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开放云战略也杀来了!BAT各自搞什么云?

  腾讯今天下午将召开“云开放战略发布会”,宣布正式对外开放。阿里和百度已进入开发者云市场多时,腾讯终于瞄准时机进入这个市场,BAT三家算是在云中在此短兵相接。

  过去开发网站要么完全靠自己从零开始;要么利用适合的第三方工具包,利用其提供的API进行上层开发;或者基于某套模板如WordPress进行改装定制。但这些方式无一例外,最后都是将所有代码、文件和数据整合到一起,然后部署。现在,不论是网站还是App正在越来越多的依赖云服务商来组件化开发,开发者通过调用在线接口获取服务。除了广告,网站建设、App开发的分工都在细化,充分的解耦合后通过共享基础数据实现融合。云端功能服务一般都是基础免费+个性化收费的方式,整个系统的构建和维护成本非常低。

  虎嗅网和爱科技网就部署于阿里云,计算、存储、网络和安全阿里云负责,费用具备很大弹性,就像超市买菜,根据CPU、内存、存储、带宽、操作系统版本等自动计算单价,按天、按月、按年收费均可。网站如有扩容需求,可随时调整。阿里云还搞一些买一年送一月之类的营销活动,将计算资源当成商品售卖。过去搭建网站,动不动就要购买或租用服务器、托管机房甚至专线的时代,这是很难想象的。

  云计算已真正让“计算资源”就像水和电一样统一调度和按需使用。

  三巨头为什么要如此重视云计算市场?

  1、圈地建生态。拥有开发者就意味着与开发者共享用户价值。开发者即服务自己的用户,也会带来新用户。巨头圈地,圈的是用户,圈的是业务,最终圈的就是业务的价值,收入是其中一部分。

  2、收集数据来挖掘。当开发者使用云的时候,数据也放到了云端。服务商便拥有了这些数据的使用权。虽然不一定能拿去售卖,但至少可以分析分析,挖掘挖掘。

  阿里需要的是电商数据,腾讯需要的是社交数据,这两者均在自己已有生态里面产生闭环。百度是搜索引擎,梦想着搜集所有数据,因此在移动端、个人云、开发者程序框架上相比另外两者更加积极。

  3、直接收费赚钱。三家在基础设施及应用引擎上均会收费。将闲置的资源转租,直接赚租金,或者建立云服务市场赚佣金(阿里)。

  1核、1GB内存、100GB存储,1M带宽的虚拟服务器:阿里云140元/月,腾讯云同样配置则要228元/月,且带宽费用按实际使用情况另计算。百度应用引擎,收费形式是按照实际使用情况付费,如流出流量、CPU占用。

  4、从开发者获得分成、广告费。

  今年 6 月,腾讯云上的应用总数已经超过 40 万款,月流水超过 1000 万的应用达到 26 款,几乎都是游戏类应用如蜀山传奇、萌三国、胡莱三国。腾讯在合作伙伴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两年分成给开发者30亿。大多集中在了明星应用,腾讯获得了比例不等的分成收入,例如月度收入100万元至1000万元规模的开发商与腾讯各取50%。

  百度云开发者的变现方式则是广告收入和移动分发,百度有移动广告等形式的联盟,Q2移动收入已经超过整体10%。与91整合后百度在移动分发领域份额为业界第一,分发能力也是开发者看重的。

  阿里在开发者变现的支持则比较少。阿里云更多还是做基础设施服务,以及提供一个云服务的交易市场。

  互联网公司的机会在于,做集合了基础设施云、计算、数据、用户和能力的综合云

  传统设备商、安全商、运营商、IDC、CDN之类公司的售卖模式正在不断转型。以前是开发者分别购买硬件、软件、安全、带宽等。现在基础云服务商则承担一个整合的角色,实际是将各种传统的基础设施批发过来后,零售分发给开发者。一方面起到调度资源提高效率的作用,另一方面则赚取差价。这种模式可以算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

  单纯做一个批发商空间太小,也无法满足开发者的需求。基础云服务商都在提供更多附加服务,一般会与自身能力结合,例如运营商可能是提供云端呼叫中心、短信网关这些能力。互联网公司处于最上层,能整合的服务更多。

  除了服务器、数据库、软件中间件、带宽、CDN等基础设施,互联网企业的开发者云往往会封装流量、用户和数据资源,特有技术、分布式计算、测试、支付、分析各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资源和能力是非互联网企业的云服务商难以提供的。这种模式更倾向于PaaS(平台即服务)或者SaaS(软件即服务)。

  如同手机,功能机只有通话和短信功能,只能卖设备盈利;但智能机上面可以承载无穷尽的应用和服务,盈利模式也更加丰富。互联网云服务商提供的实际就是智能机。由于有多种商业模式,开发者有可能得到更廉价的计算资源和更丰富更优质的服务。笔者就感受到阿里云、百度云与传统的空间服务器租赁商相比,价钱便宜了,服务丰富了,服务质量也高出不少。

  BAT三巨头的开发者云对比浅析

  借着腾讯云的正式开放,笔者将三家提供的开发者云以及个人云进行了一个大致的梳理。由于掌握信息有限,难免疏漏,还请见谅。本文更多是要呈现三巨头在开发者云方面的异同、优劣势和方向,供开发者参考。

  我将开发者云分为基础、能力、资源、程序四个部分。

  基础云:指部署网站、应用所需的基础设施:计算、网络和存储,以及与之相关的负载均衡(SLB)、CDN(内容分发)。

  能力云:是指利用自身的技术、产品、运维等方面的优势提供的一些能力,帮助开发者快速、低成本开发,或者解决开发者遇到的一些瓶颈。

  资源云:是指将自己的用户、流量和数据这类资源价值以云的方式,通过API和工具提供。

  程序云:指提供开源软件或开发者工具包供开发者使用,帮助开发者快速、低成本构建网站及应用。

  BAT三巨头在云服务上的现状

  1、百度云和阿里云耕耘较早,云服务已经体系化。不同类型的云服务均充分布局。腾讯云经过两年准备今天才正式开放,内容还是比较单薄,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和能力方面。

  2、百度云更倾向于Google的思路,在基础设施上封装服务(PaaS+SaaS)。利用搜索引擎技术特长,例如分布式计算、海量数据处理。Google大力推进云计算的目的是为了将一切放到云端, Chrome、Chrome OS均在弱化“端”的作用。它至今仍然未直接提供基础设施云。

  由于搜索引擎需要网站及App开放才能爬取到数据,因此技术上说搜索引擎天生具备开放基因。百度将很多技术能力都开放出来了,例如翻译、语音等,自然语言处理不在此列。

  3、阿里云更倾向于Amazon的思路,转租基础设施(IaaS,也有部分PaaS)。Amazon最初便是因为自己的计算能力富余便租给第三方,基于此推出AWS。阿里也面临类似的问题,日常交易量与双11高峰期有很大落差,计算资源闲置富余。因此阿里云可以转租基础设施资源,开放给我们的是云服务器(而不是引擎)。

  应用引擎的优势是将分布式能力、负载均衡等统一封装,虚拟服务器是开发可以更加个性化。

  阿里云独有云市场,将开发者所需要的服务当成商品,除了自己售卖,还引入第三方服务提供者。做超市(基础云、万网域名)也做商场(云市场、云应用商店,引入中软、华数等厂家)。根据阿里云对大数据的挖掘思路,后期阿里还将做数据分享和交易平台。

  百度云对移动开发者支持最为齐全,而阿里云并未区别对待移动开发者这个群体,而是对电商相关的开发者提供特殊的云服务。如团购网站的建站服务。

  4、腾讯云作为后来者,在基础云和能力云上提供的服务是百度或阿里的一个子集,还有很多内容需要补全,优势是社交数据(应该会走向PaaS)。腾讯独有的资源是社交数据。因此腾讯的社交传播、社交广告、社交数据挖掘的云是其优势。社交推广、用户基础和游戏变现能吸引不少游戏和娱乐类的开发者,也是可以差异化竞争的地方。

  单单看基础和能力,腾讯的优势是实时和可靠的在线服务。腾讯QQ和微信立足通讯,理论上都需要电信级别的健壮。腾讯自称QQ和微信可以做到服务永远不终断,健壮、容灾、负载能力就是他们的优势。

  百度的技术优势则是分布式计算能力,不论是爬取海量内容还是响应并发请求。而阿里基于电商的技术特长则是并发事务的处理,对事务状态的控制、交易安全的控制等。这些在其提供的云产品矩阵中也有所体现。三家在技术上各有所长。

  5、在个人云方面,百度>阿里>腾讯。个人消费云的声音百度和腾讯要大许多,阿里比较低调,360和网易等反而积极一些,最近百度、360和腾讯相继将免费空间提升到T级别,阿里并无动作。在云OS与安卓之争后,阿里个人云一直不温不火。

  可以看到现在开发者云计算市场服务已经丰富多样。这是开发者的福音。除了可以低成本快速搭建和部署网站、应用外,可以专注自己的创意、业务逻辑、用户体验。底层的一些活儿则交给巨头负责。BAT之类的巨头提供的云服务还有更多的价值,除了基础设施支撑外,还将自己的技术、能力和资源通过云的方式分享出来,开发者围绕他们即能快速成长,也有各种变现机会。BAT三巨头的云服务在服务的内容、性能、成本等方面都各有所长,百度和阿里耕耘较早更为成熟,腾讯作为后来者还需要向他们学习。

时间: 2024-10-22 04:16:51

腾讯开放云战略也杀来了!BAT各自搞什么云?的相关文章

马化腾宣布腾讯开放平台战略已全面启动

摘要: 虽然在封闭还是开放的问题中,腾讯坚定选择了后者,但这条路荆棘密布,有太多新的问题需要解决. 3月的九寨沟仍然让人感觉寒冷,但腾讯已经等不及更暖和的时节了.会议室里, 虽然在封闭还是开放的问题中,腾讯坚定选择了后者,但这条路荆棘密布,有太多新的问题需要解决. 3月的九寨沟仍然让人感觉寒冷,但腾讯已经等不及更暖和的时节了.会议室里,腾讯CTO张志东在桌前正了正身子,开始进行开场发言,他旁边坐着10余位在行业里知名的互联网观察者,对面则是写着"诊断腾讯"四个大字的背板. 在此前201

百度布局移动云战略 为开发者构建平台级支持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近日,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联手戴尔共同推出了首款深度植入百度·易平台的智能手机.以百度·易的成功落地为起点,百度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规划更庞大.创想更超前的"云战略"也逐渐浮出水面. 据悉,百度移动"云战略"下一步将倾力构建云生态系统,最终打造百度自己的云OS.作为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的重要一环,第三方开发者将从百度云战略中获益匪浅.百度为开发者构建了一个个"面向用户"的创新通道,更为广大开发者提供了

透过201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看NetApp云战略

[天极网服务器频道9月4日消息]对于NetApp而言,过去的2014财年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年销售额达到了63亿美金,全球员工数达到了13000人,拥有21项创新.在存储操作系统.公有云架构存储和融合基础架构的存储销售方面获得了第一的位置. 而在近日NetApp公布了201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2015年第一财季,NetApp净收入14.9亿美元.从财报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非常有用的信息,现在盘点如下: NetApp发布了最新的FAS8080EX存储阵列,可以满足企业关键业务的需求. 最新的FAS25

是谁打响了搭建家庭云战略的第一枪?

虽说云技术已经不再是一个时髦的新生事物,可对于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327.html">家庭用户而言,云技术似乎还有点遥远.眼下,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智能家电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多个设备的互联及管理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而家庭云的出现,将让这些问题变得简单便捷. 在联想发布的云战略中,对于个人云的定义是这样的:通过利用任何设备.全权访问工作或者生活中需要的应用程序.桌面.数据.联系人和各种服务,而不必考虑这些资源和数据保存在何处,或

思杰完善三云战略 加大数据投资解读收购成功之道

10月底,思杰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了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13361.html">Citrix Synergy 2011虚拟计算年度大会,会上发布了思杰的最新产品和技术,涵盖了从桌面到数据中心的全方位信息,更加完整的阐述了思杰的"三云"战略. 日前,思杰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Wes Wasson一行特地来到北京,向中国用户详细介绍了Synergy大会上推出的最新产品.技术以及思杰未来在三云战略上的愿景. 三云战略

【思杰】思杰丰实“三云”战略

2011年初,思杰(Citrix)明确了自身进军云计算领域的"三云"战略,即向客户交付个人云.私有云和公有云服务,同时提供三者之间的连接技术.10月26日-28日,Citrix Synergy 2011虚拟计算年度大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在本次会议上,思杰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自己的"三云"战略,并且发布了多项针对性的技术和产品. 近日,思杰系统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Wes Wasson在访华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1年,思杰在个人云.私有云和公有云的技术研

混合云分析:帮助客户实现自主云战略的利器

从云中诞生并进入市场的企业越来越多,这些企业把云作为他们的核心竞争优势.云计算是一种交付工具.通过云把数据进行简单的可视化并不会提高商业价值.客户需要广泛而深入的分析方法,以便更好地可视化他们的数据,研究和理解数据.这对于获得更多的信息.获得新的见解和做出更好的决策.通过分析获得真正的商业价值非常重要.一个通过云提供的故意简化的分析解决方案只能使企业落在竞争对手的后面. 采用混合方法进行分析是有道理的今天,企业需要选择采用哪种部署方式:是在本地,还是在他们的基础设施的私有云上.要选择在哪里运行分

用友郑雨林:将围绕云战略转型开启新的并购

8月8日,用友软件的控股股东北京用友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增持133万股,对外透露出对该上市公司发展的良好预期. 7月27日,用友软件发布的半年报显示,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15亿元,同比增长17.3%,收入增速放缓,特别是主营业务软件上半年销售收入为9.44亿元,增速放缓至12.1%. "当前整个宏观经济环境对我们这个行业有一些影响."用友软件高级副总裁郑雨林近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独家采访时表示,客户中一些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资金链当前有一些紧张. 郑雨林表示,用

VMware云战略三管齐下

Dell收购EMC改变了企业IT格局.对Dell来说,VMworld 2016大会是最近一次展示与亚马逊Web服务以及微软Azure融为一体的舞台.以前,EMC控股的VMware在混合云上交付信息时一路磕磕绊绊. 现在VMware放弃了直接参与公有云竞争,那么VMworld 2016大会与之前的VMworld大会有哪些不同呢? 与之前有所不同的是,我们很容易就能够对VMware云战略有一个清晰的理解.首先可以说VMware公司的愿景似乎可信,但问题是潜在的市场究竟有多大. VMware云战略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