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外资打击民族品牌“黑枪”

警惕外资打击">民族品牌“黑枪”

作者:磐石之心

现在中国谈的最多的是产业转型,国家希望将代工和制造的标签淡化,强化品牌标签。但是放眼望去,我们还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品牌?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里,中国民族品牌从有到无的过程是辛酸的,产业转型和保护民族品牌是分不开的!

识破外资品牌的阴谋

据说最近关于有消费者起诉云南白药牙膏无效的事情,被一些外资品牌利用大肆炒作。让笔者再次意识到,保护民族品牌的重要性。在当今的牙膏市场上,中华、高露洁、佳洁士、黑人等外资品牌牙膏已经抢占了绝大部分市场。曾经的黑妹、蓝天六必治民族品牌牙膏企业均被外资收购,然后将此束之高阁,接着大肆发展外资自己的品牌。而被外资收购的结果就等于判死刑。

云南白药牙膏作为一个中国保密配方的中药牙膏品牌,占据了较大一部分功效型牙膏市场。外资品牌不愿放弃这块市场,纷纷推出中草药牙膏,但云南白药利用自身的独特配方和百年品牌优势牢牢的守住了功效型牙膏市场。

外资品牌无法突破的情况下,一般会采取收购的方式结束对手的生命。类似的案例实在是不胜枚举。欧莱雅收购小护士,小护士成了低端品牌,而且市场份额几乎没了;达能收购乐百氏,乐百氏也少见了;在30年里,最悲情的莫过于健力宝这家可以与美国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媲美的公司,也在外资的打击下离开中国人的视线……

有人总结外资进军中国的路线:“首先是合资,合资不成就收购,收购之后就束之高阁。”受国家保护的汽车产业,不允许外商独资,于是我们看到了东风日产、一汽奥迪、华晨宝马等合资汽车品牌。而市场上仅存的民族牙膏品牌云南白药,则已经利用自己的产品优势顺利打入了美国市场,通过美国FDA的认证(FDA是国际医疗审核权威机构,通过其认证的中国企业非常少),为民族品牌争光了。

Made in china并不光荣

但是外资不会放弃药物牙膏这块市场,所以他们一直想尽办法打击民族品牌。于是就出现了媒体报道中所提到的,“消费者要求云南白药公开保密配方。”如果真的公开了保密配方,那就意味着任何一家外资牙膏企业都能够生产云南白药牙膏,也意味着唯一的一家民族牙膏品牌将从我们视线中消失。所以我个人认为,这种公开保密配方的要求实属无理要求,或许背后有一定的阴谋。

在这里恳切的希望国家、媒体都要将保护民族品牌,发展民族品牌这根弦绷紧,否则中国永远脱不掉“代工”和低利润的帽子。记得看过一本美国人写的书《离开中国制造》,书中讲了一家美国人希望过一天没有中国制造生活,可惜他们最终失败了,发现身边无法找到不是“Made in china”的东西。

这并不值得我们庆幸,因为在这些制造的背后,我们赚取的只是低廉的加工费,只有品牌才值钱。我们制造8亿条牛仔裤,才能买人家一架飞机。我们代工一个芭比娃娃才赚1美金,外资品牌企业赚9美金。而在这些制造的背后,我们损害的是自己国家的环境和资源。产业转型离不开品牌,中国崛起离不开品牌。

爱护民族品牌不是包容和纵容

我们爱护民族品牌,并不意味着是包容和纵容。对于部分打着民族品牌欺骗消费者,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情,要坚决的反抗。可能很多人还记得三九药业的例子,999感冒灵,999胃泰等药品大家都熟知。但是这家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就私心膨胀,2001年8月,证监会公开通报三九医药大股东及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超过25亿元,占公司净资产96%,赵新先“有重大失职行为,情节特别恶劣。”三九大厦从此轰然倒塌,虽然三九品牌没有消亡,但因为企业的重创而受到很大的影响。

一些打着民族品牌进行诈骗的人也很多,汉芯事件就是其中之一。利用民族芯片制造来骗取国家研发经费。这种骗子是要坚决打击的。爱护民族品牌,揪出民族品牌的骗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但是必须要时刻保证头脑清醒,不被外资利用,躲避外资的黑枪,这样民族品牌的未来才会光明。

时间: 2024-10-10 02:57:40

警惕外资打击民族品牌“黑枪”的相关文章

国内超六成牙膏市场被外资掌控 民族品牌消失

两面针刚发布的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牙膏收入仅为4600万元,而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9058.html">2003年最辉煌时单年销售就达4.274亿元,市场已萎缩得不足辉煌时期的四分之一.记者调查发现,两面针牙膏的确在北京很多商场已难寻其踪.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内牙膏市场已形成高度集中的垄断竞争,基本上是宝洁.高露洁.联合利华三分天下.唯一能跟外资厂商"有一拼"的国产牙膏品牌是"云南白药",

谁来拯救民族品牌

文/廖彦 每一个民族品牌的成长都有着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一些发达国家当初也经历过"低价"."模仿"和粗制滥造的阶段,才逐步打造出世界级的品牌:而更多的发达国家则通过政策性的保护和扶植措施,防止了民族品牌的流失.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扩展和加速,民族品牌的自我保护已经越来越困难,很多原有的贸易保护政策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在保护品牌的同时却使品牌失去了自我生存的能力.未来各国民族品牌的生存将更多地取决于如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中取胜. 品牌不仅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

德国保护民族品牌“大道无形”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记者问起许多在德国生活多年的华人朋友,德国是否也有此类"保护民族品牌"的大讨论,大家大都摇头.细问起来,也很难想起哪些德国"民族品牌"成功被外国企业并购,人所皆知的"德国品牌"奔驰.宝马.西门子.博世等,好像也仍然全部掌控在德国人手中. 记者就此也采访了德国诺尔律师事务所的并购专业律师赵辉.他向记者表示,德国很少发生知名品牌被并购的案例.即使是一些"类似"情况,如美国通用汽车并购欧宝品牌.

谁抛弃了民族品牌

文/钟言 当老品牌的消失与外资的进入和合资联系在一起讨论时,就往往会给人一种印象或暗示:这些民族品牌的消失是外资恶意所为或刻意为之的结果.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客观地认识民族品牌的衰落呢?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曾经风光无限.誉满神州的老品牌或失去了往日的市场占有率,或根本消失.这令许多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消费者惋惜.到底是什么使这些曾经风光的老品牌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呢? 竞争力缺失 人们现在怀念的那些民族品牌的商誉大都是在计划经济时期或改革开放的初期建立起来的.在那时,制造业企业还是国有经济一统天下,民营

细数那些曾被大家喜爱的民族品牌

在最近,有关上海家化这一民族老品牌的内部之争伴随着一条新闻被曝光开来,上海家化的控股资方深圳平安和其管理团队之间的矛盾公开,虽然最终实在股东大会上双方合解,但是,对国产品牌的的思考话题却喧嚣至上,甚至在更早之前,有些国货复兴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王者归来,这些依然需要受到时间的检验. 曾经健力宝的陨落,到英雄牌的贱卖,国产品牌几乎可以说是死法各异--不知在什么时候,有一批国产品牌曾经在我们儿时的年代中,给了我们永恒的回忆,但是这些身上带着强烈民族色彩的品牌却在今天市场经济正当时的时候,开始褪去了他

全国政协委员冯军:促进民族品牌自主创新

"国家应促进民族品牌以自主创新的方式做大做强,使其为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作出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华旗资讯(爱国者)数码有限公司总裁冯军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了4个提案,其中<关于进一步促进民族品牌自主创新的提案>引起了本报记者的注意.3月7 日,冯军在北京会议中心接受了<中国电子报>记者的专访. 关于这个提案的背景,冯军告诉记者,胡锦涛总书记在2009年底视察珠海时号召中国企业"要聚集更多

李彦宏拒绝谷歌收购:民族品牌发展的启示

近日,很多媒体都在报道百度创始人.CEO李彦宏的两次拒购:一次是百度上市前夕,李彦宏拒绝谷歌的并购,这个细节在2月28日央视虎年首期 对话节目中得到首次披露:一次是在百度国际化战略中,拒绝采用海外并购的方式,而是采取了从日本市场开始的海外自主发展之路.这也让笔者由此开始思考民族品牌的发展之路. 收购是打压中国品牌的惯用伎俩 2010年2月28日,央视经济频道<对话>节目昨晚推出虎年首期节目,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作为嘉宾做客节目.李彦宏首度谈及2005年百度上市前夕,谷歌CEO施密特曾秘密造

康师傅回应“日资控股”说 自称民族品牌代表

今日下午,知名食品生产商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康师傅)在官网上发布声明,称公司向来是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1392.html">民族品牌代表. 康师傅的这一声明,是针对近期质疑其企业所有权的言论.康师傅在声明中称,所谓"日资控股企业"等言论涉嫌触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 公开资料显示,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顶新国际集团,持股33.3%,第二大股东为日本三洋食品株式会社,持股33.2%,最大个人股

民族品牌路在何方?

问题不断被提出,当外资并购部分国内企业受质疑后,各界对引入外资的根本性问题的反思不断走向深入. 在"汇源案"后,知名品牌财经观察家李志起曾表示,"从朱新礼的个人选择看,这次选择可以用'功成名就,激流勇进'8个字概括.作为创业家,他从山东走到北京,再从北京把企业带到香港,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从企业来讲,很多人创办企业和品牌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它做成百年老店.何况,果汁饮料市场已演变成一个高资金投入的市场,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因而许多企业的资金链非常紧.因此,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