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创造的数据越来越多,而且数据产生也越来越快,所谓“大数据时代”无疑就在眼前了。大数据的生成、占有,成为当今所有产业领域的核心议题。建立独特的大">数据处理方案成为所有企业实现转型,占领未来产业制高点的新捷径。推而广之,甚至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大数据也成为改变以往治理方式的契机。当下,借助互联网技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支付乃至社交,正在形成一种基于大数据新的“类社会形态”,必将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进程。
但是,大数据不是“天然”形成,纷繁的人类活动产生的数据其本质是孤立数据,“多数据”不代表“大数据”,这可能是我们很多传统型管理者纠结于数据和“大数据”容易迷失的地方。
数据变成“大数据”,换句话说产业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我以为必须有四个条件,即:平台、实时、公开、解析。但有些产业既没有统一的平台,也不具备畅通的实时数据,更没有公开的“数据制度”,当然就不具有数据的解析能力。就此,我们可以断言这个产业还是“传统”的,没有实现转型,甚至还没有开始转型。
看当下的航运业,非常不幸的是,尽管航运业运行产生海量数据,但是,这些数据目前却保持着一种“无明”状态:标准涣散,条块割据,处理缓慢,目标缺失。航运业可能因此成为一个数据上的“三无”产业了。这个行业的数据收集和解析模式还停留在每日或者每周甚至每月交换几张统计表格。这就是航运业的典型“数据生存模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这些表格仍然神神秘秘、藏藏掩掩。而“大数据时代”的特征之一就是“公开”,没有公开,就不会有大数据。借用政治学的用语,数据缺乏“民主”,其利益就无法最大化。
航运业有数据,但数据被封闭在各个机构和企业内,形成大数据和大数据的处理方案的途径目前还没有找到。对于航运业的“大数据时代”的展望只能出自比照。将航运业与现在最火的电商服务进行比照,呜呼,比照结果几乎是绝望的,航运业“大数据时代”暂时还看不到希望——很难想象这个保守的行业以目前的傲慢可以接受一个公共平台,让寡头和草根对话。
多少机构多少人,多少时间多少钱,却难迎来“航运大数据”。航运之信息在“传统”和“革命”间难以选择,现实的道路其实比数据的道路来得复杂。市场上有很多的航运数据机构,国内的国外的、新兴的传统的,但是,他们都以基于静态数据库以及基于静态数据的市场报告作为拳头产品,行业也接受这种数据模式和服务。
其后果会是怎样呢?所以,我们还在担心谁会垄断市场,谁会操纵价格,甚至整个产业链上几个环节同时出现产能过剩。我敢说,凡是产能过剩的行业,肯定是信息不透明的行业,肯定是没能形成有效大数据的行业。
如果再往深处讨论,还有一个严重的事情:数据只不过是原材料,无论是在寻找被低估的公司和船舶,还是在更恰当的时候进入新的领域,甚至是对产业结构的认知和调整,数据只能够反映出一个事物当前的状态,是判断的基础但并不提供解决之道。而无此大数据,就连决策的契机都没有,不全的数据甚至产生假象。有数学家曾经说过:用数据说谎容易,但是用数据说出真相却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