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amera360看工具类应用的前途

  在现在大众工具类应用实现其自身独立商业价值的道路上,Camera360这款比较出名应用的探索和归宿,将会拥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自从2010年移动互联网大潮开始涌动之后,在中国应用开发者中间就诞生了一些在海外攻城略地,然后和海外科技达人同步竞争的佼佼者。而这些新锐应用大多集中在游戏和大众工具两个领域。而它们之中有的在北美区App Store赚的是盆满钵满,而有的则是积累了数量庞大的海内外用户。

  而由成都品果科技出品的手机拍照应用——Camera360毫无异味就是其中成名最早、并且粉丝最多的应用之一。品果科技的CEO徐灏透露,Camera360在全世界已经拥有超过3000万的用户。而在成都这个中国新崛起的科技创业城市里,品果科技绝对算是具有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效应的先锋团队。

  凭借着出色的技术积累和庞大用户数量,品果科技手中已经获得了三轮的机构投资。而这在拿到第二轮融资都屈指可数的中国开发者团队里面,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业界曾经爆出了仅有13名员工的照片分享类应用Instagram被Facebook以10亿美元收购的消息,那么这个消息对包括Camera360在内的手机拍照类应用来说无疑是一支强心剂。

  然而,和Camera360用户数比肩的Instagram的结局,再一次强化了大众工具类应用难以寻找到独立商业价值的这一行业结论。在这个大背景下,Camera360这一中国先锋能否冲破瓶颈寻找到自己的独立生存之路?这在目前还是一个疑问。

  技术路线与社交路线

  “Instagram被Facebook以10亿美元天价收购了!”品果科技CEO徐灏一见到《商业价值》记者,就兴奋地散布这一行业消息。

  徐灏认为,虽然Instagram在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之前就被收购,但这已经充分地体现了拍照类应用的潜在价值。

  Camera360与Instagram用户数相仿,前者早在2010年6月8日便已在Google Market上登陆,当时Instagram尚未诞生。Camera360发布之后, 在一周时间内下载量就达到了10万,成为Google Market多媒体类排名第一的应用。2011年6月22日,Camera360被品果团队移植到了iOS平台之上,24小时之后便问鼎App Store同类应用榜首。其2011年用户数600万,现在则接近3000万。

  与Instagram的“照片分享”定位不同,Camera360的定位是“拍照体验”。绚丽而丰富的照片滤镜,引入单反相机才具备的移轴、手动测光等功能,是Camera360很难令对手企及的技术门槛。徐灏向记者表示,“把手机改造成单反”,或者“革卡片机的命”才是Camera360的定位。

  这种定位使得Camera360成为了一款名副其实的高科技产品。实际上,正是因为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具备处理800万像素照片的应用,Camera360才获得众多海外用户的青睐,而在Instagram程序内调用Camera360进行拍照,之后在Instagram相册内部分享,成为了众多海外用户的使用习惯。

  实际上,Instagram诞生之后,国内在2011年有十余款类似的应用诞生。但它们几乎都是简单地拷贝了“图片社区”这一概念,无法在技术上取得实质性突破。这些团队中的大部分在2012年都已经偃旗息鼓。

  截至目前,Camera360同Instagram一直泾渭分明。前者仅仅与新浪微博、人人网等社交网络建立了一键分享,而尚未建立自己的图片社区。后者则没有在拍照技术上投入太大精力,仅用简洁而又有人情味的“照片分享”概念便实现了10亿美元的身价。

  自从2011年以来,Camera360保持了每半年一次大更新,每半个月一次微创新的应用更新频率。徐灏向《商业价值》表示,截至目前,Camera360走的是一条技术路线,运营在公司日常业务中并不占很大精力。推广上则基本上没花过钱。

  对于大众工具类应用来说,盈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积累用户”成为了它们当下唯一的关注焦点。然而,对于已经拿到3轮融资,坐拥3000万用户的先锋Camera360来说,探索盈利路径已经是徐灏必须面对的问题。

  技术路线与社交路线,决定Camera360商业模式的可能性空间。从目前可以参考的业界产品看,这个空间给人们的想象力还十分有限——走技术路线,或者出售高级版本的应用,或者在免费应用内将滤镜等技术收费;走社交路线,建立自己的图片分享网络,向付费用户提供足够大的空间和相关服务。

  在走社交路线的收费探索上,美国的Camera Awesome是先行者。其应用免费,而其背靠的与Flickr类似的SmugMug网站,则向开设个人图片站的用户收费。

  这条商业模式路径,至少在中国难以走通。用户黏性是Camera360和美国同行们相比的最大劣势——国内的同类属性产品前仆后继,用户极为分散。相比于Facebook,国内的社交网络则更有动机和优势去做这类事情。4月份,开心网推出类似Path的私密社交移动应用“美刻”,就是这种局面的明证。而微信4.0的横扫一切则更不能忽视。所以,在这种不利背景下的轻易的社交模式盈利尝试,对应用开发者来说成功率越来越低。

  实际上,3月份,Camera Awesome引入了一键分享至Instagram功能,这意味着前者的独立探索之路基本宣告失败。

  而另一条路——走技术路线的收费模式探索上,与Camera360其定位相同的2011年度App Store非游戏类销售冠军——Camera+则已经做出了不错的示范。

  1月份,Camera+制作公司TapTapTap宣布,其销售应用的收入累积已经达到510万美元。其中,其在2011年的应用下载量猛增,占到了历史下载量的5/6。3月末,TapTapTap又宣布已经出售1000万份Camera+应用。

  然而,如果把这510万美元平摊到Camera+上线后的18个月中,再平摊到其几十名员工身上,那么仅仅与运营成本持平。

  大众工具的前途问题

  “我们这个团队比较保守。”徐灏坦对记者说。“我们眼里社交需求不是刚性,现阶段唯一的刚性需求就是拍照傻瓜化。”

  在确保Camera360达到一定用户黏性的前提下,社区化、平台化,这些都是徐灏的备选考量。徐灏表示,虽然Camera360在社交化上尚无布局,但日后肯定要走上这一条路线。但何时走,怎么走,都要看时机。

  不容否认,Instagram的10亿身价的确蛊惑人心。但它只做用户不做盈利模式探索的短暂的独立生命期,似乎在提示人们大众工具类应用的出路只有一条:等着被收购。

  实事求是地看,一个工具类明星应用的寿命,要比游戏类应用的长,其粉丝也比游戏类的多。然而,摆在这些大众工具类应用面前的现实问题是,粉丝数量无法短时间内变现为商业价值,团队长期处于赔本赚吆喝状态。在这个背景下,Instagram被 Facebook收购,更是加剧了人们对这一现实的认知。

  盘点一下Camera360的现实处境,摄影世家出身的出色技术积累和庞大的海内外用户数量是其最大的优势。在不利因素方面,成功率很低的本土社交化路线,和可能带来用户流失的收费变身,都是尚不可预测的变量。

  其实,Camera360还面临着一个潜在的不利因素,那就是苹果公司。从iOS一路升级的轨迹上看,其系统层不断向应用层扩军,侵蚀开发者“奶酪”,这已经是比较明显的趋势。

  而有意在封闭花园中“造反”者则面临被整肃的风险。在这一点上Camare+早有“案底”。其在2010年6月份便登陆了App Store,但因为调用了一个苹果公司的内部函数,使用户可以使用音量键拍照,这触犯了“苹果法则”,随后被强制下架。Camare+团队在2011年发布的2.0版本中不得不乖乖取消了这一“越轨”的创新。

  不过,对于此,徐灏却表现得比较乐观。他认为,巨头们无法把用户体验全部照顾到,并且必然会采用价格不菲的应用收费模式。而这就是Camera360 的生存空间。“微软有OneNote,而EverNote仍然获得大量粉丝就是证明。”徐灏对《商业价值》说。

  很显然,大众工具类应用探索盈利之路将时间漫长。不过在互联网上普遍存在的“耦合性价值”的理论,对于工具类应用应该是最终的一个保底归宿。

  拥有巨大用户量的工具与一个大平台产生的“耦合价值”往往相当可观。实际上,Instagram的不菲身价,也说明对一个产品来说,这种耦合价值可能并不会比自己独立生存产生的回报率低。

  在记者面前,徐灏没有唱高调否认Camera360的这种可能归宿。但他认为这是以后才考虑的事情,“接替Instagram继续探索盈利之道,这是先锋的使命。”徐灏说。

  (Via 商业价值)

时间: 2024-08-04 12:14:16

从Camera360看工具类应用的前途的相关文章

从Owhat粉丝服务平台 看工具类产品成长价值

9月28日,Owhat联合百度手机助手,发布了国内首个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9778.html">粉丝服务平台.活动发布当日,已经有超过60家粉丝会和30家娱乐上游内容公司的入驻. 为娱乐市场的最上游和最下游提供直通消费平台.与此同时,Owhat将提供为期三个月,额度为100万人民币的粉丝服务基金用于帮助粉丝会高效管理.促进与偶像更为频繁.多样的互动机会. 从超级女声到中国好声音,再到EXO.TFboys,"粉丝"

工具类App的不同出路:变现道路门槛多

葛鑫 大众工具类App变现道路上的门槛多.变量多,兑现模式多元化. 从2012年开始,移动互联网就进入了"降温"通道.这种"降温",其实并非是玩家退出盘子缩小,而是产业格局的整体变化.在资本力量的引导与推动下,优势资源开始朝着有明确商业前途的应用汇集,而未能在这个窗口期寻求到明确商业模式的应用,如果没有足够投资可供延续,则会黯然退场. 显然,游戏.电商应用(包括O2O类应用).儿童应用和垄断性质的重应用App都有明确的商业模式.而在这四个群体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大众

工具类应用被平台挤压 怎么避免濒死命运?

硅谷网讯 8月8日报道 移动互联网生态演进到今日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手机游戏因为明晰的商业模式正热的发烫,而工具类应用却经历一个尴尬的时刻. 这些工具类应用有着几乎相同的特征:他们是最早一批做移动互联网的工具类应用,比如天气软件墨迹天气,自拍软件Camera360,并引来了行业的追随者,在众多竞争对手中杀出重围:他们手里握有数千万用户,且用户的活跃度.留存率都不错,堪称优质App应用,用户价值可待发掘. 只要能实现用户价值,就一定能带来商业价值.这个在互联网经济中一一应验的定律

IOS开发--常用工具类收集整理(Objective-C)(持续更新)

 前言:整理和收集了IOS项目开发常用的工具类,最后也给出了源码下载链接. 这些可复用的工具,一定会给你实际项目开发工作锦上添花,会给你带来大大的工作效率. 重复造轮子的事情,除却自我多练习编码之外,就不要傻傻的重复造轮子了,还是提高工作效率,早点完成工作早点回家陪老婆孩子. 所以下面备份的常用工具类一定是你需要的. 前提:你有一定的开发经验,知道它们在开发的什么地方需要,你都不知道用在哪里,那你需要个毛啊,还是好好另外学好基础吧.少儿不宜,请离开哦. 插件目录列表:(持续更新和添加) 1.UI

JAVA对象序列化保存为XML文件的工具类

java对象|xml   今天看了看java.beans包,发现了两个好东西,XMLEncoder和XMLDecoder.发现自己以前把从XML存取对象真是太费力气啦.做了小工具类,以后可以用用了. package com.imct.util; import java.beans.XMLDecoder;import java.beans.XMLEncoder;import java.io.File;import java.io.FileInputStream;import java.io.Fil

十天学Linux内核之第一天---内核探索工具类

原文:十天学Linux内核之第一天---内核探索工具类 寒假闲下来了,可以尽情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专心待在实验室里燥起来了,因为大二的时候接触过Linux,只是关于内核方面确实是不好懂,所以十天的时间里还是希望能够补充一下Linux内核相关知识,接下来继续待在实验室里想总结一下Linux内核编程,十天肯定完全掌握不了Linux内核,这里我也只是把自己认为不是很好懂并且很重要的难点疑点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大家改正互相学习. Linux的具体概述这里就不多说了,今天主要讲的是Linux内核中

代码片段:基于 JDK 8 time包的时间工具类 TimeUtil

知识的工作者必须成为自己时间的首席执行官. 前言 这次泥瓦匠带来的是一个好玩的基于 JDK 8 time包的时间工具类 TimeUtil.本意,用 JDK 8 写个实战的时间工具类,初版泥瓦匠写的很不好,后来雨神分分钟将这个代码优化优化,谢谢雨神.就此分享下这个代码,让更多的人看到~ 一. Java 8 time包 从 Java 1.0 有个 Date 类,想必大家不陌生,后面有了 Calendar 类(被废弃 ).API 确实比较难用,因此 Java 8 引入 java.time API,这次

数据库-新人自学PHPmysql和mysqli对封装工具类的疑问

问题描述 新人自学PHPmysql和mysqli对封装工具类的疑问 学习php过程中发现 看着视频学的封装数据库工具类发现用的全是面像过程的方法 而调用的时候和直接用mysqli差不多感觉还没有直接用mysqli来的方便快捷 这样的话直接用mysqli还需要用mysql工具类封装吗? 解决方案 封装是为了复用,不了为封装而封装.开始的时候直接用,当你感觉代码有重复或者是抽象出一个工具类可以让代码更加简洁的时候,试着封装成工具类就 好.学习的时候的封装更多是为了教学. 解决方案二: php中关于m

Cron表达式工具类

   Quartz调度框架里最大的亮点就是Cron表达式,他能灵活的表达任务计划周期,但由于它的语法复杂多变,要让用户去书写Cron表达式,则简直就好比要小姐从良是一样的难.所以才有了Cron表达式工具类,使用它可以通过接收一些必要参数自动输出一个标准的Cron表达式.废话不多说,亮剑看码: Java代码   package com.yida.framework.base.util.quartz;      import java.util.Date;      import com.y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