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1b的物理层

PHY:PHY=PLCP+PMD。PLCP:物理层会聚过程,负责在传送之前进行与PHY相关的成帧操作。PMD:物理媒介相关,负责帧的实际传送。下面分别介绍DS PHY中的DS PLCP和DS PMD。

DS PLCP的成帧格式(长前导码)

Preamble:前导码用来同步发射机和接收机,以维系两者之间的定时关系。preamble=sync+SFD。传输之前,前导码会经过之间序列扰频程序进行扰频。

Sync:长128个位,每个位的值均为1.

SFD:start frame delimiter,起始帧定界符。SFD让接收器得知帧从何处开始,此字段被设定为:000 0101 1100 1111

Signal:接收机用Signal字段来识别所封装的MAC帧使用何种传输率。若MAC帧为1 Mbps的DBPSK,Signal值为:0000 1010(0x0A)。若MAC帧为2 Mbps的DQPSK,Signal值为:0001 0100(0x14)。

Service:保留给未来使用,每个位均设为0

Length:此字段设定为传送一个帧所需要的微妙数,以16位的无符号整数来表示。

CRC:循环冗余检验,为了防止标头经过无线链路时受损,发送端会根据前面4个标头字段的内容计算出一个16位校验码。接收端在对帧做进一步处理之前会先验证校验码。

DS PHY的CS/CCA

 802.11允许CS/CCA(载波监听/空闲信道评估)功能以下列一种模式运作:

 Mode 1:当能量超过能量检测(energy detection,ED)阈值时,它会汇报给MM处于"busy"状态

 Mode 2:采用Mode 2的实现产品必须搜寻真正的DSSS信号。如果检测到,就算信号低于ED阈值,也会使该channel处于“BUSY”状态

 Mode 3:结合了Mode 1和Mode 2.所检测到的signal必须具备足够的能量,才会向上一层汇报channel处于busy状态。

DS PHY参数:

参数  值  备注
 时隙(slot time)  20us
 SIFS时间  10us  SIFS可用来推导出其他的帧间间隔值(DIFS,PIFS,EIFS)
 竞争窗口大小  3~1023个时隙
 前导码持续时间  144us
 前导码传输速率为1 Mbps,所以传输每个符号需要1 us,144符号需

要144us

 header持续时间  48us
 最大MAC帧  4~8192字节
 最小接收灵敏度  -80dBm
 相邻信道抑制  35dB

HR/DSSS PHY的特性

 参数  值
 时隙(slot time)  20us
 SIFS时间  10us
 竞争窗口大小  31~1023个时隙
 前导码持续时间  144us
 header持续时间  48us
 最大MAC帧  4095个字节
 最小接收灵敏度  -76dBm
 相邻信道抑制  35dB

短帧格式

短帧格式

短帧格式可以改善协议性能的同时,提高吞吐量。使用短标头可将前导码与PLCP成帧所造成的负担删减至14%。  

Short Sync:该字段由56个内容为0的位组成。会先经过扰频

Short SFD:该字段与Long SFD的值相反,Short SFD采用的值为:0000  0101 1100 1111

Short Signal:只有2 Mbps(0001 0100)、5.5 Mbps(0011 0111)、11 Mbps(0110 1110)

    需要注意的是,Short preamble不能用于1 Mbps网络,只有Long preamble才可以。
Service:该字段的八个位,被用来将Length字段扩展为17个位。

              该字段的第三位(clock lock)显示802.11b产品的传输频率与符号时钟是否使用同一振荡器。

时间: 2024-09-02 02:54:03

802.11b的物理层的相关文章

三国演义:802.11b/11a/11g横向比较

802.11b 力不从心 提及802.11b的最大缺点,想必大部分人都会对其速度略有微词.虽然11Mbps(实际值为550-600kB/s)的传输速率对大多数宽带用户的接入速度来说已经足够,但该性能指标却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宽带网络的需求.即便是个人用户,目前国内不少家庭的宽带接入速度也已超过1MB/s,无论802.11b如何改进,它已呈现出力不从心的态势. 802.11a稍逊一筹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WLAN的应用也不仅仅是满足于客户端计算机的Internet接入.出于无线局域网"无线"

IEEE 802.11b标准简析

以往,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6016.html">无线局域网发展缓慢,推广应用困难,主要是由于传输速率低.成本高.产品系列有限,且很多产品不能相互兼容.如以前无线局域网的速率只有1-2Mb/s,而许多应用也是根据10Mb/s以太网速率设计的,限制了无线产品的应用种类.针对现在高速增长的数据业务和多媒体业务,无线局域网取得进展的关键就在于高速新标准的制定,以及基于该标准的10Mb/s甚至更高速率产品的出现.IEEE 802.11b从

IEEE 802.11b室内典型解决方案

IEEE 802.11b无线局域网由于其便利性和可伸缩性,特别适用于小型办公环境和家庭网络.在室内环境中,针对不同情况可以有不同的典型解决方案. 1. 对等解决方案 对等解决方案是一种最简单的应用方案,只要给每台电脑安装一块无线网卡,即可相互访问.如果需要与有线网络连接,可以为其中一台电脑再安装一块有线网卡,无线网中其他电脑利用这台电脑作为网关,即可访问有线网络或共享打印机等设备. 但对等解决方案是一种点对点方案,网络中的电脑只能一对一互相传递信息,而不能同时进行多点访问.如果要实现像有线局域网

802.11标准是什么

IEEE 802.11是IEEE最初制定的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用于解决办公室局域网和校园网中,用户与用户终端的无线接入,业务主要限于数据存取,速率最高只能达到2Mbps.由于802.11在速率和传输距离上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IEEE小组又相继推出了802.11b和802.11a两个新标准.三者之间技术上的主要差别在于MAC子层和物理层. 虽然有人将Wi-Fi与802.11混为一谈,但两者并不一样.(见下文IEEE 802.11b) 历史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无线通讯因在军事上应用的成果

802.11标准是什么?

  IEEE 802.11是IEEE最初制定的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用于解决办公室局域网和校园网中,用户与用户终端的无线接入,业务主要限于数据存取,速率最高只能达到2Mbps.由于802.11在速率和传输距离上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IEEE小组又相继推出了802.11b和802.11a两个新标准.三者之间技术上的主要差别在于MAC子层和物理层. 虽然有人将Wi-Fi与802.11混为一谈,但两者并不一样. 历史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无线通讯因在军事上应用的成果而受到重视,无线通讯一直发展,

IEEE 802.11协议族总结及相关标准

IEEE 802.111990年IEEE 802标准化委员会成立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工作组.该标准定义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AC)规范.物理层定义了 数据传输的信号特征和调制,工作在2.4000-2.4835GHz频段.IEEE 802.11是IEEE最初制定的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主要用于难于布线的环境或移动环境中计算机的无线接入,由于传输速率最高只能达到2Mbps, 所以,业务主要被用于数据的存取.IEEE 802.11a1999年,IEEE 802.11a标准制定完成,该标

编码-关于802.11数据帧的问题

问题描述 关于802.11数据帧的问题 我在wireshark里面看到了802.11的数据帧,里面每个字段的内容都很清楚,但是data字段中存储的传输内容不知道是如何编码的,网上查到的资料也不是很多,说是DSSS,这个DSSS在网上查到的都是理论性的说明,看不懂T.T.我现在想把一个txt文件中的一段英文封装进数据帧,请问这个该怎么封装?其他的字段基本都没问题.. 解决方案 802.11数据帧MAC802.11数据帧格式 解决方案二: http://wenku.baidu.com/link?ur

802.11标准

802.11标准   2008     先有802.11b,<?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802.11a和802.11g,近来802.11e,802.11h和802.11n这三项新的协议应用. 802.11e:支持QOS 802.11e是IEEE推出的无线通用标准,它使企业,家庭和公共场所(如机场,饭店等)之间真正实现互通,而同时具有满足不同行业特殊需求的特性.与其他无线标准所不同的是,该标准在MAC物理层增加了服务质量(QoS)和对现有的802.11b和802

如何选择正确的无线协议:802.15.4、zigbee以及专有网络对比

许多设计人员都听说过 zigbee 与 IEEE 802.15.4 标准,但不清楚到底应该选择zigbee,还是 802.15.4,抑或是开发自己的专有网络协议.本文将以专有协议为例,介绍各种协议的优势,并在性能和应用领域方面进行对比区分.讨论不同的网络拓扑.资源要求以及灵活特性,从而帮助利益相关方(interested party)选择最适合自己应用需求的开发协议. 本文分三部分讲述低功耗网络及在他们之间如何选择的问题.第一部分论述网络基础知识以及低功耗网络选择标准:第二部分继续探讨选择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