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拒绝谷歌的收购后,Groupon曾一度跌入谷底。然而,新年伊始,Groupon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布局的新业务开始逐渐显现出生命力,股价也明显提升。
\
从兴到衰再到兴,团购鼻祖Groupon似乎与中国整个团购行业有着"神同步"。
在拒绝谷歌的收购后,Groupon曾一度跌入谷底。然而,新年伊始,Groupon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布局的新业务开始逐渐显现出生命力,股价也明显提升。
从经营到市场再到技术,其积累的经验都给中国团购带来了一定的参照意义,同时也让人对中国未来团购市场充满想象。
团购市场回暖
团购鼻祖Groupon最艰难的时刻和中国团购行业整体艰难的时刻几乎是同步的。
成立于2008年末的Groupon从2010年开始走上飞速发展的道路,而这个时间恰好是中国团购网站的起步时间;2011年11月,Groupon登陆纳斯达克的时刻也似乎是与中国团购残酷洗牌前最疯狂的成长时刻互相遥望着。
此后,“泡沫说”“寒冬论”的影子似乎在全球团购市场上都能看到,Groupon的股价从25.84美元跌至让人颇为错愕的2.63美元,中国团购市场也有上千家团购网站关停。
2013年,不管是Groupon自身还是中国团购市场,终于在这个春天里回暖。
对于Groupon来说,股民的情绪是始终需要面临的压力,自2012年末到2013年初,Groupon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方法来促进业务的发展,带动了网站的前进以及股价的上升,美国东部时间2月21日,其股价已经上升至最高5.99美元。
由于部分客户和零售商对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的优惠券业务逐渐失去兴趣,因此Groupon正在拓展优惠券以外的业务模式。Groupon几个月前在芝加哥和纽约推出了本地电子商务市场服务,这种服务将拓展到美国更多城市。
美国投资公司Sterne Agee & Leach Inc分析师阿尔温德·巴蒂亚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Groupon正处于突破传统电子邮件优惠券业务的转型期。”且其把Groupon的目标股价提升至每股9美元。
从浮躁到稳定,Groupon4年多的摸索初见成效。尽管不能将Groupon的策略完全套用在中国市场中,但其“再振旗鼓”所运用的方法对国内团购网站依然有着不少参照意义。
在成本控制方面,2012年末,Groupon成本结构逐步改善,其发言人表示:“公司将利用自动化技术来提高生产力,只要有机会,我们都将一直把优化业务运营活动作为目标。”彼时,裁员也作为阵痛成为这项计划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
这一点与国内团购网站的思路不谋而合。“成本控制得够好,效率够高的才能够活下来,这是团购网站活下来的不二法门。”美团网副总裁王慧文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美团网最初跟商家结款是由财务人员人工核算,现在跟商家结款是系统自动结款,省去人工成本,且效率提高。
“把所有能系统化的事情,能用电脑自动处理的事情尽量让电脑自行处理。像亚马逊做了电商后开始做云计算,因为它是一家科技企业,一直用科技方式来改造整个企业经营流程,企业经营流程大部分计算机化、电脑化、自动化,这导致他们效率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低。”王慧文如是说。
移动端助力发展
在扩展业务模式和成本控制之外,团购下一步的重头戏将体现在移动端。
“对于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使得移动应用有了长足发展,这无疑对移动团购、移动电商起到推动作用,它改变了用户的消费时间和地点,基于移动LBS的团购消费行为是团购在移动领域的一个突破,这点国内的产品可以学习下ScoutMob(一款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团购应用)。”最科技CEO、电子商务研究员王琪仕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从Groupon来看,其Groupon Payments支付功能于去年9月发布,目前已经支持iOS设备和安卓设备。这一功能可以帮助商家特别是小商户以一种更经济、更高效的方式接受银行卡支付。“给团购业务增加更多附加价值,以及增强服务的多样性是Groupon的重要战略之一。”Groupon CEO安德鲁·梅森表示。
在移动端,国内团购网站早有布局,以美团网为例,其从2010年底就开始做移动端的搭建,于2011年3月4日相继推出支持iOS设备和安卓设备的手机客户端,并于2012年4月份增加了退款功能,其中美团网大概三分之一的流量来自于移动端,而这一比例在2013年有希望提升到50%。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LBS技术的发展,移动端的团购在过去一年有了飞速的增长,几乎中国主流的团购网站都开了移动客户端。移动端最大的好处就是随时随地可以购买附件的团购单子。”互联网评论家丁道师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然而,在基础布局之后,移动端的“精耕细作”才刚刚开始。
以Groupon在华合作网站高朋网为例,其在近期网站首页推出了“早十点,扫便宜”的团购专题入口。据高朋网CEO林宁介绍,这是专门给微团购提供的入口,在2013年高朋除了不断完善微团购的体验外,还会在移动团购交易上作出更多创新和尝试。
目前,高朋网已经组建了将近100人规模的移动产品团队,专门针对移动设备的语音、传感等特性,让移动交易的体验更加符合移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