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河边走 ,哪有不湿鞋,最近一段时间的小米经常“湿鞋”。7月31日,台湾“公平交易委员会”宣布,因红米手机在台销售过程不公平、虚报销售数量,违反公平交易法,对其开出60万元新台币的罚单。而就在此前一周的7月25日国内媒体发文质疑小米在7月22日的发布会上宣传的有“2亿人次观看”小米发布会为虚假宣传。短短一周时间内,小米接连被两起虚假宣传的事件找上门来,小米到底怎么了?
两次看似不大的“问题”,小米均举重若轻,两次简单的道歉,就将两事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但这些“弄虚作假”真的是小事嘛?以内容营销取胜的小米真的可以一直边缘游走嘛?我看未必,一家大成的公司,赢在细节,赢在基因,号称已成“全球第五大手机厂商”的小米,不能无视这些细节,更不能以一种调侃的口吻“把所有问题都丢给市场”。在“公平交易委员会”给出的数据当中,小米在去年12月分别进行了三次抢购活动,数量为1万台、1万台、8000台。但实际上小米于宣称时点所接受的抢购资格数分别为9339个、9492个及7389个,每次都有600部左右手机并未卖出。
小米在事后的道歉中写道,“关于台湾公平交易委员会的处罚,小米公司表示诚挚歉意:对不起,我们的确少了30台!详情见下图”。
在图中我们可以详细的看到,小米将1750个F码算到了抢购当中,对冲之后,的确仅缺少了30台。
但是,一个疑问是,F码作为直接购买小米手机的一种凭证,本身是不需要参加抢购的,小米将这1750个F码算到抢购当中是否合适?这一次是1750个F码或许与总量相差并不大,但是如果下次是17500个F码呢呢?小米也打算将这17500个F码算到抢购当中吗?
那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设想,在一段时间内,放足了F码,比如5万个F码,然后在开启一轮10万台的抢购,实际上我只要卖出5万台,就可以号称自己“在XXX时间内10万台被抢购一空”?
再者我们来看看一周前的事件,小米的官方统计口径,截至7月23日16时10分,“2014小米年度发布会直播”在线观看人次已经突破了2亿,达到213746561人次,评论达到201070469条。
在被媒体曝光“真实访问量仅百万级”虚假宣传后,小米发文:页面呈现文案上措辞不够严谨,实为“互动总数”达到了约2.2亿次。
也就是说,当我们仅减去那2亿的评论互动后,小米的观看人次根本是与宣传相差巨大。这到底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出错,相信大家可以从另一种维度思考,为何小米所有的数字都是往大的说,而不是从小里走呢?
不得不承认,小米饥饿营销与内容营销做成了国内的翘楚,伴随微博起来的小米确实干掉了国内的众多的“山寨”手机,以较高品质、较低价格取得了今天的市场成功,对于国产手机的崛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一款基于安卓改良而来的智能手机,远没有到“拜物教”的水准,更遑论与苹果、三星等相提并论了。这不是长洋人威风,别民族志气,而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一种品牌的精神!
小米没有苹果的IOS系统,亦没有TIZEN系统,充其量,不过是安卓体系上的一个商人而已。这样的革新,老友记曾多次提到,属于改良式创新,并非破坏式创新。小米最大的创新,不过是营销上的创新,是一种互联网思维的胜利。
成功了都是传奇,失败了都是故事。雷布斯不过是在PC时代有很多故事,在移联网时代多了些传奇而已。所谓的“专注极致口碑快”,为发烧而生等等不过是营销的噱头,饥饿营销则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朵奇葩,我们在此就不必去细扒饥饿营销的皮囊。
小米模式,以我们的解读,不过产品即服务的互联网思维的胜利。具体实施则是“假创新之名,以互联网思维将产品变成渠道,以成本价获取渠道,并在其后的增值服务与用户基数上获取收益”的一种互联网思维,这样的思维,在产品本身上不赚钱,从而击败传统竞争对手;在后端增值服务上赚钱,但这样的渠道需要稳固与可持续。
但信息过剩的朝代,一款智能手机的寿命,不过是一年的时间,而小米手机,有几个有心人去问小米手机的使用时间?一年?还是半年?不管怎样,那又是多久的渠道?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产品梯次消费理论,原则上,随着人们的消费能力与满足程度提升,在使用产品时亦会不断提升消费水准。举个例子,当你第一部手机用500元的山寨机,第二台用小米(或者中华酷联),那么第三台还会用小米嘛?接下来呢?还是红米、米2、米2S、米3、米4嘛?
你无需告诉我们答案,我们曾经说过,中国有忽悠不完的“屌丝用户”,但屌丝用户如何升级?升级了还会不会用小米?基于这样的思路,小米如何提升品牌?如何实施用户留贮能力?在美国,有一个说法叫“No money,No woman.”如果倒引过来,是不是“没有用户,就没有小米”呢?忽悠不完的屌丝用户是很多互联网企业均采用过的策略,但到了一定阶段,必须转型洗白,是否,小米当前要做的事情,就要考虑“洗白白”的事情呢?否则,这个第五大,这个印度公关人眼中的“中国苹果”,是否经得起越来越快的互联网时间考验呢?
勿庸否认,小米确实是国内硬件领域的一丝清风,一时风头无二,亦为中国制造重塑了形象,但这个形象,需要坚守才是,而不是现阶段的“忽悠”心态。古语云,勿以恶小而为之,细节决定成败,做大哥就得有个公众人物的样子,而不是以调侃应对官方与媒体的质疑。
回到“台湾假案”事件,事情是否大?在小米眼里,不过是通过小聪明去解释“少了30台”的事儿,甚至,不排除小米内部或许认为这是一个增加的传播机会,再在内容营销上发一把力。区区小事似乎无需“小题大做”,果真如此嘛?
纵观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全球品牌绝对不是靠着这种小聪明来建立的,这样的玩弄文字游戏式的小聪明,确实可以转移部分用户的注意力,甚至可以让小米获得更多人的认知。但,这绝不是一个梦想着成为全球品牌的小米应该有的担当。
台湾尚如此,大陆何以堪?更多的内幕,有关互联网营销的,有关内容营销的,有关饥饿营销的,我们不去“断人财路”,暂且放过,但不要以为,技术型产品,是可以通过营销成为头牌的,日本的集体沦落,也不过20年的时间。
或许在大陆,监管仍然落后于发展,但是行走国际,不能靠中国的江湖文化。
作为一个足球迷,我们可以想想近几年英超球队在欧冠赛场的遭遇,英超联赛的裁判吹罚犯规相对较松,为的是保证比赛的流畅程度和精彩性。但在欧冠比赛上,来自欧洲各国的裁判的吹罚基本较为严格,这导致的直接结果--英超球队在比赛中连吃红牌。
小米何其相似?这几年英超的确在商业上发展的很快,但英超的球队在欧冠赛场的赛事却不断滑铁卢,被西甲拉大差距的同时,德甲也快超越英超。在手机维度“后有华为”,在电视维度“前有乐视”,小米步子迈的一步比一步大,但步子太快,也得让灵魂跟上来。毕竟,你的梦想,不是全球最大的“山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