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发布的今年11月中国宏观数据显示,工业生产增加值与零售总额增长均保持继续回升态势,内需回暖信号进一步确认。其中,零售比去年同期增长14.9%,高于10月14.5%的水平,去掉估计的价格因素作用,实际增长也达13.6%。
11月还有另一组增长超出预期的数据,即淘宝和天猫在“双十一”促销期间销售额达">191亿元,年同比增长267%。
这两组数据增长一高一低,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很难进行简单判断,也很难直接用于分析消费趋势。
第一,在统计局的数据中,这两组数据只能代表规模以上零售企业或某购物网络上发生的交易,而交易标的可能用于企业或政府机构采购,而不仅仅是居民消费。其次,这些数据也不能涵盖多种服务性消费(比如教育、医疗、金融、家政等),而且零售总额与网购中,可能都包括少部分的小型商户批发与买卖的重复计算。
如果将中美的网购数据进行比对,还是可以据此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美国感恩节后的“网络星期一”(Cyber Monday)从来都是一年一度的网络促销盛宴,而今年在美国经济整体疲软的大环境下还是创出了年同比增幅17%、总额接近14.7亿美元的佳绩。
相比之下,中国网络商家独创的“双十一”光棍节,仅在两个市场份额最大的网站就实现超过美国“网络星期一”两倍的销售额。
这些网购数据的对比,是否对传统宏观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提出挑战?
表面上看,中国名义GDP总量差不多是美国的二分之一,其中35%左右是居民消费,而美国的消费占GDP近70%。也就是说,从现行汇率来看,中国的居民消费应该是美国的四分之一左右。
但中国一次网购促销总额可以达到美国的2倍,即使存在一定水分,也不免让人怀疑平时经常引用的GDP中消费总量数据是否存在缺陷,导致对中国消费不足的判断。
虽然中国人均收入较低,但网购人口基数较大。中国的城市人口为6.8亿,是美国的2.6倍,而互联网用户有5.2亿,是美国的2倍多。此外,如果我们从中国的一线或二线城市中选一个有代表性的中产阶级家庭来寻访,很有可能从其拥有不止一部智能手机、各种家电甚至汽车来看,都与美国中等收入家庭消费品财产状况接近。
即使考虑到存在一定刷单或退货等水分,中国光棍节网购总额达到美国2倍也似乎是情理之中。也就是说,传统数据所反映的中国居民消费量是美国四分之一的情况,可能并不符合实际。
中国消费数据被大幅低估了吗?其实际水平已经超过美国了吗?并非如此简单。
网购数据确实有助于了解城市居民的消费习惯,但毕竟很难涵盖农村居民消费状况,而且对服务消费部分涵盖不足,而这两个方面正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消费的最大差异。
因此,即使中国居民的网购总额超过美国,但由于农村居民消费与服务消费上的差距,中国消费总当量应该还是低于美国。
接下来更有意义的问题是,利用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消费在经济中的占比,其重点是否还是城市居民的消费品?
从中美网购数据比较来看,即使再推出家电以旧换新的措施,也很难带来明显的城市消费品购买高潮,而农村居民购买更多消费品和扩大城乡服务消费将是主要的消费原动力所在。因此要培养拉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政策着力点要集中在城镇化及其配套改革,以及对于服务性行业准入的开放。
从周期性政策影响来看,减税可以提高居民可支配性收入,从而有效促进消费支出。但从结构上提高消费率、降低储蓄率,需要改变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储蓄消费的习惯,很难用短期政策形成长期可持续的影响。
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政策改善以促进结构转型的空间。未来几年有可能释放一些有利于促进消费的积极因素。比如年轻一代80后、85后甚至90后已经显示出消费水平升级、储蓄需求相对较低的特征。等到他们进入较高收入的生活阶段(35岁-50岁),对整个经济体的消费结构影响会日趋明显。而未来如果逐步放开计划生育政策,更会为城市居民消费品开支提供崭新契机,达到既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又可以促进消费的目的。
作者为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