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周刊:家族企业之殇

2008年10月15日,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庆在美国新泽西辞世。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经营之神最终还是死在了自己奋斗一生的舞台上。由于担心美国金融危机对企业带来的影响,王永庆于11日带着夫人子女前往美国视察公司的生产线和厂房。15日上午,王永庆因为呼吸不顺被紧急送往医院,当日上午9点38分因心肺衰竭病逝。  台塑集团16日对外发布的消息中称,王永庆是在睡梦中离开人世的——对于一位93岁高龄的长者来说,这几乎是他最能让世人接受的辞世方式。然而,人们仍不禁扼腕叹息,拥有数个能干儿女和庞大的企业帝国,耄耋老人仍要为公司事务辛苦操劳直至客死异乡,他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同样放不下的还有邵逸夫。2008年5月13日,香港媒体最先披露邵氏有意出售TVB股权的消息。这是香港TVB继2006年夏邵逸夫因病入院后再次传出的出售消息。消息一出,港九震动,本地富豪们纷纷向邵老表示愿意参与竞逐。意图进军
中国市场的默多克也来了,他1987年就起意收购TVB,但没有得到邵逸夫的同意。这一次默多克仍旧没有成功,原因是邵逸夫开出了100亿港币的天价。“100亿,现金交易,而且最好是中国人。”邵逸夫为自己一手培养的“孩子”开出了以上条件。  和之前的许多次一样,有关邵氏股权的易手传闻总是自邵逸夫入院而起,以收购人久寻未果而告终。一手打拼的企业无人继承,子女们在自己死后不是为遗产分配就是为企业的经营纷争不休,和许多香港第一代富豪们担心的一样,邵逸夫面临的,是麻烦的“身后事”。  诞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华人富豪们都垂垂老矣。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家大业大,子孙满堂,后代兄弟同心,一起继承企业并发展壮大,几乎是每一个创业者对自己百年之后的圆满想象。在TVB年度最热剧集《溏心风暴》中,以鲍鱼店发家的唐人佳最满意的一幅画面是,偌大的豪宅堂屋中央,大小老婆坐在身边,身后并排着四个儿女的家庭成员,身前摆着四只家族赖以为生、赖以为荣的极品干鲍鱼王。  家业两旺,实现儒家理想在现代商业社会的另一种版本——但香江大亨李兆基的感慨粉碎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梦想:“大凡富豪、大企业家,子孙众多是比较烦。”将产业传给子女,面临在子女中挑选接班人的困境;选择将产业交给他人,又会面临后代的指责。究竟要不要成为家族企业,如何管理好家族企业,普遍成为这些富豪们在“后创业”时代的难题。  过去的一年,家族企业最著名的内杠发生在新鸿基集团,董事局主席郭炳湘遭遇两个弟弟发动的“宫廷政变”,理由是医生诊断郭炳湘患有“躁狂抑郁症”。  为平息家族不和导致的派系之争,是很多企业必须要支付的管理成本。而在一个创业者领导下,由创业者子女形成的领导班子,则更容易为派系之争制造温床。一项针对众多家族企业领导者进行调查表明,大部分领导者承认自己在亲情面前狠不下心,而亲情不会按企业的运作方式运作,一旦拿企业中的某个或更大面积家族成员开刀,难以承受住来自亲情关系圈的压力,这可能是舆论上的,也可能是生活矛盾上的。此外,一些家族成员通常都是企业的开朝元老,不但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而且还掌握了许多难以向外界道的秘密。要想跨过这些因素进行改革,需要付出的代价非常大。然而,大部分领导者仍然相信,自己能在两难中作出决策。  企业创办人这种虚妄的自信带来的不仅是延误,更可能是灾难性后果。德鲁克说:“一人当家的这种概念是与所有的经验和工作的要求相背离的。成功的企业不会采用这个概念,哪里采用这个概念,哪里就会导致麻烦。”

时间: 2024-07-29 17:21:11

商务周刊:家族企业之殇的相关文章

家族企业传承的奥秘:不断创新的企业家精神

与其说家族成员借助了家族的资本,不如说他们更多借助的是经营企业的经验;与其说传承的是财富,不如说是不断创新的企业家精神. 法国一些著名的品牌,如卡地亚.SEB.家乐福.欧尚,在数十年.数百年的发展中成了庞大的家族企业王国.是什么基因让这些百年企业代代相传,基业长青? 7月7日-14日,在为期一周的"凯辉未来商业领袖法国启蒙之旅"中,十余名年龄在10-25岁的中国民企二代传人得到了自己的答案.或许,属于他们自己的商业旅程也将由此开启. 当地时间7月7日清晨,他们分别从上海.北京.香港乘机

柳传志: 做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誉主席.联想集团高级顾问柳传志在联想的办公室里摆的书有点儿少,不像很多企业家的办公室里书多得堪比小型图书馆,就这样,他还说:"这里的书大都是摆样子,常看的书主要在家里面,我不怎么太看很严肃的关于管理的书,认真读的也就是几本像<基业长青><再造宏碁>等,看得多的还是传记体.小说." 听的人觉得有点不可置信,可这确实就是中国教父级的企业家柳传志,他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国外很多管理的书翻译过来后读起来比较费劲,自己更喜欢从传记

是否家族企业富不过三代

根据荷兰银行统计,亚洲的家族企业中,通常只有三成的家族企业可以成功地交给第二代接棒经营,且只有不到一成的家族企业可以成功传承至第三代.荷银表示,资产传承过程相当复杂,随着两代间代沟扩大,高资产家庭要能顺利传承资产,还是要寻求专业资产规划. 荷兰银行日前委托欧洲管理学院,根据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大陆.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及阿联酋等33个亚洲高资产家庭,进行研究.这些家庭的家族企业年营业额从美金500万元到2亿5000万元以上. 调查发现,两代冲突对于家族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有重要影响

碧桂园模式成危机根源 家族企业遭接班人危机

碧桂园公关部一位员工最近的QQ心语换成了:"南无阿弥陀佛,顶住吧." 在更换总裁仅仅两周之后,碧桂园再次面临公关危机.8月5日,针对碧桂园安徽和县项目涉及高尔夫用地违建的质疑浮出水面,整个碧桂园公关部都在忙于应付来自各方的采访.质询,电话声此起彼伏. 曾经风光无限的 "碧桂园模式"被认为是危机的根源所在.与其他房企不同,碧桂园不是标准的"房产商",而是"地产商".过去的几年中,碧桂园总是能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在全国许多三.四线城市

这些家族企业为何受人尊敬

纵览20家上榜家族企业,我们发现他们存在着多方面的共性,如在企业传承上都非常顺畅,有些企业甚至随着企业的传承越做越好. --解读"水井坊·2009全球最受尊敬家族企业榜" 本刊记者 白友文 在11月8日召开的"辉腾·2009国际家族企业论坛"上,"水井坊·2009全球最受尊敬的家族企业"和"水井坊·接力100-2009中国民营企业少帅榜"两张榜单隆重发布. 上述两大榜单由<浙商>杂志联合论坛各方历时3个月制作完成.

日本家族企业的家规值得学习

日本人重家业而轻血缘的精神,依据品德与才能选择家业继承人和严格教育子女.培养后代刻苦精神的做法,值得中国的家族企业好好去研究和学习. -- 对话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官文娜博士 本刊记者 白友文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既然是家族企业,就很难实现家业长盛不衰,即所谓"富不过三代".而在日本,许多企业"富过三代"却是实实在在的事:拥有百年以上.甚至几百年经营历史的企业.商店随处可见. 日本家族企业何以能"长盛不衰"?在2009国际家族企业论坛期间,&l

郭凡生:管好家族企业不仅仅是为了我们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管好我们的家族企业"--慧聪网北京大型研讨会于2007年6月7日(星期四)下午14:00-17:30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举行. 会议现场气氛隆重热烈.慧聪网高管.企业界人士.媒体记者等近千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在本次大会上慧聪网CEO郭凡生以"管好我们的家族企业"为主题发表了近两小时的演讲.内容涉及民营企业的经典管理理论与实战经验.慧聪网首席培训师王兮还就慧聪网买卖通产品及最新动态做出详尽介绍. 当前家族企业在中国的经济领域已经成为一支重要力

中国家族企业真面目

传统的中国家族企业常常严守中国的商业价值传统,不愿对外公布信息,谨遵财不露白.家丑不外扬的原则,造成认识这些企业的信息壁垒 文/李刚 邱静 近三十年来,中国家族企业发展壮大,成为私营部门的生力军,在促进经济发展.解决就业等社会问题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受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和近现代社会制度变迁影响,中国家族企业呈现出明显的中国特色,而这些特色常常被忽略. 家族企业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明清时代涌现出的各地"商帮",大都建立在家族.宗族的基础之上.如著名的晋商.徽商.浙商等,其内部通常沿袭中国

家族企业如何破解“富不过三代”魔咒

文化与价值观更难传承 刘琼 破解之道 ●有贡献精神的家族,忠诚.能干的所有者群体和精干协调的高管层 ●文化对于家族企业而言至为重要,不是体现在决定问题时,而是影响到如何实施行动 ●年长一代和年轻一代对于公司治理以及长远发展等方面的沟通是否流畅,也影响着家族企业的发展 如何在家族企业的需求和企业家族的需求间取得平衡,这几乎是全球所有家族企业的困惑.哈佛商学院教授约翰·戴维斯(John A. Davis)的研究表明,失去上述重心的家族企业,往往在第二.第三代时就因为行业变化.家族冲突.管理不善.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