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价格战”欺诈消费者应受到查处,不仅是给不诚信的参战电商以教训,还要警示其他商家,商业宣传和炒作要有底线,要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不欺骗消费者。自作聪明忽悠消费者,最后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晏 扬
“电商价格战”引起政府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和反垄断局近期对“电商价格战”展开调查,初步认为电商的促销宣传涉嫌欺诈消费者,发改委将对此依法惩处(据9月5日《新京报》报道)。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 “电商价格战”中,参战电商巨头的表现可以用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来概括。他们一方面高调宣战,话说得满而狠,什么“三年零毛利”、“所有产品价格均低于对方”、“无底线便宜”云云;另一方面以各种手法规避承诺,比如虚构原价、实际有货却标明无货等。至于“零毛利”更是彻头彻尾的谎言,据调查,电商促销部分产品的实际毛利率达到10%。
忽悠消费者的事情常见,但如此大规模的忽悠很少见,一个行业的几大巨头如此默契联手忽悠消费者,更是闻所未闻。想当初价格战开打之际,众人欢呼雀跃,也有善良人士担心几大电商如此孤注一掷会导致几败俱伤。现在回头来看都充满了强烈的讽刺意味,这场价格战再次见证了买的没有卖的精,被忽悠的消费者失望而伤心。精明的刘强东们难道没有预料到,一场意在宣传炒作的价格战反而让自己的形象受损?唯一的解释恐怕就是自作聪明、利令智昏。
商家需要宣传乃至炒作,但宣传炒作显然不是为了自毁形象,因此,商业宣传或炒作必须坚守底线,那就是不欺骗消费者。而电商巨头虚构原价、实际有货却标明无货等行为,在忽悠消费者的同时自己也撞到法律的枪口上《价格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以此观之,电商巨头的行为确实涉嫌违法,国家发改委对此予以调查乃份内之责、依法行事,欺骗消费者的电商理应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代价。
被忽悠的消费者需要法律撑腰,需要政府部门帮他们出气。虽然从理论上说,消费者被忽悠后可以“用脚投票”惩罚商家,但是鉴于几大电商已在家电市场形成联合垄断,消费者的选择权几无用武之地,“用脚投票”余地不大。市场手段不能解决问题,就要用法律和行政手段解决。如果像这样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受不到法律惩处,则法律会沦为“纸老虎”;如果监管部门对此不管不问,则涉嫌失察失职,将会纵容更多商家效仿之,践踏商业道德底线,不仅消费者权益无以维护,而且市场秩序也会陷入混乱。
虚伪的“电商价格战”应当受到查处,不仅是给不诚信的参战电商以教训,还要警示其他商家,商业宣传和炒作要有底线,这个底线就是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不欺骗消费者。自作聪明忽悠消费者,最后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