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收场的支付战争:银行支付宝博弈无关乎道德

  这是一场注定要开打的战争。

  当去年“双十一”淘宝成交额突破350亿元,快捷支付占55%、余额支付占20%、网银支付仅占13%的格局既定之时,互联网金融与银行业的这场“战争”就无可避免了。一家国有银行的人士愤愤然:他们在赢得了利益之后,还要不忘踩我们一脚,我们不再忍气吞声!

  这一两个月的时间里,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各种消息不断升温,牵动了监管层,搅动了整个金融业,双方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一波波发动舆论战。

  在央行动议限额第三方支付的草案曝光后,工农中建四大行均下降了支付宝快捷支付额度,不仅余额宝,阿里巴巴淘宝所有支付业务都感受到巨大压力。

  各大行不再选择沉默,纷纷公开回应,有意思的是他们的理由是:下调快捷支付限额是基于对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负责任的态度。而以马云为首的互联网金融则按照自己的逻辑,一如既往高举“捍卫用户利益”的大旗,大呼“余额宝死掉也光荣”。马云一时似乎成为了对抗大风车的堂吉诃德。

  事态一再升级。央行官员进一步表态:余额宝等货币基金投资协议存款不罚息政策将被叫停。继四大行后,招商银行内部已下文规定,货币基金提前支取协议存款要按0.72%计息。这些对5000亿元体量的余额宝又将是重创。该政策一旦出台余额宝对协议存款的配置可能要从90%下降到30%,收益率必将下滑。

  在这场商业银行与阿里、腾讯互联网两大巨头的利益博弈中,较量继续深入。但是,双方的战术似乎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你攻击“安全问题”,我回应“用户至上”,都在回避自己的弱点,打击对方的痛处。

  舆论战打响

  两周前的3月14日前后,央行叫停了支付宝等公司二维码支付和虚拟信用卡业务。随后有第三方支付公司向媒体透露出这两份央行正在征求意见的第三方支付业务管理草案,草案拟对第三方支付转账限额的限制。放出消息的效果明显,引起了市场强烈反应,舆论普遍声援第三方支付机构。

  3月19日,央行不得不站出来表示《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短时间内不会发布实施。

  但是随后的几天内,事态再次升级。

  3月下旬,工行、中行、建行、农行纷纷下调快捷限额,银行业步调统一。手机快捷支付起步于2009年,在整个电商领域支付占比早已超过六成,在支付宝和余额宝支付方式中,快捷支付占比早已远远超过网银支付和余额支付的总和。

  3月23日下午马云再度显示了他对舆论的驾驭力,公开发布一篇名为《支付宝,请扛住!》的“抗战”檄文,高呼,市场不怕竞争,市场怕不公平。四大天王联手封杀,支付宝虽败犹荣,虽死犹生,但决定市场胜负的不应该是垄断和权力,而是用户!

  但是这一次银行反击了,银行们的反击似乎也非常具有技巧,并没有在服务“用户”的话题上去纠缠,也没有通过沉默让自己站在舆论的被动局面上。

  3月24日,工行结算与现金管理部处长王鈜就限额问题高调对外公开回应称,据银监会《关于加强电子银行信息管理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11】86号文)规定,对于由第三方机构完成安全认证的电子资金转移与支付业务,应至少在首笔业务前由账户所在银行通过物理网点、电子渠道或其他有效方式直接验证客户身份,并与客户约定双方相关权利与义务,长达3年,快捷支付一直处于“违法”状态,银行为此承担了法律风险。

  3月25日,支付宝迅速对上述说法予以反击称:验证方式与86号文里要求的“其他有效方式直接验证客户身份”并没有冲突,最初的合作其实非常愉快。

  随后,工行则关闭其他分行支付宝快捷支付的接口,保留杭州接口同意对接。

  3月26日支付宝公告鼓励涌入:如果使用工行卡开通快捷支付,提示签约失败,是因银行签约限制,建议用户换卡支付。然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很快纷纷表示,调低快捷支付限额在于保护客户资金的安全。建行有关负责人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称,调整支付机构快捷支付交易限额,是基于对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负责任的态度,安全性是国际公认的金融机构经营准则之一。

  建行同时拿出数据:2013年建设银行客户在最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每笔支付金额平均仅为295元,单笔支付超过5000元的交易笔数仅占总交易笔数的0.65%,因此,将快捷支付限额调整至单笔5000元对绝大多数客户的支付体验不会有什么影响。

  这应该是这场对抗的高潮时点,但是双方在这个过程中依然是你打你的牌我打我的牌,支付宝继续强调客户体验至上,银行们则拿出了一张看似无可反驳的王牌:安全性。

  这是一场传统银行巨头对新兴互联网巨人的较量。但仅仅是较量,谁也没敢走到决裂的悬崖边。

  3月27日,备受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挤压的传统支付业老大银联进驻战场。在银联十二周年致辞中,时文朝发出“宣战书和动员令”:今天在这个市场上发生的一切,必将决定未来5-10年乃至更长久的市场格局。他反驳支付宝等公司的创新之名:当“效率”和“安全”的平衡被打破,维护公众利益的底线被“创新”的名义碾压,调整已无可避免。

  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舆论战已经初现战国,让监管者央行的有关负责人不得不回应,“我们的确没有预料到”,并指出,目前这一稿实际上是在很小范围内来进行征求意见,远未成为定稿。

  但是央行的表态背后也给余额宝们留下了巨大的压力。央行官员进一步严肃表态:“把线下金融业务搬到线上的,必须遵守线下现有的法律法规,必须遵守资本约束。不允许存在提前支取存款或提前终止服务而仍按原约定期限利率计息或收费标准收费等不合理的合同条款。”一旦严格实行此说法,余额宝5000亿规模中将有70%不得不另寻投资标的。

  如此论战在过去闷头做事、低声赚钱的传统银行业实在不多见,公关高手马云这次的确遇到了对手。

  注定的反击

  在这个时点上,阿里旗下理财产品余额宝规模突破了5000亿元还有快速增长的势头,而支付宝过去一年的支付业务量达到120多亿笔、支付金额突破3.5万亿元。

  第三方支付草案、叫停线下支付、快捷支付限额事件一次次成为偶然中必然的导火索。

  支付宝内部一位人士表示,“银行集体限额的事情实在让人惊诧”,但在他看来这一连串事件是银行与支付宝积怨已久的一次释放,也是传统金融对互联网金融的一次重新定义。

  两会前后,一场关于余额宝是否是变相吸储、是否是金融寄生虫、是否应该缴纳存款准备金的争论已经持续多时。

  在半年多时间内,规模已5000亿元的余额宝以全部用于投资协议存款的极致配置,为客户提供了一度高达7%的年化收益率。如此凶猛“吸储”,引起了银行业的强烈不满和恐慌。但是舆论的声音几乎一致倒向提供“普惠”金融的余额宝。

  在这个时点上,银行如此高调还击,不会师出无名。

  两会期间,互联网金融被首度写入了中国政府报告,央行行长周小川紧跟着也表态,“要求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这让整个互联网界吃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但是,许多人忽略了周小川的下半句话:“对于余额宝等金融产品肯定不会取缔,过去没有严密的监管政策,未来有些政策会更完善一些。”

  业内还流传一个没有人证实过的传言:今年2月,央行曾请马云参加座谈阐述互联网金融的形势。当时的马云称:“你们央行老觉得我们有问题,结果来查了半天,什么问题也没有吧?!”央行下属机构官员当场脸色都变了。当然,这可能只是好事之人对这轮事件发酵的调侃之语。

  先抛开监管者不说,其实,为了接口费用和客户资源等问题,银行对快捷支付限额的动议由来已久,如同工行所说,之前有过反复的沟通,但是该业务从未真正被实行。

  支付宝方面继续在便捷性上举言:安全和效率永远是需要平衡的课题,但多年的实践证明,支付宝站在前台的安全认证没有明显安全问题,且支付宝明确提出为风险事故埋单。

  但是快捷支付让银行失去了直接验证客户的机会,仅作为后台资金通道,费力不讨好。建行则有自己的理由,认为除了安全性的保障,客户如有较大金额的支付需求,可使用建设银行网银支付,在有网银盾等安全工具保护的情况下,建设银行网银支付交易限额最高为单笔、日累计50万元。

  就安全和技术的讨论,双方各执一词,其实难分是非。当然背后绝对是利益的争夺。支付宝一位人士指出,如果没有快捷支付,银行网银和余额支付是不可能支撑淘宝的交易量的。快捷支付在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势也为其金融产品余额宝提供了巨大的助力,用户可以轻易的将钱从银行卡转入余额宝,而后再去转出消费。

  但是,一旦手机转账被限额,将令余额宝失去很大优势,如果登陆网银页面,可供用户选择的其他同质化金融产品更多。目前看来,银行关紧水龙头,快捷支付限额一招果真让支付宝无能为力。

  虽然双方一只手在舆论场上博弈,但是他们的另一只手还紧紧握在一起。因为双方有共同的利益,也都担负不起决裂的后果。

  工行在一系列反击之后,也表示“如支付宝方面配合,对客户交易不会造成任何影响”。3月27日,工行发布2013年年报时,副行长张红力再次亮出合作姿态:针对统一接口的原因,加强对支付机构合作的统一管理,是防范风险的需要;工商银行与支付宝的合作意愿没有变化,我们期待着与他们更好的合作。

  支付宝的彭蕾也在随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在感谢所有银行多年来支持的同时表示,余额宝成为普惠的互联网金融的一个代表性产品,但回归到做余额宝的初心上来,它从来不是为了颠覆谁,或者打败谁。

  在这场博弈中,银行以资金安全为名,监管以大局稳定为名,马云以亿万网民为名。四大行在马云口中被指为垄断与权力的代言人,马云在传统金融机构眼中则是绑架亿万网民为名避开安全问题。

  正如易宝支付CEO唐彬评价称,企业之间的博弈,无关乎道德,只关乎利益。

  如何收场?

  但无论是理财领域余额宝与银行存款之争,还是支付领域互联网与银行之争,博弈总归要走到相对平衡上。

  这一轮下来,央行的表态似乎暗示着,货币基金整体都可能不再享受提前支取协议存款不罚息的条款。如无此条款,这已不再是余额宝管理人所说的是否会提前支取的问题,按照证监会监管大局的规定,所有货币基金投资定期存款的比例都不能超过30%。这将改变整个货币基金的运营方向。

  在一位基金公司高管看来,余额宝对协议存款高达90%的配置过于极端,互联网企业又用货币基金短期的高收益大做文章,引发了银行对货币基金揽储的不满。余额宝在发展之初打着为支付宝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牌,但随后收益率越做越高,越来越多的理财资金涌入余额宝,深深地触动了银行的神经,才引发了这一系列反应。

  目前除了四大行,浦发银行也已经不再与余额宝等互联网货币基金交易协议存款,招商银行则明确提出提前支取要按照0.72%计息。目前可供货币基金投资的1年期限内短期金融产品规模不超过2万亿,如果大量货币基金要从协议存款转投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除了余额宝等货币基金将下降,也会对整个固定收益市场产生很大影响。

  货币基金一直是协议存款提前支取不罚息的受益者,作为个体,金融买卖属于市场化行为,而证监会用风险保证金挂钩未支付利息对其进行约束。对于银行而言,许多中小商业银行依然有意愿与货币基金交易协议存款,后者是优质的资金供给方。

  大像打仗,踩死的是蚂蚁。一些货币基金已经开始调整资产配置,有意思的是,有基金经理竟然忍不住吐槽马云,“余额宝死了阿里可以继续做别的,我们一步步发展起来容易吗?”“目前看来,二季度对于余额宝是个非常敏感的时点,政策博弈扛不住的话,3000多亿资产去配债券是个很大的难题,收益率下降引发净赎回又是更大的难题。”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副总经理称。

  在上述支付宝内部人士看来,余额宝已经撬动了支付宝最核心的客户资源,5000亿元的规模已经超过预期。

  如果余额宝规模增速就此平稳,银行与阿里的利益也或将找到新的平衡点。否则,5000亿规模的余额宝可能会撬动支付宝的核心客户资源。

  其实,在银行业整个业务结构都在变化的同时,原先银行并不太重视的支付领域正在成为未来的关键阵地。

  在我国传统的金融体系中,支付尽管是金融行业的一项基本功能,但一直未能引起重视。第三方支付公司经过十多年的拓展,也做了很多脏活累活,慢慢积累了海量用户。银行们拥有利润更加丰厚的领域也一直不太重视这一块,但是第三方支付公司这些年不断创新,于是有了现在火热的互联网金融和移动支付。

  但是商业社会谁也不会大度地让掉利益,尤其是移动支付市场当下发展势如破竹,传统金融也罢、互联网金融也罢,必将有更进一步的争夺和投入。

  一位金融行业分析人士建议,无论是银行和互联网公司,都应该放弃零和博弈的论点,这个市场足够大,目前中国的移动支付产业、电子商务产业都属于全球领先地位,不能因为内耗牺牲掉先发优势。

  工行的业绩报告会上,工行行长易会满也表示,实际上工行是互联网金融的最大受益者,目前工行客户通过电子渠道处理的业务量已达到全部业务量的80.2%,99.9%的黄金白银业务从网上走,四分之三的理财业务也通过网络办理,工行67000个网点背后,其实就是电子渠道在做支撑。

  在发展初期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的业态区分其实并不鲜明。央行一再表态维护互联网金融创新,在这场利益博弈中,更是考验监管智慧的时候。

  央行条法司司长穆怀鹏日前表态: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底线应该是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有利于宏观调控和金融稳定、还要兼顾公平竞争,但是互联网金融归根到底还是金融,任何创新都不能脱离金融监管,对于问题暴露的行业要制定比较细的规矩,又不能管得过死。

时间: 2024-12-21 07:52:02

未收场的支付战争:银行支付宝博弈无关乎道德的相关文章

微信支付宝移动支付战争,微信存风险

自微信5.0版本上线以来,新版微信就成了最近两周互联网行业争议不断的焦点.由于其中涉及到移动支付功能,微信与支付宝之间变成了PK对象. 近日,支付宝更公布最新的支付漏洞数据,直指陌陌.微信等手机平台热门应用,宣称此类应用成为黑客攻击的主要对象.同时,支付宝还对外发布公告称,将在1个月内全面屏蔽外链二维码图片,从而封死了淘宝客们与微信之间的又一个通道. 虽然从目前来看,微信和支付宝之间的较量正在发酵,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也意味着移动互联网正在逐渐成为互联网新时代发展的大趋势. 事件 支付宝警惕风

支付战争 支付宝与微信的巅峰对决

摘要: \ 11月22日中午12点开始,小米手机3开始在微信上预订.官方的介绍与说明写得很清楚,购买只在微信内开放,并且仅限使用微信支付购买. 这意味着,想要购买小米3就必须开通微信支 \ 11月22日中午12点开始,小米手机3开始在微信上预订.官方的介绍与说明写得很清楚,"购买只在微信内开放,并且仅限使用微信支付购买." 这意味着,想要购买小米3就必须开通微信支付. 6天之后的28日,在小米手机的微信公号中就可以抢购小米手机,小米给微信一共提供了15万台. 一位小米员工告诉21世纪经

支付战争打响:支付宝补贴商家 商家补贴微信

11月22日中午12点开始,小米手机3开始在微信上预订.官方的介绍与说明写得很清楚,"购买只在微信内开放,并且仅限使用微信支付购买." 这意味着,想要购买小米3就必须开通微信支付. 6天之后的28日,在小米手机的微信公号中就可以抢购小米手机,小米给微信一共提供了15万台. 一位小米员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小米手机现在粉丝很多,与微信平台合作,有助于引爆微信支付.此前,小米手机在QQ空间首发10万台红米手机,就有700万人预订.从过往的经验来看,"小米3能够给微信支付带去

二维码支付暂停百日再生博弈

本报记者 钟辉 深圳报道 央行暂停二维码支付三个多月后,银联一边与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一道,配合央行.支付清算中心等监管部门商讨或制定二维码支付标准,另一边也开始自行布局二维码支付. 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获悉,银联的二维码支付系统方案包括两部分,一是线上和橱窗扫码支付,二是线下扫码支付:后者则依附于银联原有的线下收单布局体系,以扫码代替刷卡环节.在应用场景上,银联的线下二维码支付与支付宝.财付通的扫码流程正好相反,即消费者移动终端生成银行卡信息的二维码,商家进行扫码后完成资金信息传递并支付

二维码支付暂停百日再生博弈 银联布局新模式攻防转换

二维码支付暂停百日再生博弈央行暂停二维码支付三个多月后,银联一边与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一道,配合央行.支付清算中心等监管部门商讨或制定二维码支付标准,另一边也开始自行布局二维码支付.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获悉,银联的二维码支付系统方案包括两部分,一是线上和橱窗扫码支付,二是线下扫码支付:后者则依附于银联原 有的线下收单布局体系,以扫码代替刷卡环节.在应用场景上,银联的线下二维码支付与支付宝.财付通的扫码流程正好相反,即消费者移动终端生成银行卡信息的二维码,商家进行扫码后完成资金信息传递并支付

二维码支付暂停百日再生博弈 银联筹备新模式

央行暂停二维码支付三个多月后,银联一边与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一道,配合央行.支付清算中心等监管部门商讨或制定二维码支付标准,另一边也开始自行布局二维码支付. 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获悉,银联的二维码支付系统方案包括两部分,一是线上和橱窗扫码支付,二是线下扫码支付:后者则依附于银联原 有的线下收单布局体系,以扫码代替刷卡环节.在应用场景上,银联的线下二维码支付与支付宝.财付通的扫码流程正好相反,即消费者移动终端生成银行卡信息的二维码,商家进行扫码后完成资金信息传递并支付. 正因如此,有 业内人

第三方支付角力:支付宝停POS业务 银联“收编”无望

"由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支付宝将停止所有线下POS业务."支付宝昨日午间突然发出这样一则声明. 上月,银联提出非金融机构线下收单业务必须通过银联通道进行. 支付宝那份态度强硬的声明被看做将和银联的矛盾公开化,同时也将舆论火力集体指向了后者.但支付宝停止所有线下POS业务却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去年3月,支付宝推出物流POS支付方案,引入整合刷卡与货单信息管理功能的支付宝POS终端设备.运营一年多来,线下POS业务在支付宝整体业务中占比仍然很小. 据接近银联的支付行业人士透露,支付宝停

第三方支付盘点:支付宝遭围攻 微信红包火热 银联尴尬

国内第三方支付领域一直是战火熊熊,一方面巨头们跑马圈地打得不可开交,另一方面又不断涌入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新入场者.2014年上半年,用户们先是参与了微信轰轰烈烈的抢红包大战,又围观了一场支付宝抵抗四大行围攻之战,随后又享受了两大巨头的数十亿打车补贴实惠.第三方支付作为金融链条中的核心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第三方支付现状:市场参与众多但集中度高 截止到2014年7月,央行共发放过5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分别是2011年5月18日27家单位获批;2011年8月29日13家单位获批;2011年12

第三方支付不仅只有支付宝

浙江在线08月16日讯前两天,央行公布了2012年第四批95家第三方支付许可企业名单,金华银付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名列其中,成了金华地区首家获得许可的企业.在浙江,拥有这项许可的企业仅有9家,而这家主要从事预付费卡业务的金华企业有了许可执照.对于金华人来说,这意味着大家很快就能用上类似于"杭州市民卡"那样的可在各消费场所通刷的"一卡通"了. 第三方支付不仅只有支付宝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第三方支付企业就是类似"支付宝"的网络支付平台.实际上,这只是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