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观察者设计模式详解_java

   观察者模式(有时又被称为发布(publish )-订阅(Subscribe)模式、模型-视图(View)模式、源-收听者(Listener)模式或从属者模式)是软件设计模式的一种。在此种模式中,一个目标物件管理所有相依于它的观察者物件,并且在它本身的状态改变时主动发出通知。这通常透过呼叫各观察者所提供的方法来实现。此种模式通常被用来实现事件处理系统。

  观察者模式(Observer)完美的将观察者和被观察的对象分离开。举个例子,用户界面可以作为一个观察者,业务数据是被观察者,用户界面观察业务数据的变化,发现数据变化后,就显示在界面上。面向对象设计的一个原则是:系统中的每个类将重点放在某一个功能上,而不是其他方面。一个对象只做一件事情,并且将他做好。观察者模式在模块之间划定了清晰的界限,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可维护性和重用性。
观察者设计模式定义了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以便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自动刷新。
实现方式:
观察者模式有很多实现方式,从根本上说,该模式必须包含两个角色: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在刚才的例子中,业务数据是被观察对象,用户界面是观察者。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存在“观察”的逻辑关联,当被观察者发生改变的时候,观察者就会观察到这样的变化,并且做出相应的响应。如果在用户界面、业务数据之间使用这样的观察过程,可以确保界面和数据之间划清界限,假定应用程序的需求发生变化,需要修改界面的表现,只需要重新构建一个用户界面,业务数据不需要发生变化。
1、观察者

(Observer)将自己注册到被观察对象(Subject)中,被观察对象将观察者存放在一个容器(Container)里。

2、被观察

被观察对象发生了某种变化(如图中的SomeChange),从容器中得到所有注册过的观察者,将变化通知观察者。

3、撤销观察

观察者告诉被观察者要撤销观察,被观察者从容器中将观察者去除。
观察者将自己注册到被观察者的容器中时,被观察者不应该过问观察者的具体类型,而是应该使用观察者的接口。这样的优点是:假定程序中还有别的观察者,那么只要这个观察者也是相同的接口实现即可。一个被观察者可以对应多个观察者,当被观察者发生变化的时候,他可以将消息一一通知给所有的观察者。基于接口,而不是具体的实现——这一点为程序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示范代码:
定义被观察的角色抽象类:

package test.edu.mainrole;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Role { 

  private ArrayList<IObserver> list = new ArrayList<IObserver>(); 

  public void add(IObserver observer) {
    list.add(observer); 

  } 

  public void delete(IObserver observer) {
    list.remove(observer);
  } 

  public void nodifyObservers(String newState) {
    for (IObserver observer : list) {
      observer.update(newState);
    }
  }
}

被观察角色子类:

package test.edu.mainrole; 

public class Role extends AbsRole { 

  private String state; 

  public String getState() {
    return state;
  } 

  public void change(String nupdate) {
    state = nupdate;
    this.nodifyObservers(state);
  }
} 

定义观察者接口:

package test.edu.mainrole; 

public interface IObserver {
  public void update(String newState); 

} 

具体的观察者:

package test.edu.mainrole; 

public class ObserverObj1 implements IObserver{ 

  private String observerState;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String state) {
    observerState = state;
    System.out.println("观察者1的状态为:" + observerState);
  } 

} 
package test.edu.mainrole; 

public class ObserverObj2 implements IObserver { 

  private String observerState;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String state) {
    observerState = state;
    System.out.println("观察者2的状态为:" + observerState);
  }
} 

测试客户端:

package test.edu.mainrole; 

public class Client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ole subject = new Role();
    IObserver observer1 = new ObserverObj1();
    IObserver observer2 = new ObserverObj2();
    subject.add(observer1);
    subject.add(observer2);
    subject.change("update!");
  }
}

运行结果:

观察者1的状态为:update!

观察者2的状态为:update!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启发。

以上是小编为您精心准备的的内容,在的博客、问答、公众号、人物、课程等栏目也有的相关内容,欢迎继续使用右上角搜索按钮进行搜索java
, 设计模式
观察者模式
java观察者模式详解、java观察者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详解、java设计模式详解、java常用设计模式详解,以便于您获取更多的相关知识。

时间: 2024-08-02 02:39:51

Java观察者设计模式详解_java的相关文章

Java命令设计模式详解_java

将来自客户端的请求传入一个对象,从而使你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用于"行为请求者"与"行为实现者"解耦,可实现二者之间的松耦合,以便适应变化.分离变化与不变的因素. 一.角色Command 定义命令的接口,声明执行的方法.ConcreteCommand 命令接口实现对象,是"虚"的实现:通常会持有接收者,并调用接收者的功能来完成命令要执行的操作.Receiver 接收者,真正执行命令的对象.任何类都可能成为一个接收者,只要它能够实现命令要

Java建造者设计模式详解_java

建造者模式(Builder):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使用场景: 当创建复杂对象的算法应该独立于该对象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的装配方式时. 当构造过程必须允许被构造的对象有不同的表示时. 通用类图: 举例:我们生活当中有许多设备都是以组装的形式存在的,例如台式电脑,那么有些厂商就会推出一些具有默认配置的组装电脑主机(这里可以用到模板方法模式来实现),顾客可以购买默认配置的产品,也可以要求厂商重新组装一部不同配置不同组装方式的主机.此时,我们就可以使

Java中单例模式详解_java

单例模式概念: java中单例模式是一种常见的设计模式,单例模式分三种:懒汉式单例.饿汉式单例.登记式单例三种. 单例模式有一下特点: 1.单例类只能有一个实例. 2.单例类必须自己自己创建自己的唯一实例. 3.单例类必须给所有其他对象提供这一实例. 单例模式确保某个类只有一个实例,而且自行实例化并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实例.在计算机系统中,线程池.缓存.日志对象.对话框.打印机.显卡的驱动程序对象常被设计成单例.这些应用都或多或少具有资源管理器的功能.每台计算机可以有若干个打印机,但只能有一个Pr

JDBC数据库连接过程及驱动加载与设计模式详解_java

首先要导入JDBC的jar包: 接下来,代码: Class.forName(xxx.xx.xx)返回的是一个类 Class.forName(xxx.xx.xx)的作用是要求JVM查找并加载指定的类,也就是说JVM会执行该类的静态代码段. JDBC连接数据库 • 创建一个以JDBC连接数据库的程序,包含7个步骤: 1.加载JDBC驱动程序: 在连接数据库之前,首先要加载想要连接的数据库的驱动到JVM(Java虚拟机), 这通过java.lang.Class类的静态方法forName(String

java迭代子模式详解_java

迭代子(Iterator)模式的结构: 迭代子模式可以顺序访问一个聚集中的元素而不必暴露聚集的内部表象. 迭代子可分为外禀迭代子和内禀迭代子.外禀迭代子:适合于白箱聚集(白箱聚集就是向外界提供访问自己内部元素接口的聚集),由于迭代的逻辑是由聚集对象本身提供的,所以这样的外禀迭代子角色往往仅仅保持迭代的游标位置.所以具体迭代子角色是一个外部类,它的构造函数接受一个具体聚集对象,从而可以调用这个聚集对象的迭代逻辑.内禀迭代子:适用于黑箱聚集(黑箱聚集不向外部提供遍历自己元素对象的接口),由于黑箱聚集

Java实例化类详解_java

Java 中实例化类的动作,你是否还是一成不变 new 对应对象呢?     经手的项目多了,代码编写量自然会增加,渐渐的会对设计模式产生感觉.     怎样使书写出来的类实例化动作,高内聚,低耦合,又兼具一定的扩展能力呢?     本文试图从几段鲜活的代码入手,给大家呈现不一样的 Java 实例化类.     下面代码取自 com.google.zxing 源码实现: public BitMatrix encode(String contents, BarcodeFormat format,

Java反射机制详解_java

本文较为详细的分析了Java反射机制.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一.预先需要掌握的知识(java虚拟机) java虚拟机的方法区: java虚拟机有一个运行时数据区,这个数据区又被分为方法区,堆区和栈区,我们这里需要了解的主要是方法区.方法区的主要作用是存储被装载的类 的类型信息,当java虚拟机装载某个类型的时候,需要类装载器定位相应的class文件,然后将其读入到java虚拟机中,紧接着虚拟机提取class 中的类型信息,将这些信息存储到方法区中.这些信息主要包括: 1.这个类型的全

Java并发控制机制详解_java

在一般性开发中,笔者经常看到很多同学在对待java并发开发模型中只会使用一些基础的方法.比如Volatile,synchronized.像Lock和atomic这类高级并发包很多人并不经常使用.我想大部分原因都是来之于对原理的不属性导致的.在繁忙的开发工作中,又有谁会很准确的把握和使用正确的并发模型呢? 所以最近基于这个思想,本人打算把并发控制机制这部分整理成一篇文章.既是对自己掌握知识的一个回忆,也是希望这篇讲到的类容能帮助到大部分开发者.  并行程序开发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多线程.多任务的协作和

Java 线程池详解_java

系统启动一个线程的成本是比较高的,因为它涉及到与操作系统的交互,使用线程池的好处是提高性能,当系统中包含大量并发的线程时,会导致系统性能剧烈下降,甚至导致JVM崩溃,而线程池的最大线程数参数可以控制系统中并发线程数不超过次数. 一.Executors 工厂类用来产生线程池,该工厂类包含以下几个静态工厂方法来创建对应的线程池.创建的线程池是一个ExecutorService对象,使用该对象的submit方法或者是execute方法执行相应的Runnable或者是Callable任务.线程池本身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