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7日,一款定位于“与朋友即时分享视频”的短视频社交应用Socialcam上线。Socialcam在发布之后在世界范围内迅速火爆,一度成为App Store排名第一的免费应用,被认为是“视频版的Instagram”。
2015年10月28日,Socialcam宣布关闭,距离推出仅4年零6个月。
在Socialcam的官网上,只有两句简单的感谢语:“感谢你们这些年创造并分享了成千上万的视频故事,你们曾经很伟大!”
这款红极一时的应用突然关闭,引发了各界的关注和猜想。
这个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对于Socialcam关闭的原因,存在着很多的说法。有的说是因为丧失诚信导致用户流失,也有的说是因为产品运营的问题导致流量下降,还有的说是因为人员出走所致。
然而,事实真的像外界传说的那样吗?
真相总隐藏在表象之下,但需要仔细挖掘。
实际上,经过深入的研究可以发现,其实Socialcam只是一个“钓鱼”的工具。其创始团队真正的目的,是借助Socialcam这款产品来“圈钱”。
也就是说,从创立之初,Socialcam的创始团队就把Socialcam定义成为资本运作的一个载体,而并非真正想做这款产品的长线运营,并且后续一系列动作都是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的。
那么,Socialcam的创始团队到底是怎么做的呢?首先要从Socialcam的创立说起。
一、创立:Socialcam具有投融资的“基因”
Socialcam是Justin.tv开发并发布的,母公司Justin.tv是由Alsop Louie Partners(风险投资公司)、 Tim Draper(风投基金创始人)和Y Combinator(风险投资公司)创建的一家视频网站。
Justin.tv的创始人Justin Kan在推出Socialcam之前,就曾经在2006年创办并最终卖掉网络日历公司Kiko。此后,Justin Kan又如法炮制,把自己成立的初创公司Exec以换股形式卖给了Handybook。甚至就连Socialcam的母公司Justin.tv,都是Justin Kan说服两位投资人拿到资金后创立的。
可见,Socialcam的创始人Justin Kan不仅是一位连续创业者,更是一位投资和融资的高手。
他本人惯用的手法,就是在创立一个产品之后,迅速把这个产品打造成“明星”或者“爆款”,然后寻求融资,最后卖掉,并开始新的项目。
因此,Socialcam在一开始创立的时候,就注定了其具有投融资的“基因”和角色定位,或者说,Socialcam初期创立和运营的整个过程,就是为后期的资本运作做准备的,就像之前Justin Kan运作Kik、Exec以及Justin.tv一样。
二、发展:迅速做成明星产品
发布Socialcam之后,其创始和运营团队需要做的,就是用尽一切方法,在短期内把Socialcam做红、做火,成为各方关注的爆款,然后获得融资。这一步可谓是整个部署中的核心环节,因为只有提高自己的身价之后,才有可能实现后面的资本交易。
因此,这一步是展现Socialcam创始团队智慧和胆识的地方,无疑这也成为了整个故事最精彩的部分。
他们到底采用了哪些方法呢?
1、借力Facebook
要想在短期内快速发展用户,依靠大平台的资源当然是捷径的一种方式。因此,Socialcam想到了当时已经名噪一时的Facebook。
因此,我们看到的是,在刚发布的早期版本,Facebook账号是唯一登录Socialcam的方式。
Socialcam用户登陆后会显示一个列表,其中包含你已经在使用Socialcam的Facebook朋友。如果关注这些朋友,可以直接看到相关好友上传过的视频。你可以发表评论,“赞”视频,还可以标记出现在视频中的朋友。如果你标记的朋友尚未使用Socialcam,视频就会显示在他的Facebook涂鸦墙上(视频直接在那里播放,而不必点击链接)。
此外,用户在Socialcam观看的视频,默认都会被自动分享到 Facebook上,借此来提高用户参与度。
而后,2012年5月,Socialcam正式接受了Facebook的开放图谱整合,成为Facebook这个生态下的一个组成部分。
Socialcam利用Facebook的平台优势,通过社交关系,用熟人的视频把新用户在第一时间吸引住。就这样,Socialcam在朋友圈迅速传播开来。
2、花钱买排名
为了让自己迅速“成名”,Socialcam甚至不惜花钱购买在APP排行榜上的排名。
FreeAppADay是一家专为 iPhone、iPad 用户介绍免费游戏的网站,它在国外知名度很高,既能帮助开发者们宣传作品、提升下载量,更有可能将应用冲上 App Store 的下载排行榜。但FreeAppADay仅提供有偿服务,而且收费很高。
为了提高自己的排名,Socialcam找到FreeAppADay,付费获得帮助。
但是纸里终究包不住火,后来FreeAppADay发表声明,自从2012年4月29日开始,FreeAppADay帮助Socialcam进行营销推广,以提高其在免费APP排行榜的排名。
甚至FreeAppADay声称,如果没有帮助,Socialcam自己都没有进入Top25的能力。
3、盗播Youtube
只有足够多的内容,才能生成更多的用户和流量,SocialCam深知这一点。
为了把精彩内容聚集到自身平台上,SocialCam还设法“搜刮”Vevo和YouTube的视频内容,甚至把Youtube 上一些很久以前流行的视频,标注上“流行视频”的标签,然后冒充个人用户上传到SocialCam网站上,以获取观看量。当然,这也使得SocialCam的流量上升不少。
显然,SocialCam的这种做法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有些激进、冒险,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它找到了一种方式,可以利用YouTube的内容,在数周内扩大自身的知名度,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
可见,为了增加用户、提升流量、提高知名度,Socialcam可谓使劲了浑身的解数,种种做法可以称得上煞费心机,甚至有点不择手段。
那么,这些做法的效果如何呢?
在刚刚发布后,Socialcam成为炙手可热的应用。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就获得了 25 万的下载量,并在四个月内就获得了 100 万的下载量。
随后,在上述各种措施的作用下,Socialcam在两周内用户数从月均1000万飙升到4000万,成为App Store排名第一的免费应用,这也让他跟强劲对手Viddy拉开了距离。
这个关键的步骤,Socialcam处理的很好,迅速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爆款。”
有了知名度之后,自然能够吸引资本的关注。那么,Socialcam又是如何拿到投资的呢?
三、商业化:高调融资
2012年5月,Socialcam宣布自己获得了一轮数额不小的种子投资。Socialcam并没有公布融资金额,不过声势却足够大。
当时,共有 46位天使投资人参与了对Socialcam的投资,投资方都是重量级的人物,比如其中包括NBA热火球员肖恩·巴蒂尔(Shane Battier)、好莱坞男星艾什顿·库奇的A-Grade投资基金等等。
非常巧合的是,Socialcam一直以来的竞争对手Viddy,在同年同月也拿到了巨额融资,高达3.7亿美元。
其实,Viddy当时的知名度、用户数量、流量等数据,均不如Socialcam。因此,可以断定,Socialcam拿到的融资金额,一定也是亿美元级别的。
既然圈到钱了,不如“见好就收”。现在只差最后一步,就是找一个不明真相的“冤大头”,把自己卖出去。
四、结局:被收购
2012年7月,一个爆炸性的新闻传出,Socialcam被Autodesk以6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
这次收购,距离Socialcam拿到融资之后仅仅2个月,时间之短,让人始料不及。
被收购时,Socialcam只有4名员工,公司人员规模如此之小,可以说史上绝无仅有。
如果明白Socialcam最初设立的意图,这些就都不足为奇了。因为,资本运作依靠的是商业智慧和策略,与公司大小无关。同时,当事先计划的目标已经按照步骤实现,就没有必要再“耗”下去。
至此,Socialcam的商业策略已经全部露出水面,成立之后利用极短的时间把自己捧红,然后融资,再把自己卖出去,全部过程只有1年零4个月,干净利落。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运作。
那么,问题来了,Socialcam把自己卖出去,真的是一个好的选择么?
作为一个投资高手和创业经验丰富的人,Socialcam的创业团队深知,短视频社交虽然可以迅速爆红,但长线并不好做,面临用户粘性、变现等难以破解的难题。
如果把短视频社交应用比作一支股票的话,这只股票只适合短线操作,不适合长期持有。因此,早点出手才是上策。
为了方便后期的资本运作,在2011年9月,也就是在Socialcam成立之后的半年,Justin.tv就宣布把 Socialcam 分离出公司,让Socialcam 独立运营。
不难理解,不管是融资还是被收购,独立运作显然更容易实现。也就是说,Socialcam的创始团队在一开始就盘算着如何给这个烫手的山芋找到一个“下家”。
其实,Socialcam在融资以后一直在准备出售,Zynga和谷歌都是潜在买家,但最终选择了Autodesk。不仅因为Autodesk出价更高,还因为Autodesk已经明确表示,收购以后保持Socialcam的独立运作。这样的话,Socialcam就可以继续按照自己预订的计划“玩”下去,而不至于受制于人。
如果被大平台收购,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甚至就像之前Vine被Twitter收购的结局一样,完全被摆弄于鼓掌之中。
另一个问题是,Autodesk为什么收购Socialcam?
Autodesk是全球最大的二维、三维设计和工程软件公司,提供数字化设计和工程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Socialcam和Autodesk的产品几乎没有什么联系,更谈不上业务协同。
从Autodesk的角度讲,这次收购更像是一次投资。
其实,Autodesk一直在互联网领域进行“试水”,比如收购图片编辑分享软件Pixlr以及DIY社区Instructables。这次收购,是Autodesk在移动领域的一次尝试,与之前两次的并购大同小异。
在外人看来,Socialcam如此火爆,又获得了亿元美元级别的融资,相比6000万的收购费用,Autodesk像是捡了一个便宜。但其实,Autodesk是中了Socialcam的套。
本来Autodesk想通过Socialcam追一下移动互联网这个潮流,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到头来接手了一个“中看不中用”的虚高公司。
那么,被收购了以后,Socialcam的情况又怎么样呢?
五、现行:收购以后开始下滑
在成功进行融资并被收购之后,Socialcam开始减少使用FreeAppADay的推广服务,排名迅速下滑。
同时,随着Facebook改变开放图谱的参数,SocialCam流量也开始降低。
Socialcam活跃用户数的下滑速度惊人。2012年6月份,也就是在被收购前, Socialcam每月连接到Facebook的活跃用户有8360万。但是到了11月,月活跃用户仅有430万,短短5个月的时间里减少了95%。
不难理解,一个演员在完成“演出”后,就没有必要继续再“表演”下去了。
六、后续:一直在路上
2014年6月,Socialcam的联合创始人之一Kyle Vogt,又成立了一家初创公司Cruise,开始发展无人驾驶车业务。这位以前互联网领域的创业家和投资人,开始进入实体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在Socialcam彻底关闭之前,Kyle Vogt就已经筹划创立这家新的公司,可见其早已放弃Socialcam。
而Justin Kan,则继续着他的连续创业和投资之路,Socialcam只是他行程上的一站。
七、启示
1、初创公司要想立足,难度都很大,中间存在很多的“坑”。首先把业务做起来是一道坎,而业务稳定之后如何持续下去又是一个难题,同时还不得不去想办法解决融资的问题,并面临被收购的命运。每一步走错,都有可能万劫不复。当然,这只是创业的一种方式,走的是“长线持有”的路子。
对于资本运作的高手来说,完全可以走另外一条 “赚快钱”的路子,就像Socialcam。对于一款产品,先想尽一切办法在短期内把声势和规模做出来,然后融资,再卖掉,再去寻找更好的创业项目,这也不失为一条明智的出路。当然,走这条路有很大的风险。但是,对一些持续发展难度大、未来前景不明朗的短期项目,反而可能更适用。
2、随着进入者增多,短视频风口缩进,红利逐渐被分割并消散,企业生存压力加大。未来,短视频领域面临许多发展困境,包括盈利模式、用户维系、持续流量生产等等。
总体来说,短视频社交未来的前景并不明朗,真正想在这个领域里深耕细作并不容易,反而借机“捞一笔”来的更实惠,这也使得短视频社交可能成为套取资金的手段和工具。
3、对于金主而言,在投资一个新兴领域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并提前做足功课,防止被“利用”。
以短视频社交领域为例,作为互联网的一个新兴市场,可能充斥着大量虚高甚至虚假的流量,大量APP通过刷激活用户来获得投资。如果稍不留神,接手的可能就是一个昙花一现甚至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产品,到时也只能剩下一片叹息。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