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的“双面性”

摘要: 去年是云计算,今年是大数据。作为时下最流行的信息化标志,如今每个行业都在为自己具备大数据能力而作出努力。一时间,似乎不说自己有大数据基因,或者正在做着大数据相关的

去年是“云计算”,今年是“大数据”。作为时下最流行的信息化“标志”,如今每个行业都在为自己具备“大数据”能力而作出努力。一时间,似乎不说自己有“大数据”基因,或者正在做着“大数据”相关的事情,都觉得自己赶不上潮流了。但是最近被炒得如火如荼的“棱镜门”事件却犹如一记响亮的耳光重重地拍在了“大数据”的“脸上”,让一直对“大数据”趋之若鹜的公众对其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大数据”的“双面性”

近期,一位名为爱德华·斯诺登的前美国中央情报局(CIA)雇员在香港露面,并向媒体披露了一些机密文件,致使包括“棱镜”项目在内的美国政府多个秘密情报监视项目暴露在公众视线当中。据了解,“棱镜”项目涉及美国情报机构在互联网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10类主要信息进行监听,其中有电邮信息、即时消息、视频、照片、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录时间和社交网络资料等细节。一时间,舆论对于“棱镜”项目的存在给予了诸多的声讨。但是,很多人忽视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正是有了“大数据”的存在,才让“棱镜”项目得以实施。

“大数据”存在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获得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进行精准的分析,可以更加高效地为用户服务。但大数据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大数据的客观性让不少决策者能够更加理性地作出最正确的决定。如腾讯电脑管家利用“大数据”来为网络安全服务的概念,推出的“全景网络安全防御系统”依托腾讯电脑管家安全云库的“大数据”,通过腾讯即时通讯软件QQ的7亿用户,以及搜索引擎SOSO、微信以及微博等这些上网入口来捕捉钓鱼网站的行踪。

另一方面,“大数据”在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加精准更加客观的数据分析的同时,所搜集的用户数据也成为了一个具有价值的“整体”,无论是用户隐私还是数据本身的利用,都成为了具有争议的“灰色地带”。据资料显示,华尔街一位股票炒家利用电脑程序分析当时全球3.4亿微博账户的留言,以此来判断民众情绪。如果多数人表现出兴奋,那就买入股票,如果大家的焦虑情绪上升,那就抛售。这个方法帮助这名股票炒家获得了7%的季度收益率,但是对于提供数据的众多微博用户而言,却成为了被个人利用的对象但毫无受益。

无法拒绝的“大数据”

对于广大互联网用户甚至一般的普通市民而言,要想完全与“大数据”绝缘似乎也没有办法。据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与肯尼思·库克耶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写道,Facebook在2012年拥有大约10亿用户,他们通过上千亿的朋友关系网相互连接,这个巨大的社交网络覆盖了大约10%的全球人口,而在中国,像腾讯、百度、阿里巴巴、360等的互联网巨头,其对用户的大数据资源掌控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既然用户层面已经无法抗拒“大数据”的“触须”,企业层面对“大数据”的态度则显得至关重要了。

但是现实的情况中,“大数据”往往是披着表面光鲜的“外衣”,内里却是企业层面只顾利用价值却忽视保护的资源。瑞星安全专家就指出,“棱镜”项目的曝光为国内企业的信息安全敲响了警钟,暴露出我国企业信息安全至少存在五大盲区,导致企业网络时刻处于高危状态,企业的商业机密随时可能被黑客、竞争对手窃取,甚至一些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数据在不知不觉间被匿名第三方备份。这些后果轻则制约企业的生存发展,重则威胁国家安全。据瑞星方面的分析报告指出,国内政企盲目选择国外电子产品同时企业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基本为零,而企业允许员工将自有的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接入企业内网也将成为企业信息安全的致命伤,另外,新科技、新应用发展迅速,这也为企业信息安全带来了很多未知风险。

瑞星安全专家解释,“举个最贴近生活的例子就是智能手机,黑客或企业内鬼可利用智能手机的摄像头和麦克风,全程监听企业内部的信息。同时作为移动终端设备,手机又能使用自己的网络,将监听到的信息随时上传至互联网。所以,即使不接入企业内网,黑客、企业内鬼及竞争对手(或国家)的情报部门都可能利用智能终端设备来获取企业机密情报。”类似电影《007》、《碟中谍》的窃密桥段,现在已成现实。

在“棱镜”项目曝光后,美国国家安全局宣称“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但是对于众多“被迫”加入“大数据”,或者并不愿意自己的“大数据”被别人随时查阅的用户而言,在这个不可逆转的“大数据”潮流下,似乎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

时间: 2024-11-01 10:50:46

“大数据”的“双面性”的相关文章

大数据在预测性维修中的应用

大量来自于发动机和其他一些关键部件的监控数据,使得预测性维修具备了可行性.越来越多的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具正在被开发或者投入运用.大数据在航空维修业的应用仍处于初始阶段,为了有效地处理这些来自飞机的数据,还要有思维及工作方式的转变. 普惠加拿大公司鼓励更多的客户加入其滑油分析技术的验证. 利用传感器数据进行发动机的状态监控已有较长的一段时间了.现在,这一技术正快速地应用到飞机的其他部件.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数据分析的方式也在化繁为简.目前,航空维修业对于大数据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人们的思维方式和

“棱镜门”打了“大数据”一记耳光:精准化下的隐私暴露

去年是"云计算",今年是"大数据".作为时下最流行的信息化"标志",如今每个行业都在为自己具备"大数据"能力而作出努力.一时间,似乎不说自己有"大数据"基因,或者正在做着"大数据"相关的事情,都觉得自己赶不上潮流了.但是最近被炒得如火如荼的"棱镜门"事件却犹如一记响亮的耳光重重地拍在了"大数据"的"脸上",让一直对"大

顺应大数据时代 深入推进适性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数据时代悄然来临,教育大数据研究和应用已成为推进我市教育领域深化改革与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近年来,吴宁一中顺应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新要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适性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该校被评为"金华市首批数字校园示范学校"."金华市信息化特色学校". 大数据为适性教育提供决策依据 学校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富有个性的.具有独特经验与体验的学生,必须根据学生个性.人格.兴趣和能力的差异,进行有选择的

“八仙过海”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场,都有怎样的真知灼见?|EmTech香港峰会

6 月 6 日,由 MIT 科技评论主办的第二届 EmTech 香港峰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早上,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覆盖了新材料的三个精彩演讲,三位来自学界的研究者分别阐述了他们的产品从实验室到商业化的过程.而下午一点半准时开始,持续三个半小时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场可谓是最具重量级的内容,不论是在时长上,还是在内容的丰富性上,都非常值得期待. 在休息间隙,雷锋网编辑与 CCF-GAIR 2017 程序委员会主席.香港科技大学杨强教授进行了简短的交流.他表示自己也是受主办方的邀请来到现

信息加速累积下 医疗大数据存在的几种潜在变现能力

 医疗行业是典型的数据密集型行业,医疗信息数据一直是医疗健康领域最重要的核心.随着数据生成和共享的速度急速增加,医疗数据加速累积.IDC曾预测截至2020年全球医疗数据量将达到40万亿GB,大约是2010年的30倍之多.可以说,信息化和医疗数据的规模和质量推动了医疗健康的进步和发展. 而医疗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是由价值医疗驱动的,也就是医疗服务质量与医疗成本的双赢,其潜在的价值空间非常巨大.医疗大数据产生于具体的应用场景,服务于居民.医疗服务机构.科研机构.公共健康管理部门,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以及商保

大数据,小数据,哪道才是你的菜?

美国著名科技历史学家梅尔文•克兰兹伯格Melvin Kranzberg曾提出过大名鼎鼎的科技六定律其中第三条定律是这样的[1]"技术是总是配"套"而来的但这个"套"有大有小Technology comes in packages, big and small". 这个定律用在当下是非常应景的.因为我们正步入一个"大数据big data"时代但对于以往的"小数据small data"我们能做到"事了

探讨大数据时代如何规划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smart city)这一概念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信息城市(information city),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智能城市(intelligent city)与数字城市(digital city),在2000年后逐步演化为智慧城市.2009年IBM公司首次提出了智慧城市愿景,使得智慧城市理念与实践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目前,在欧洲和北美已有数百座城市宣布建设智慧城市,IBM公司参与的智慧城市项目多达2 500余个,微软.思科.西门子.日立.松下等科技公司以及埃森哲.奥雅纳等商

大数据产业莫让人才拖后腿

2016年9月,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再次夺得世界冠军,举国欢庆.中国女排能够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再次书写世界传奇,除了勇于拼搏的女排精神之外,科学的"数据分析"绝不可轻视. 人们注意到:这次女排征战团队中,有一位身穿白色运动服,坐在球场一侧操作计算机的陪打教练--袁灵犀.此人不仅精通排球,而且懂得计算机与大数据技术.女排重金购买了专业的排球大数据分析软件,里面保存有世界排球强队每个队员在不同战术中扣球与吊球的习惯路线等资料.赛前,袁灵犀一直利用数据分析指导女排队员训练.比赛过程中,每个

阿里也要做电影,靠大数据来知道宣传

大数据做电影好看吗?好赚吗? 手握阿里巴巴集团的"大数据"和"电商平台"两张王牌,阿里巴巴影业集团(简称"阿里影业")野心不小.阿里影业CEO张强表示,要改变传统电影制作方式和扩充传统电影行业模式潜在的商业空间.艺恩咨询研究经理魏欢认为,大数据运用在营销.商业植入.周边产品开发等方面都有不错的价值.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电影产业营收80%依赖于院线票房部分,而国外的影视剧作品票房占比在收入的30%,大数据影业衍生品.定制性产品是亟待开发的蓝海.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