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微博爆出美团因为业务压力大,">二三线城市美团销售正被公司迫使用各种手段去要求合作商户进行独家合作,用打压的方式来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和业绩。据爆料人美团销售M先生提供的消息显示,目前美团销售团队一项主要工作就是使用各种方法让合作商户与美团签订独家合作协议,并阻止商户与竞争团购网站合作,如果商户已经与竞争团购网站合作,就要想各种办法让商户下线竞争团购网站的团购单。如果在规定期限内不能完成任务,就将面临罚款或辞退。从这个态势来看,团购已经进入了很恶劣的竞争环境之中了。
早在王兴提出一千亿目标的时候,我就写过一篇文章《美团千亿目标的增量困境》,里面说的非常清楚,现在团购的问题是市场增长的问题,也就是盘子太小的问题,而不是一个运营的问题。美团的业绩大部分是接收的其他倒闭的团购的市场份额,而市场总额并没有特别高速的发展,在2011年的时候团购总量大概在200亿,不包括聚划算的话也就是100亿。为什么不包括聚划算,是因为聚划算做的是实物团购,本质上还是电商。而美团这样的正统意义上的团购,做的主要是本地生活化服务。2012年,团购市场规模也就一百多亿左右,因为美团55亿,第二名只有他的一半,算下去也就是百亿规模。2013年呢,美团上半年的55亿销售额,很大程度上要拜蓬勃发展的电影票市场加持续倒闭的团购潮所赐,但这样的增加,距离全年任务的188亿,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的。
换句话说,美团即使继续打压竞争对手,也无法获得足够的增长空间,如果现在有精力的话,还是把精力放在新增市场的开拓会比较好。而随着其他O2O公司新业务的不断推陈出新(比如大众点评的电子会员卡、百度地图的O2O入口等),团购的模式能否继续保持主流还很难说,再次高速增长恐怕困难很大。在这种情况下,迫于压力,美团做出一些极端的做法,也可以理解。
当然,这些办法仅仅是引鸩止渴而已,三四线城市的美团业务人员工资并不高,利用罚款辞退等手段管理,并不一定非常有效。这次被爆料,也是美团员工不堪重负所为。伤害了基层员工,其实就等于伤害了自己安身立命的根基,而竞争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很轻易的进行挖角和转换,一旦员工中的绝望弥漫开来,恐怕还会发生当年团购那种大区经理集体改旗易帜的情况。这对于需要高速发展的美团来说,显然不是一个好方向。
不过虽然目前团购虽然危机重重,也存在了一些机会。
比如说,移动互联网LBS时代的到来,可以大大改观之前的流量制约问题。因为团购地域性很强,网页端引流很难精准,在流量越来越贵的今天,团购网页端的商业模式就越来越不经济。问题是光有流量还不行,还要精准的可以匹配,实际成交难度还是高于实物电商的。而团购客单价基本在百元以内,所以要达到和千亿规模,困难比京东还要大。而手机端9204.html">基于位置的推荐,可以很好的节约这个成本,也会更好的促成交易。移动互联网让团购进入了2.0时代,现在需要的是更好的优化推荐,增强用户体验来让用户形成依赖和习惯。
而从商业模式角度,团购也应该进行更多的尝试和改变,比如重视地图入口,比如重视二维码平台,比如是否应该强化POP模式,增加更多的APP接入分销。然后包装更新的东西出来,扩张整个市场的容量。比如美团做的猫眼电影,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和尝试,只可惜这种创新尝试太少了,光向底层员工用力,是无法改变大局的。
对于其他团购来说,美团的领头羊困境显然开始生效了,而糯米被百度收购后,应该也会开始发力从背后单刀直入。而江湖传言美团和阿里并不和睦,更不是一个好消息。外忧内患之下,美团显然应该开始调低自己的业务预期,进行基础的夯实和整改,同时进行业务的创新才是上策,一味的拿商户和底层用户开刀,显然对自己最终目标的达成,有害无益。
对于O2O来说,我们需要感谢美团在这个领域的拓展和经验,但同时,我们也希望美团可以不那么急躁,收一收暴戾之气,以后才有可能走的更好。
附:网爆截图
爆料聊天记录显示,美团销售把与竞争团购网站合作的商家称为“违约”商家,如果销售没有在34个小时内“搞定”其他31个商家,那么至少要被罚款3100元。
爆料显示,美团销售擅自代替商户,强硬在商户门店贴告示,而商户表示这告示并非其意愿。爆料还显示其他的不正当手段如威胁商户不打款、编造竞争对手谣言、冒充商户给竞争对手客服打电话要求下线团购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