好的调谐曲线。

更有趣的是,如果你在IPS沿着特定的方向画一条线,你会得到非常漂亮的体现数字表征空间拓扑性的“数字线”,在这条线上,体素们表征的数量是沿着“1,2,3,4,5,6,7”这样的顺序依次变大的。也就是说,这些神经元,越是在空间上相邻,它们表征的数量越相近。

Refferences:

1、Harvey, B. M., Klein, B. P., Petridou, N., & Dumoulin, S. O. (2013). Topographic representation of numerosity in the human parietal cortex. Science341(6150), 1123-1126.

2、Dumoulin, S. O., & Wandell, B. A. (2008). Population receptive field estimates in human visual cortex. Neuroimage39(2), 647-660.

本文作者:Non

本文转自雷锋网禁止二次转载,原文链接

时间: 2024-11-06 10:47:58

大脑信息加工的拓扑性质:感受野模型的相关文章

独家 | 一文读懂复杂网络(应用、模型和研究历史)

随着近几年关于复杂网络(Complex network)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已有大量关于复杂网络的文章发表在Science,ature,RL,NAS等国际一流的刊物上,侧面反映了复杂网络已经成为物理界的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人们开始尝试应用这种新的理论工具来研究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大型复杂系统,其中复杂系统的结构以及系统结构与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1] 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大量复杂系统都可以通过形形色色的网络加以描述.一个典型的网络是由许多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连边组成,其中节点用来

谈消息总线的路由模型

最近在写一个基于RabbitMQ的消息总线.虽然RabbitMQ提供了plugin的机制可以实现对其进行扩展,但是由于对erlang语言不熟,考虑到上手成本高,因此放弃实现plugin,转而基于Smart client + 树形拓扑路由的模型.当然这也大大降低了我们实现功能的灵活性,后面我会找个时间开篇新文章,谈谈Smart Client的限制. 预备知识 RabbitMQ对于消息的通信只提供了几个非常简单的API:Channel#basicPublish:Channel#basicConsum

走进大数据之拓扑数据分析方法

拓扑数据分析(TDA),顾名思义,就是把拓扑学与数据分析结合的一种分析方法,用于深入研究大数据中潜藏的有价值的关系. 相比于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这些常用的方法,TDA不仅可以有效地捕捉高维数据空间的拓扑信息,而且擅长发现一些用传统方法无法发现的小分类.这种方法也因此曾在基因与癌症研究领域大显身手. 1.什么是拓扑数据分析 拓扑学研究的是一些特殊的几何性质,这些性质在图形连续改变形状后还能继续保持不变,称为"拓扑性质".而在复杂的高维数据内部也存在着类似的结构性质,我们可以形象地称之为数

神经科学家成功绘制大脑语义地图,解读人类思想

科学家使用大脑成像技术绘制了一幅地图,让我们清楚看到大脑不同区域如何表征 958 个常见英语词汇及其含义.揭开这个谜题会有意想不到的回报:通过观察大脑活动,就能知道你在想什么. 英语词典按照字母顺序排列出所有常用英文单词,人类大脑又是如何储存这些词汇的呢?解开这个谜题的回报将是巨大的:通过观察大脑活动,就能知道你正在想什么. 神经科学家们一直都在研究「读心术」,试图解码大脑信息. 伯克利大学 Brian Pasley 等人曾试图解码人类自忖时的语词.在治疗癫痫病人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将电极植入大脑

诠释数据降维算法:一文讲尽t-分布邻域嵌入算法(t-SNE)如何有效利用

(文中所有截图,都有华丽的动态效果,详情请点击原文:http://distill.pub/2016/misread-tsne/ 查看) t-分布领域嵌入算法(t-SNE, 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 )是目前一个非常流行的对高维度数据进行降维的算法, 由Laurens van der Maaten和 Geoffrey Hinton于2008年提出.这个算法已经在机器学习领域被广泛应用,因为它可以有效的将高维度数据转换成二维图像.虽然如此

首届未来科学大奖得主薛其坤:神奇的量子世界

10月15日,未来论坛科技创新峰会在北京召开.峰会上,首届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得主.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教授做了主旨演讲--<神奇的量子世界>, 对其获奖的主要成果和研究历程进行了介绍,向听众们展示了量子世界的神奇. 在对量子世界的未来进行展望时,薛教授动情地说道:"在量子世界,一定还存在着许多许多未知的奇妙现象,它们可能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力.但是,只要我们敢于想象.乐于好奇.善于挖掘,也许若干年后它们就会回眸转身,出现在灯火阑珊处,甚至会造福于我们,使我们的技术产生变革,使我们

三层交换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

三层交换机通过硬件来交换和路由选择数据包.为完成在硬件中处理数据包的高层信息,思科交换机使用传统的MLS(多层交换)体系结构或基于CEF(快速转发)的MLS体系结构. 1.传统的MLS MLS让ASIC(应用专用集成电路)能够被路由的数据包执行第二层重写操作,第二层重写操作包括重写源和目标MAC地址,以及写入重新计算得到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 使用传统MLS时,交换机将数据流中的第一个数据包转发给第三层引擎,后者以软件交换的方式对数据包进行处理.对数据流中的第一个数据包进行路由处理后,第三

自然语言处理的6大法宝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基于大脑神经结构的非线性运算模型.它仅通过参考样本便可学习完成诸如分类.预测.决定和可视化等任务. 人工神经网络由许多神经元处理单元广泛连接而成.这些处理单元分为三类,包括输入层.隐含层(可以多于一层)和输出层. 位于输入层的神经元将信息传递到隐含层,隐含层再传递至输出层.每个神经元都有加权输入(突触).一个激活函数(代表该神经元特定输出的函数)和一个输出.突触是将神经网络转换为参数化系统的可调参数. 激励信号由加权过的输入信号产生,再传递至激励函数以获得输出.常用的激励函数包

独家 | 一文读懂社交网络分析-下(应用、前沿、学习资源)

本文主要阐述: 社交网络分析的应用 社交网络前沿研究 学习资料 参考资料 浏览前三章的内容请见上篇(2017年9月26日头条). 四. 社交网络分析的应用 1. 社交推荐 社交推荐顾名思义是利用社交网络或者结合社交行为的推荐,具体表现为推荐 QQ 好友,微博根据好友关系推荐内容等.在线推荐系统最早被亚马逊用来推荐商品,如今,推荐系统在互联网已无处不在,目前大热的概念"流量分发是互联网第一入口",支撑这个概念有两点核心,其一是内容,另外就是推荐,今日头条在短短几年间的迅速崛起便是最好的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