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商
1.现在一提电商,很多人以为大局已定。其实早着呢。这只是第一波。这一波的关键词是便宜和方便,功效是消除了亿万人网购的心理障碍。下一波电商会围绕中高端市场、线上线下互动和个性化体验展开。这一波出了阿里、京东和苏宁,下一波还不一定出谁呢。
2.今年以来,我们明显感到传统零售巨头进军电商的紧迫感骤然提升。正如电视台因为意识和体制的原因彻底错过了PC视频这一波,他们要想奋起直追必须直接跨越PC到无线和客厅的下一站去布局等待;对正要迈出电商第一步的传统零售业巨头来说,正面冲击京东苏宁已无可能,它们也必须想办法到下一站去等待。
看投资机会
1.中国市场中已经越来越多出现涉及控股权的交易,有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包括投资者愿意让自己的公司面向无论是产业买家还是所谓的并购基金去寻求出售,这种需求正在越来越普遍和越来越强劲。
2.大的趋势肯定还是越来越多的企业会更多的去考虑未来的香港市场和A股市场的可能性,传统市场在过去10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纳斯达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又是中国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目标的首选,从现在来看,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改变,会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包括其它的创业公司未来选择A股或者香港。
3.一位朋友问我互联网投资机会在哪,我说:你要想投增长曲线和竞争格局都看得清的就投视频,要投增长曲线能看清但竞争格局看不清的就投电商,要投竞争格局能看清但增长曲线看不清的就投SNS;要投两个都看不清的就投移动互联网;但这些都不赚钱,要投赚钱的但可能看清了还不如看不清的,就投游戏。
4.最近很多做PE的朋友都在思考下行周期中该做什么样的调整。大的形势是:众多细分市场增速放缓;一二级市场价差越来越难赚;杠杆短期内只会更紧不会更松;国企改制告一段落;运营提升动嘴容易动手难...现在看来最有机会的两个主题是经济周期和市场整合,而捕捉这两个主题都最好用上市公司平台。
5.我觉得下一代中国的创业者的原创能力或者是创新能力会受到考验,就是你没有那么多可以借鉴的,你真的要从中国的消费者出发,站在中国的土地上研究到底什么样的模式适合中国。
看移动互联网
1.在无线互联网领域其实资本没有那么急迫,大家都知道无线互联网现在还是一个蓄水养鱼的阶段,所以相对来说,我认为主要都是投资人还是持有一个比较长期的看法,因此对绝大多数的,因为移动互联网里面有很多不同的模式,除了游戏以外,因为这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成熟的边线的方式,如果把游戏放在一边的话,在很多其他的移动互联网的创业方向上,比如说移动社交,比如说O2O,这都是时下比较热的这样的细分的领域。
2.大家并不认为今天最迫切的是边线,我认为仍然是发现客户需求,发现用户需求,培养用户的整体的基础,因为只有用户足够多了,你才有可能去做大市场,有大数据,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无线互联网市场中有更好的发展的可能性,因此我认为,虽然在无线互联网领域,可能很多的投资人会问你,将来你有没有想过怎么去赚钱等等,但是其实他们并没有说要求你马上立竿见影就要有多大规模的收入。
谈大数据
1.大数据就跟人说云一样,一开始大家永远感觉有一点云里雾里,就是说的很多,确实话题很热,但是你说马上能看得见,摸得着的这种商业机会好像并没有批量的出现。所以我觉得大数据是一个过程,就跟云一样,是一个过程。确实它会对整个中国的社会,很多的行业,都会发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包括像今天我们现在谈的比较多的,像金融,健康等等,都会有很深刻的影响。但是短期内,大数据的机会更多的可能开始集中在拥有大数据的平台上,因为只有你先有了这些数据,你才能够去基于这些数据,来去为你的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2.其实你最后会发现,就是大数据有两个含义,一个数据本身的含义,就是从数据积累的角度,在做一个大平台,有没有大数据在做大数据在做一个平台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后才有说,你如果有了这些数据,我怎么样通过分析能够让这些数据发挥更好的价值,能够让这些数据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有很多的创业机会,因为在分析这些属于,处理这些数据,从这些数据里挖掘价值的时候,其实大公司未必有那么强。可能他的工程师很多,他这方面的研发投入很多,但是他确实好的,最优秀的这些技术人员很可能还会选择自己自立门户去做创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就是说,处理数据分析在这个方面上更有可能成为创业者真正能够形成价值的这样的机会,而不是在积累大数据的方面。
1000位电商CEO,一年聚一次,共享电商新思想盛宴!(点此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