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 受损主体 光伏产业 浮出水面 晶科能源事件 水下冰山 光伏产业发展乱象 近日在纽交所挂牌的晶科能源(NYSE:JKS)因受“污染门”事件的影响,股价出现连续暴跌。晶科能源海宁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所产生的污泥堆放不规范,导致雨水将其冲入河道,进而引发河水中氟离子超标了9倍。为此晶科能源在9月19日下午召开紧急发布会,就其污染问题予以解释,并证实公司确实存在污染,已全面停产1.2G瓦的电池生产线。 本被列为“绿色”概念的朝阳产业却造成了巨大的污染,此次事件也引发了公众对光伏行业环境问题的诸多担忧。据悉光伏行业污染问题主要存在于上游多晶硅制造企业多晶硅生产的副产物主要为四氯化硅,1吨多晶硅对应10~20吨四氯化硅,四氯化硅废液如果直接排放处理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实际上光伏产业的多个环节都涉及到污染,由于目前国内的现状是大多数光伏企业规模较小,为了节约成本,没有采用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也没有对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其实曾被热捧的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在近些年一直处于利润率下降的状态中。高企的成本和终端产品价格下降已消耗了企业大部分盈利,而处理污染物需要企业有先进的生产工艺,但是落到实际上就意味着巨大的成本,对于当下竞争已经处于炽烈化的光伏业来说,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愿意承担这样的成本。因此有专家提出,杜绝光伏产业污染的核心关键不是技术而是成本。 晶科污染事件背后凸显的是各地光伏产业大跃进式的发展。目前各地的许多光伏项目都在匆匆上马,而环评落后于投产、先上车后买票的现象并不少见。此外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一直围绕着速度与质量存在较大争议。根据专家的观点,多晶硅产能规模只有达到千吨才能够比较经济的将副产物四氯化硅进行循环利用。这意味着在现有成本压力和环保水平下,多晶硅规模能够达到上万吨的企业才能兼顾环境和效益。为此,国内的光伏产业必须经过一番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支持先进企业做大做强,从而发挥规模优势。 益 受益主体 保险作业 浮出水面 风险管理登上董事会日程 水下冰山 外部风险日益复杂 对于企业而言,来自外界的风险越来越复杂。在金融危机过去三年之后,欧美债权危机、非洲政乱、大宗商品动荡以及国内的通货膨胀都意味着现在的确是一个更加艰难的时期。风险的高企对保险机构来说迎来了新的机遇。 根据达信(Marsh)保险经纪公司日前发布的最新报告《风险管理登上董事会议程》,企业风险管理的意识、态度和实施情况在过去3~5年中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未来一年里,董事会面临的风险管理挑战主要为:政治风险和新兴经济体的作用、供应链风险和业务应变能力、资本投资和项目风险、网络风险以及合规与监管风险。 这份报告指出,中东和北非地区发生大规模政局动荡等事件清楚地表明政治风险的存在。而伴随以中国为首的“金砖四国”经济体将崛起,新的有针对性的风险可能将会产生,这对于进行海外扩张的中国企业而言极为重要。 今年的日本大地震将企业面临的供应链风险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对于外包和海外运营企业,深刻地感受到了由于供应链中断而带来的极为严峻的财务风险;资本投资和相关风险虽不是新型风险,但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大,这类风险的影响正逐渐提升;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增长、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以及各方对IT系统的广泛依赖,网络风险也正成为新的话题;而自今年频频爆出的针对中国企业的做空案和集体诉讼案也提醒中国企业需要警惕来自监管层面的风险,加大董事会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将风险管理提上董事会议程。 那么对于企业而言,除了增强风险意识之外,还需要运用多种产品和工具进行避险。对此达信的专家表示很多好的保险产品可以提供全面而有力的保障,保险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一部分非常重要。例如董事高管责任险,可以免除董事们的后顾之忧。与国外相比,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才刚刚起步,据悉很多企业正处于框架流程的初建阶段,目前缺乏的是经验和人才。由于风险管理也是要付出成本的,所以不同的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现阶段的风险偏好和风险能力作出合理的安排和部署。
光伏产业发展乱象
时间: 2024-10-26 14:01:26
光伏产业发展乱象的相关文章
2016两会 针对光伏产业发展的“声音”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能源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新型清洁能源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届两会中针对光伏产业发展.光伏扶贫等均有提案,其中提案代表包括党政人员.行业专家.企业领导等.记者带你一起盘点两会中那些和光伏有关系的提案和言论.**习主席:我找时间去看看光伏电站** 3月4日,在听取全国政协常委.浙江省工商联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汇报时,对于南存辉提出参观浙江江山农光互补光伏电站的邀约,习总书记欣然同意并表示:&
户用光伏市场乱象丛生 恶性竞争影响发展
近段时间来,全民光伏的爆发趋势愈发明显,各地都在轰轰烈烈搞光伏发电,特别是户用光伏. 户用光伏最佳的推广方式,就是搞地方代理商,不断地发展下线,铺展渠道,积累线下的资源.以致各大厂家和品牌在年底看到分布式光伏的趋势,都在各地跑马圈地,发展各地市镇的光伏代理商. 过度扩张必然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近来有多名地方光伏圈人士给笔者反馈,分布式光伏听起来美,各大厂家也在跑马圈地,不过带来的市场乱局不得不关注.笔者就根据市场调查和圈内人反馈,总结出地方代理的几大乱象和问题,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关注和改进. 1.
20余家企业探讨北京光伏产业发展
商报讯(记者张晓东) 近日,"首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合作研讨会"在京召开.首都太阳能光伏产业技术联盟30家成员单位代表以及20余家光伏产业国内外企业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会议. 当日,与会嘉宾围绕光伏产业政策导向的解读.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的分析.关键技术及瓶颈问题的研究.国际合作交流的模式研究等7项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就如何结合北京市光伏产业特点,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对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涉及到的相关瓶颈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北京市光伏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 意见和建议. 北京京仪集团
梳理上半年光伏产业发展三大看点
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继续大步前行.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0182万千瓦,首次跻身"亿千瓦"行列.其中,上半年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440万千瓦,同比增长9%. 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速度不仅快,而且还有很多看点. 看点一 中东部户用分布式光伏井喷式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711万千瓦,同比增长2.9倍.其中,户用分布式光伏装机增长最为迅猛,同比增长7倍多. 据记者了解,上半年我国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主要集中于浙
汉能李河君:未来光伏产业发展超乎人类想象
汉能控股集团对太阳能薄膜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1091.html">技术发展前景之乐观.发电市场规模预测之宏大.产业链整合之完备无不令业界赞叹.旗帜鲜明地进驻.坚定有力地发展,让汉能在太阳能发电事业上迈出的每一步都颇受关注.近日,全国新能源商会会长.汉能控股集团董事长李河君接受了本报的采访,为读者解析汉能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事业之路. 在光伏发电领域,晶硅电池产品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行业内也以生产晶硅产品的企业居多.尽管薄膜电
台湾光伏产业发展简史
提及台湾地区光伏产业的起源,不得不提到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台湾地区的那次深刻的经济转型.由于当时台湾岛内经济环境的变化,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工业逐渐丧失比较利益和比较优势,导致民间投资意愿低落,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为此,台湾当局于1986年提出了实行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的经济转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并以产业升级和拓展美国以外的外贸市场作为重大调整内容,确定了通讯.信息.消费电子.半导体.精密器械与自动化等十大新兴产业为支柱产业. 而在这之中,半导体产业的飞速发展成为台湾地区后来几
光伏产业发展向好 市场规模料超万亿
第12届中国(济南)太阳能利用大会日前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与会专家和从业者认为,中国光伏产业正步入健康发展阶段.业内人士预计,光伏发电潜在市场应用规模将超万亿元.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认为,光伏制造业的规模在持续扩大,成本在持续下降,技术在不断进步,市场布局逐步趋于合理,产业前景可期. 过去,光伏产业装机重点主要是在新疆.青海.甘肃等西北地区,占比80%以上.如今,西北地区占全国新增装机不到28%,大量的新增装机转向中东部省份. 王勃华认为,光伏发电成本下降的速度远远超过预期,这为下一步
光伏产业发展优势、应用现状及投资建议
光伏产业,简称PV(photovoltaic).我国76%的国土光照充沛,光能资源分布较为均匀;与水电.风电.核电等相比,太阳能发电没有任何排放和噪声,应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除大规模并网发电和离网应用外,太阳能还可以通过抽水.超导.蓄电池.制氢等多种方式储存,太阳能+蓄能几乎可以满足中国未来稳定的能源需求. 太阳能是未来最清洁.安全和可靠的能源,发达国家正在把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作为能源革命主要内容长期规划,光伏产业正日益成为国际上继IT.微电子产业之后又一 爆炸式发展的行业. 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
思考:如何加快推进光伏新能源产业发展
"无论老常态还是新常态,企业大批.集中关门或倒闭终究不是一种常态"."全球能源革命序幕正式拉开,根本上解决雾霾问题已经破题"--3月2日,带着对当前宏观经济新常态.能源革命.光伏产业发展.农业大数据.高端钢材研发以及分级诊疗等问题的认真思考和仔细调研后的观察与建议,全国政协委员.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来到北京,准备把这些提案带上两会. 客观看待产能过剩 对于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刘汉元通过数据说明,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出现30年来首次负增长,我国经济下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