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提供的数据订阅功能,可以在不影响业务的情况下,实现简单、可靠的缓存失效逻辑。这种缓存失效机制为阿里巴巴多年架构优化沉淀下来的经验,下面我们一起来看数据订阅究竟怎么实现这种机制。
传统缓存失效策略
为了提高业务访问速度,提升业务读并发,很多用户都会在业务架构中引入缓存层。业务所有读请求全部路由到缓存层,通过缓存的内存读取机制大大提升业务读取性能。缓存中的数据不能持久化 ,一旦缓存异常退出,那么内存中的数据就会丢失,所以为了保证数据完整,业务的更新数据会落地到持久化存储中,例如DB。目前云用户的业务架构一般如下图:
在上图中,大家可以看到,用户的更新数据直接持久化到DB, 业务读请求直接请求缓存数据,所以业务需要解决缓存失效问题,即解决因为数据变更导致缓存中的数据失效的问题。 目前业务解决缓存失效问题的解决方法一般是业务实现DB、缓存双写。通过业务双写解决缓存失效,存在如下的问题:
- 代码侵入性比较强,需要双写两份存储,任何对DB的数据变更,都需要同时更新缓存,代码层面后期可维护程度不高
- 用户请求线程里同步调用缓存,对缓存存在强以来,遇到缓存超时等异常时,没有办法做到有效的重试,遇到异常给用户返回系统错误、操作失败等信息,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 用户请求线程里同步完成DB、缓存双写,变更请求链路长,访问延迟大,影响用户体验
RDS数据订阅消费,轻松解决缓存失效
在阿里巴巴内部同样也遇到了缓存失效的问题,随着业务架构得不断调整优化,我们已经沉淀出一套高可靠、极优雅得缓存失效架构。即通过数据传输提供的数据订阅功能,异步获取DB(例如公共云上的RDS)的增量数据,根据增量数据进行缓存失效。具体的架构类似下图:
在这个架构里面,缓存更新流程如下:
- 业务完成DB更新后即返回请求
- 数据订阅通过日志解析方式实时解析并订阅DB的增量更新数据,当发现DB有数据更新时,将增量数据推送给下游消费者
- 下游消费业务一旦接收到增量更新数据,即调用消费线程进行缓存更新
至此完成整个缓存更新过程。
从上面的缓存失效流程,可以看出这种缓存失效机制:
- 更新路径短,延迟低: 缓存失效为异步流程,业务更新DB完成后直接返回,不需要关心缓存失效流程,整个更新路径短,更新延迟低
- 应用简单可靠:应用无需实现复杂双写逻辑,只需启动异步线程监听增量数据,更新缓存数据即可
- 应用更新无性能消耗:因为数据订阅是通过解析DB的增量日志来获取增量数据,获取数据的过程对业务、DB性能无损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6-06-21
时间: 2024-10-21 19: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