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上市近八年的分众传媒(Nasdaq:FMCN)13日爆出低溢价的私有化建议交易,其最终能否实现,分众传媒的第二大股东复星国际(00656.HK)的态度至为重要。
昨日,复星国际回应称,该私有化建议是具有吸引力的选择,将继续关注情况及作出评估。如果得到的结论是该私有化建议能够实现股东价值,复星有意支持该建议。
复星国际同时强调,江南春的参与是该项建议交易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复星国际无意支持没有分众传媒董事会主席江南春参与的其他竞争性收购建议。
复星国际补充称,其目前仍未就该私有化交易签署任何承诺。
分众传媒在纳斯达克市场的股价13日收盘涨8.85%,14日开盘跌0.51%。
复星的“话中话”
江南春和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交情颇深,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这也是为何外界惊讶,以江南春为首的联合财团中居然少了复星国际的身影。
复星国际曾多次买卖分众股票。数据显示,复星国际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共投资3.05亿美元,在美国纳斯达克公开市场上购入3765.3077万股分众传媒的美国存托股份(ADS),以26.3%的占比,晋升第一大股东。
2010年9月和2011年7月,复星国际曾两度减持分众传媒股份,原因包含“实现阶段性的投资收益,同时也为分众传媒计划提供支持”。其中2011年7月的减持,使复星国际获利约1.47亿美元。
而当2011年11月,分众深陷做空机构浑水研究质疑之际,复星则斥资1035万美元购入分众60.27万股份,以示支持。目前,复星国际持有分众2212.56万份ADS,持股比例约17.2%,为分众第二大股东。
但此次分众传媒爆出的私有化建议,复星却并未参与。复星国际昨称,尚未就该私有化交易签署任何承诺。
有分析人士认为,复星昨日的表态也可以理解为,如果得出结论认为私有化不能实现价值,那复星不会支持。
眼下,在诸多投行和券商看来,分众传媒的未来值得期待。过去八个月中,有多家机构分析师都对分众给出“买入”或“强烈买入”的评级。其中,摩根士丹利和德银曾在今年上半年发布研报,对分众维持“买入”评级,认为分众估值过低。彼时,分众传媒的股价便徘徊在当前水平25美元一线。
分众传媒此番给出的私有化报价是,对每存托凭证(ADS)支付现金27美元,比分众传媒8月10日的收盘价溢价15.5%;交易估值对应36.6亿美元。若以分众传媒宣布私有化消息前30天和60天的成交量平均价计算,此次交易溢价34.1%和31.5%。
分众传媒创建于2003年,是中国最大的数字化媒体集团之一,于2005年7月在纽约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交易,被称作“海外上市的中国纯广告传媒第一股”,当时的发行价为每股17美元。随后,分众媒体于2005年和2006年分别收购了框架媒介和聚众传媒。2007年11月,分众传媒股价一度冲高至每股65美元。
2011年,分众传媒的营收为7.296亿美元,净利润为2亿美元。今年5月份,分众传媒公布,第一季度净利润增长84%,收入攀升32%。截至3月31日,分众传媒共持有8.168亿美元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凯雷的新生意
业绩不差,且手握巨额现金,分众传媒的私有化溢价却远低于此前的盛大和阿里巴巴B2B的溢价率,难免让人心生疑窦。
有观点认为,溢价过低会影响私有化进程,甚至导致计划破产,而且从其上市至2008年5月,以及2011年初的几个月,分众的股价都超过了30美元,当时买入的小股东不一定愿意出售股份。
易凯资本CEO王冉向早报记者表示,不少私有化的过程都会出现调整价格的现象,如果公众股东无法接受目前价位的话。
摩根士丹利指出,私有化方案需要获得多方同意,从之前阿里巴巴私有化过程中得到的启示,预计分众私有化大约需要三到四个月才能获得批准。
溢价太低的另一种可能性就是,招来敌意收购。不过,第二大股东复星国际一句“无意支持没有江南春参与的其它竞争性收购建议”的表态,基本堵死了敌意竞购的可能性。
真正需要考虑的是,此番“帮助”江南春的投资机构能得到什么。英国《金融时报》指出,对参与中国企业私有化的私募股权公司来说,挑战在于最终如何收回投资。
根据分众传媒的公告,携手江南春发出私有化报价的阵容堪称“豪华”,包括凯雷、鼎辉、中信资本、光大、方源资本等机构。具体成员包括:方源资本关联方FV Investment Holdings,凯雷集团关联方Giovanna Investment Holdings Limited,中信资本旗下基金关联方Power Star Holdings Limited,鼎辉投资关联方CDH V–Moby Limited,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关联方China Everbright Structured Investment Holdings Limited,分众传媒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江南春及其控股的公司JJ Media Investment Holdings Limited、Top Notch Investments holdings和Target Sales International Limited。
值得一提的是,凯雷曾是分众老对手聚众最大的外资股东。2006年分众得以如愿收购聚众,一个流传甚广的解释是,凯雷的资本意志促成。而今,参与私有化,轮到分众来掂量这份“资本意志”了。
英国《金融时报》称,拥有数只亚洲基金的凯雷集团,以及其他私募股权公司,近期在寻机帮助估值偏低的在美上市中国企业进行私有化。“对难以在中国境内做成收购交易的外国私募股权公司来说,这是一个颇有吸引力的交易来源。”
值得一提的一点是,随着外资PE的介入,外资银行也有了新生意分众此番收购要约得到了几家外资银行的支持,包括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瑞信银行新加坡分行,以及新加坡星展银行。此类交易此前通常由中资银行提供资金。
按分众的说法,目前整个中概股的估值偏低,所以是私有化的良机。根据投中集团的统计,今年以来包括分众在内,共有12家中概股宣布私有化计划。
美国美迈斯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罗大伟告此前称,受困于中概股在美危机,可以说有半数以上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的CEO或CFO想过私有化问题。
“长期战略规划”
王冉说,凯雷等投资方无疑会看分众未来的价格是否能够增值,并且只有增值得到体现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投资回报,“常见的增值体现有再上市,出售交易或者私有化下的投资传接。”王冉认为,分众极有可能是通过在上市或者出售交易来实现其增值。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阿里巴巴B2B私有化是为了集团的整体上市,但是分众在美国退市后,其身后并没有优质资产可以重新打包上市。
除了打包上市,战略增值是另一可说动投资方的“理由”。
“私有化是公司出于布局长期战略的一个重要决定,今后分众会进行更多的新的战略投资。”分众传媒的官方人士13日对早报记者说。
分众副总裁分众嵇海荣则向媒体表示,公司希望“有充足时间和能力思考和实施一些长期战略规划和投资”。
王冉认为,通常只有在战略确定的情况下,才会进行私有化,任何推动都是以战略优先为前提,“目前分众在户外广告市场占有大份额,分众要想要进入新市场,首先要有培育期,如果私有化的话,会容易很多,我认为分众的长期策略是进军移动广告市场。”
分众一季报显示,其传统业务以投放品牌广告为主的LCD显示屏业务占比已明显下滑,降至总营收的43.9%,而其以促销广告为主的框架屏幕网络则持续上市,成为业绩整体增长的主要动力。品牌广告主要位于写字楼中,促销广告则以住宅楼居多。江南春曾称,从一季度来看,从品牌导向转向促销导向,是个很明显的趋势。
江南春的控制权
还有一些待解的谜底,比如此番引入诸多投资者后,一旦私有化成功,江南春对分众的控制权会否有所变化,其持股量会否上升。
分众传媒相关人士13日告诉早报记者,江南春个人持有分众17%股权。
分众传媒官网援引路透的资料显示,其前十大股东中,除了复星国际持股17.2%,多数为投资公司,持股量均不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