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优秀的O2O产品被设计出来,其组织文化所定义组织分工和职责又符合该产品的运营要求,该组织又有很强的运营支撑体系和基于该支撑体系的强大的执行力;那么还缺少什么,运营!没有运营,以上这些都是浮云,所以本篇,我们就讲讲O2O的">数据化运营。
当你关注运营,一定会被这个东东搞晕,至少我也被搞晕过,百度百科上是这样描述“运营”的,运营就是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运营管理也可以指为对生产和提供公司主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
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是运营,你按照此定义一字不差的告诉他,那你肯定是不了解运营,死记硬背是一回事,理论学习是一回事,案例分析是另一回事,最重要的还是通过观察、实践、领悟用最朴素的语言说出来。如果说产品设计、组织分工和管理、运营支撑这些处于 “术”的层面(或者说企业运作的局部“道”层面),那无疑运营已经到了企业运作整体“道”的层面,而“道”是无所不在的,而天下最难的事莫过于“问道” 。
《论语?里仁》有一段曾子问道的故事: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以《大学》居位于四书中,被后世称为“宗圣”的曾子问道于孔子,孔子说,我的道是“一以贯之”,曾子把夫子的“道”理解为“忠恕”,尽己之谓“忠”,包容于人谓之“恕”。而天下人都知道“仁”是孔子思想的基石,所以显然“忠恕”不是所代表孔子的“道”,很多研究者认为应该理解为“仁恕”才是正确的。现在的问题是孔子的“道”究竟是什么,他明明回答了,“一以贯之”,很多人理解为“一贯如此”,或者解释为“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难道曾子是记者,孔子是外交部发言人,说“什么自古以来就是…”的外交辞令?
其实万物万事之道很简单,正如硬币的正反面一样,两个方面、两种力量,相反相成,相互推移,不可偏废,构成事物的本性及其运动的法则。无论自然、人事,都表现此道。所以孔子这里的“一以贯之”不仅仅是汉字意义上的“一”,也包含了阴爻阳爻的重合图形,就是两种力量两个方面相互相成贯串始末。这2股力量放入一个O2O企业的运营层面通俗的讲,就是激进和内敛,创新和维持、现实和梦想,线上和线下。
因此,基于这2股力量对于运营而言,产品(业务、服务)运营也好,企业运营也罢,必定是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亡的过程,如果在这些过程中通过创新、迭代和维持达到每个过程的价值最大化,这才是运营的本质。
很多人会问伟大的企业很多,几百年的都有,你既然说从优到亡是必然阶段,那他们怎么还存在而且焕发新春很多? 这就是理解太片面造成的,有个古老的思想实验——特修斯之船。它描述的是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几百年的船(有没有寓意一个企业在市场海洋航行百年之久,呵呵),归功于不间断的维修和替换部件。只要一块木板腐烂了,它就会被替换掉,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开始的那些了。问题是,最终产生的这艘船是否还是原来的那艘特修斯之船,还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来的船,那么在什么时候它不再是原来的船了?哲学家Thomas Hobbes后来对此进来了延伸,如果用特修斯之船上取下来的老部件来重新建造一艘新的船,那么两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所以对于哲学家,特修斯之船被用来研究身份的本质。特别是讨论一个物体是否仅仅等于其组成部件之和。一个更现代的例子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乐队,直到某一阶段乐队成员中没有任何一个原始成员。这个问题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对于企业,在不断并购和更换东家后仍然保持原来的名字。对于人体,人体不间断的进行着新陈代谢和自我修复。
这个思维实验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迫人们去反思身份仅仅局限在实际物体和现象中这一常识,而忘记自然、人事的基本之道,忘记运营之道——就是每个阶段达到最优的境界。当然实现这个很难,就像我们每个人希望我们的人生在每个人生阶段都活出精彩,但实际上很难,你能在青年中年阶段活出你整个人生中的最精彩一面,那已经很不错。产品运营也是如此,如果在从有到优阶段为企业达到最大价值,那也是不得了的事情。
当你理解了运营的内涵,那我们讲讲数据化运营,互联网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互动式社会化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线下和线上带来海量数据,这些海量数据包含着很多有真正价值的数据,而这些有价值的数据其实越来越深刻影响到企业运营的方法论,运营的效率。在未来,我个人认为,由于我们处在数据的年代,关注数据的本质和数据的价值挖掘,是组织中未来各部门职员,特别是营销部门、运营部门和产品部门,几乎是要必修的课程和技能,而不再是那些来自MBA案例和咨询专家简单来谈谈的。
(责任编辑:蒙遗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