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换商标:招惹90后

旧标瓶颈:旧的标识和广告语一直被质疑模仿耐克,缺乏独特的品牌基因,消费群体老化。  新标主张:为90后大胆变革,塑造更时尚、更国际化的新李宁(专栏)形象。  第三方观察:李宁的新标是否完美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借助换标为李宁注入新的品牌基因。做了太久耐克、阿迪达斯的追随者,李宁突然想“招安”90后,必然会对旧有客户群体形成冲击。  ■文/本刊记者 陈志强  一边是面对90后年轻群体的全新出发,一边是对创造于1982年的李宁交叉动作的回归演绎,用更陌生的概念去俘获更年轻的群体,李宁的换标从一开始就注定将引来无数话题。  不仅仅是换标  2010年7月29日晚,走在奥林匹克公园附近的人们突然发现,水立方晶莹剔透的蓝色“泡泡”上,突然出现了一些巨大的红色“泡泡”,细看之下,这些红色泡泡拼成的图案正是李宁的新Logo。  在西单、三里屯、后海等京城各大潮流汇集之地,李宁的“快闪”运动同样吸引眼球,一群年轻人一起脱去身上的外套,露出“攻无不克”的统一T恤,大喊:“90后李宁,我们的力量可以改变世界!”尔后迅速四散开去。  尽管用上了最时尚的传播方式,可李宁的新Logo一亮相还是遭到潮水般的批评。关于新Logo“二流”、新广告“立意有问题”的诟病不绝于耳。在大多数消费者眼里,新Logo没有旧Logo好看,这对李宁公司来说是个令人不太愉快的反馈。  在设计专家眼中,并不是李宁原来的Logo很完美,只是新标识真的没特色,从美学的角度看,整个标志失去了原来的飘逸、圆润,视觉冲击力也远远不及,而且致命的是,新Logo的L分成了两部分,这在整体性和终端运用上都不是很理想,国际化感觉不是强了而是弱了。  没有超越的新Logo引来大量的反对声,如果单纯从标识设计的角度看,李宁的换标算不上成功。但李宁的这次换标是在2010年销售额超过阿迪达斯,重夺国内销售亚军前提下实施的,这有一定意义。不过,这是一个看上去很美好的开始,但却是一场更大危机来临的前夜,耐克仍在快速增长,Kappa后劲十足,一大群来势汹汹的国际国内品牌在身后拼命奔跑。前有猛虎挡道,后有群狼追赶。  李宁的核心消费者为30~40岁人群,主要核心区域市场为二三线城市,一线市场已经是耐克、阿迪达斯的天下,二三线市场中低端产品上安踏、匹克等晋江品牌则更具竞争力。随着现在耐克、阿斯达斯的价格下降,安踏、匹克等晋江系品牌不断拉升,留给李宁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因此,为国际化蓄力,切入一线市场争夺年轻消费者赢取未来,成为李宁换标的根本意义。  此外,在刚刚换标之后的今年1月,李宁2011年第二季度的订单金额下降了6%,股价更是暴跌近16%,依赖密集分销和渠道增长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新标识对订货量下降有多大影响难下判断,但通过换标实现品牌价值提升,获得更高的利润率,这既是应对竞争对手,也是对股东要求的合理选择。  尽管新的标识存在种种不足,但以李宁的传播实力,这个饱受诟病的Logo最终也会被人接受。因此,能不能换标其实不重要、新标识是否完美也不重要,标识更改背后的战略调整才是李宁换标能否成功的关键。  拯救探险  虽然在2008年奥运会上出尽了风头,但国内体育市场的格局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一二线市场被耐克、阿迪达斯占据,三四线市场是各种国内品牌的重要战场,夹在其中的滋味并不好受。更关键的是,与品牌影响更大的耐克、阿迪达斯拼价格,与性价比更高的安踏等谈品牌价值的比较优势正在消失,如果李宁再不采取点措施,可能一二线城市还没打下来,把三四线城市也丢了。  换标就能拯救李宁吗?先不说更换标识带来的认知风险和库存难题,Logo的好坏显然没有这么大的能量,但专注于90后的战略调整就有吗?  不是只有李宁在为90后而改变,耐克、阿迪达斯也在,安踏、匹克也没有落下,李宁还是面对着同样的竞争对手和竞争格局。专注于90后既不能换回正在消失的比较优势,也不能让李宁脱颖而出,反而要承担舍弃非90后群体的风险。  更关键的是,李宁真的成了90后品牌吗?李宁在为目标群而“Change”没错,但为90后改变后最终的东西是什么呢?至少现在并不明显,告诉90后“我这东西是专门为你做的”并不能吸引消费者,而要说“我这东西做成xx样子,是专门为你做的”。从这个角度来说,Kappa反而更像一个90后品牌。  李宁换标就像一次暴风雪中的探险,不仅困难重重,更难以判断方向。为90后而改变透露出李宁更新品牌基因的强烈企图,新的品牌基因能否成功注入,决定了李宁能否从耐克、阿迪达斯的跟随者一跃与之并驾齐驱,是李宁能否在风雪中走向终点的关键。  耐克贩卖的是“Just Do It”的运动和自由信仰,阿迪达斯的三叶草代表了奥运精神,而李宁呢?过去的李宁就是中国版的耐克、阿迪达斯,而现在再提“李宁”时,似乎已没有对应的形象。未来的李宁呢?“90后品牌”?如果有一天90后也老去,李宁是不是继续移情别恋2000后的小年轻,那么李宁这个品牌的基因是喜新厌旧?  虽然新Logo注入了李宁本人的光荣与拼搏,但随着体操王子逐渐成为历史,李宁的体育哲学又是什么呢?  危险追逐  中国的营销史就是人群特质变迁史,当你还刚摸透80后的消费习惯,新的消费主流“90后”又隆重登场了。  基于“独特性”的需要,人们总是不希望跟别人穿的衣服一样,甚至一个牌子,“撞衫”是这个产品过剩时代最敏感的词。  当穿李维斯的那些曾经“叛逆”的年轻人逐渐老去,当他们谢顶且大腹便便地挺着啤酒肚穿着李维斯的时候,年轻人市场成了迪赛的天下。李维斯虽然赶走了中年胖子,但年轻人并不愿意与自己的父辈穿一条裤子。当一个服装品牌成为社会主流时,通常意味着它已经开始衰亡了,新品牌会踩着旧品牌的尸体上阵。  李宁同样面临着李维斯似的困境,2006~2007年,李宁品牌实际消费人群与目标消费人群相比,有了一定偏移,整体偏大,近35~40岁的人群超过50%。国际化也好,品牌提升也罢,防止品牌老龄化,以时尚的姿态抢夺新一代年轻群体是李宁最迫切的需求。  但对时尚的追逐同样艰难,因为时尚本身就意味着不断变化,聪明的品牌都与时尚保持着若有若无的距离,你能说耐克不时尚吗?时尚对于耐克来说只是一种装扮,其本质仍然是体育、篮球,因为耐克非常清楚,不管时尚怎么变化,体育、篮球、雄性这些最本质的东西永远不会变。  时尚只是一个耐克的“框”,而不是“框”内的艺术品,一个品牌要的是“框”内的艺术品,而不是镶着金边的框。耐克抓到了这个“艺术品”,而在不同的时代耐克只需要换不同的“框”就行了。  李宁对90后的专注,对时尚的追逐,无异于把自己逼到风口浪尖,必须不停地颠覆自己才能保鲜。聚焦目标人群固然没错,但将自己定位为90后的品牌,不仅舍弃了老一代消费者,更意味着在未来被更年轻的消费者所鄙夷。届时是再为2000后设计新的标识,还是成为更年轻消费者人眼中“上一代人的服装”?  我们总喜欢用销售额来评判一个品牌的经营是否成功,80多亿的销售额让李宁得以稳坐国内体育用品头把交椅。可是李宁公司必须要面对现在的难题,在品牌定位上,李宁始终是耐克、阿迪达斯的跟随者;在渠道体系中,李宁又夹在耐克、阿迪达斯与晋江系的夹心层中。现在接连更换新标、启动销售渠道改革,虽然都是着眼于未来,但短期内,李宁却不得不担心既丢掉了消费者,又丧失了经销商的最坏结果。

时间: 2024-10-22 11:45:17

李宁换商标:招惹90后的相关文章

指尖上的一代,从李宁的失败看如何搞定90后?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如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搞定这些90后?如果仅仅把他们看成"非主流"."脑残",那就大错特错了,90后不是另一代人,而是另一类人.90后是完全属于移动互联网一代. 一夜之间,似乎已经是90后的天下了.这群在国内经济进入繁荣期之后出生的一代人,正逐渐成为劳动力和消费市场的主力,有如8.9点钟的太阳般挂在天空受众人瞩目.但作为同龄人的李宁(91年创办的李宁公司,到今天已经21岁了)却状况不妙前途渺茫,似乎缺乏90后的青春活力而

从李宁的失败看如何搞定指尖上的90后?

如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搞定这些90后?如果仅仅把他们看成"非主流"."脑残",那就大错特错了,90后不是另一代人,而是另一类人.90后是完全属于移动互联网一代.一夜之间,似乎已经是90后的天下了.这群在国内经济进入繁荣期之后出生的一代人,正逐渐成为劳动力和消费市场的主力,有如8.9点钟的太阳般挂在天空受众人瞩目.但作为同龄人的李宁(91年创办的李宁公司,到今天已经21岁了)却状况不妙前途渺茫,似乎缺乏90后的青春活力而显得暮气缭绕.如大家所知, 李宁最近麻烦不断:1.

用户研究:如何研究90后网民形态

上篇文章一经发表(90后的用户形态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今天群里一位华为的同学提意见说,"分析的过程是有帮助的,不过感觉不够深入".于是有了这篇90后用户形态研究(第二期).这一篇将试图从大量的事实数据案例中,寻找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这一群体的依据. 什么是90后?90指的是90年代.90后说的就是1990年以后出生的人.与其他年代出生的人不同的是90后更具有青春的朝气与活力,随着时间的推移,90后正日渐成为社会的主力军.为什么要关注90后?按90年出生的来看,2010年他们已经即将迈

90后用户形态研究(第二期)

篇文章一经发表(90后的用户形态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今天群里(用户体验QQ群:32310781)一位华为的同学提意见说,"分析的过程是有帮助的,不过感觉不够深入".于是有了这篇90后用户形态研究(第二期).这一篇将试图从大量的事实数据案例中,寻找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这一群体的依据. 什么是90后?90指的是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6333.html">90年代.90后说的就是1990年以后出生的人.与其他年代出

拍卖公司对90后茅台酒说不

□晨报记者 陈抒怡实习生 徐海蓉 下周日,110瓶陈年茅台酒将集体现身拍卖舞台,其中年份最久的一瓶茅台酒为1955年出厂,起拍价125万元左右,并可能刷新茅台酒拍卖纪录.上海国拍公司介绍,此次拍卖的110瓶陈年茅台酒全部来自民间,其中7成出自市民家中的玻璃橱. 2010年年底,一瓶1958年的茅台拍出145.6万元的价格,创下茅台酒拍卖的历史最高纪录.一时间,"一瓶茅台酒换一栋房子"的说法被大家津津乐道.不过,也有专家认为,投资收藏茅台酒要谨慎,虽然收益高但风险也不小. 拍卖的茅台都超

李宁换标:华丽的品牌升级

李宁换新logo了,slogan也换了,尽管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我不知道会换成啥样子,都是我相信,李宁换标会是一次完美的转身. 前几天看到新版的logo和slogan,看到微薄上批判的人很多,包括我,第一反应也是批判的,是的这个logo太难看,这个slogan缺乏运动品牌的霸气.但是认真想想李宁这次换logo和slogan是有道理的. 一.新标新形象 logo得视觉方面我不做评价,因为很多人的评价我认为是不客观的,阿迪达斯三条杆难道就很好看?kappa那个背靠背是不是太复杂?PUMA的那个log

阿迪王年利润达1.1亿元 迎合90后娱乐审丑需求

阿迪王数据:价格150~200元/双,年利润1.1亿元. 消费群体及心理:低收入人群.学生,迎合80后.90后娱乐审丑需求. 商业逻辑:你有阿迪达斯,我有阿迪王,在品牌模糊的三四线市场,阿迪王不仅没有山寨感,反而会产生心理优越感.这正是阿迪王借力互联网走另类炒作,扩大知名度后吸引渠道商,并剑走偏锋深耕三四线市场的根本逻辑. 虽然中国沿海的运动服装品牌都在成立之初,几乎无一例外地经历过模仿国外名牌的经历,但在具备一定规模后,都会投入巨大的财力和物力打造属于自身的独特风格,竭力摆脱曾经的"黑历史&q

向90后推销攻略:充分满足其消费心理 专注个性化服务

当70后变成中国的脊梁,80后褪去青春的迷惘,90后又闪亮登场了! 2013年,可谓90后入职元年.在我们还未来得及审视这个特殊群体的时候,90后已经作为一种新势力风行而至,即将成为推动商业社会急速发展的主导力量. 在中国,这是一个约1.4亿人的庞大群体,其强大的消费能力正在进一步释放.眺望商业社会的前端,再过一二十年,就是90后的天下.谁抓住了90后商机,谁就抢先占领了属于自己的市场高地. 但是,"个性"极其显著的90后,着实让企业和商家费思量. 他们向来无视权威,而又不乏自我的现实

火星文,和尚摸得,90后就摸不得?

人怕出名猪怕壮,此言不虚.这两天为这事儿郁闷的,就要数90后了. 本来小孩子搞发明,那是抢着夺着的香饽饽,突然不香了,并遭来骂声一片.已经举起来的手马上由拍巴掌欢迎的姿势改成了左右晃动,"no,no,please!不要!" 对,就是说的90后发明了火星文这码子事. 先来看一段让人头皮发麻的文字."99,3Qu姑力偶读猪,偶会+Ud.挖喜番u,很U感j,u41g棒,7看C麻?CU29!"这不是中国话,也不是英国话,更不是阿拉伯语.这就是传说中的"火星文&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