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给大家说明一下,我所要说的这个“微”不是微信更不是微博,而是越来越被人们忽略的“微文化”。“微创新”,“微体验”慢慢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那么,什么是“微”?“微文化”为什么越炒越火,微时代的来临又将意味和改变着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微文化”。
首先说说微博、微信这对“同父异母”、“相辅相成”的孪生兄弟。
微博的“微”在于碎片化时代的来临,所以呢他是一个必然产物。人们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少的闲暇时间使这种阅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也就在自己工作间隙、下班后的一些时间,而且对信息的要求也可有可无。因为,他们即不想去读长篇大论的文章,也没有时间去合理的规划自己要看的书,这就造成了对窃取信息的不对称与忽略性。
不得不说,对于阅读,这个时代的人们显得有点被动。而往往有趣的是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又是极其迫切的。我最近发现一个很有兴趣的现象:因为前不久在微博里做了几篇相关性的文章,很多可能关心这个领域话题的人便开始加我的QQ,加上备注之后呢却长久的诈尸在好友列表当中,原以为这些朋友要怎样跟我交流咨询一番,不久之后便让人遗忘了。我相信,这种感受大家也有,比如说一篇好微博的收藏,留下了很少去看。我想或许这就是微信息过剩带来的灾难吧!
第二个我想说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微”关系也成为了这个“微时代”的重要构成部分。
我冷冷的总结了一下:或许是人自古以来就是现实的吧,不论那个朝代,何种关系都是有行为动力的。朋友的帮助,亲人的关心或许都是因为情或者爱出发而为,但实际上是在为自己内心的行为导向而做,从而完成自己的动力,也就造成了今天人与人之间实质上很轻薄的关系,只是在互联网时代更极致的体现出来了而已。
我们离现实越来越远,沟通开始于线上,问候开始于线上,感情交流也通过线上…很难说清是好是坏,因为它的本质没有变。可是这种方式的改变确实颠覆性的,让人们的实践功能逐渐退化。感情交流的成本越来越廉价,感情质量却越来越低。我们从社交应用中的一些体会很明显,有些朋友在线上的真在生活中不曾看到,有些朋友在线上的假同样让人难以理解。这是所有“微关系”的写照,因为互联网让其特性更明显!
(文/IT耳朵作者小和尚 欢迎添加IT耳朵微信公众账号:erduomi)
原文链接:http://www.iterduo.com/0722-weiwenhu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