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纸质书阅读率的连年下跌,数字阅读率却在日益增长。 电子阅读器貌似在拯救阅读,让读书的人多了起来。但是,“读书的人”和“读书人”有着本质的不同,数字阅读的浅层化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对阅读本身造成了伤害。 数字阅读,容易陷入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碎片化。这种阅读习惯将致使思维能力弱化,最终导致文化底蕴散失。 传统认为,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照此而言,阅读的深与浅对一个社会精神气质的形成和走向至关重要。 要避免数字阅读可能带来的“浅阅读”倾向,将信息化为知识,将碎片化为体系,则需要解决数字出版内容滞后、数字出版
版权保护等等一系列棘手问题,并且在硬件开发上不断创新,让沉浸式的“深阅读”在电子世界里也能觅到栖身之地。 身处在知识飞速更新换代的今天,我们手中的书本是什么形式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坚持一种深得人类菁华滋养的阅读习惯。读书并非敲门砖,也不是应付日子,而是提高我们生命质量的最佳途径、开发生命资源的最好手段。“人生没有绝路,任何情况下,弦歌不辍都是活着的最大依靠。” “深阅读”濒危 “无论如何,只要在阅读,就是一个好的开端。” 本刊记者/陈薇 美国科普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曾写过这样一篇科幻小说。在2155 年 5 月 17 日,小男孩马琪发现了一本爷爷曾向他描述过的、真正的书。 “书页已经发黄,皱皱巴巴的,书上的字全都静立不动,一点儿也不像他们平常在荧光屏上看到的‘书’那样,顺序移动。读到后面,再翻回来看前面的一页,刚刚读过的那些字仍然停留在原地。” 马琪感慨着爷爷生活的年代,“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这也是这篇科幻小说的名字。 2155年,那是未来140多年后。不过,如果以当下电子书攻城略地的速度来推测,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很可能被提前。 2011年7月底,因租约到期、租金上涨,上海季风书园来福士广场店将关门停业。前不久,有着16年历史的北京著名人文学术书店风入松已然歇业。尽管风入松书店董事长王洪彬表示书店正在寻找新址重新开业,但疑虑与担心仍扑面而来:实体书店,特别是人文学术书店能否继续“诗意地栖居”?中国国民阅读,需要拯救吗? 阅读转型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王余光觉得,最近两年,关于阅读的争论似乎少了一些。他记得在2007年前后,关于“浅阅读”“深阅读”的讨论不绝于耳。 引起学者恐慌的一个背景是,在从1999年第一次到2005年第四次的全国阅读调查中,纸质图书阅读率已经连续4次下跌,从60.4%降至48.7%。这个数字传递出危险的讯号:至少有一半中国人已经不看纸质书了。 2009年4月,王余光发表了一篇论文《我们不得不面临的时代》,提出我们在面临阅读转型。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阅读转型是从手抄书到雕版印刷;第二次是机械印刷和新式教育的变革;而第三次就是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电视、电脑和手机等电子媒介,几乎影响了每一位阅读人。 在文章的末尾,王余光称,“浅阅读、读图与读网是当前阅读的主要特征……在阅读文本的选择上,我本人仍然是一位保守主义者”。 部分学者认为,“浅阅读”是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碎片化的阅读习惯,符合大众流行文化与消费文化的基本特质。浅阅读将引向功利性阅读、思维能力弱化,最终导致文化底蕴散失、降低民族素质。而这一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数字阅读的思维方式所致。 为此,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和部分作家提出设立“国家阅读节”,引发学者余秋雨的公开反驳。赞成、反对,质疑、拥护,有关阅读的讨论一时持续升温。 与此同时,国民网上阅读率大幅攀升。随着电子阅读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发展,数字出版与数字阅读声势渐涨。尽管仍有人将数字阅读与浅阅读等同,但有更多的学者和受益者开始为数字阅读正名。一位
网友的发言颇具代表性:“我也喜欢纸质书,但至少现在没人捧着竹简看了!” 渐渐地,人们不再执著于深浅阅读的阅读形态与利弊之争。被广泛接受的观点是,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或深阅读和浅阅读)之间只有分立,没有对立。
它们泾渭分明,但能够同时存在,对阅读者而言,只是意味着宽泛的各取所需和不同的阅读快感。 《中国新闻周刊》与新浪网联合的网络问卷调查结论佐证了这一事实。在5089位参与者中,“既读电子书,也读纸质书”的读者占到6成以上(截至2011年7月8日)。而单选“纸质书”与“电子书”的读者则大致持平,仅为15%左右。 今年初,王余光教授曾应山东省公安厅之邀,为警察们作一场关于经典阅读与深度阅读的讲座。返程时,一位警察为了与他讨论,甚至坐上火车跟到北京。这位警察拿出自己的iPad,打开《孙子兵法》阅读程序。界面上,有原文、有注释、有翻译、有图示,甚至还有动画效果。 “这样的东西,年轻人才爱读。你让我读纸本的,但是我读不下去啊。”这位警察最后力劝王余光教授,以后应该大力倡导类似的经典名著程序开发。 王教授觉得,这位年轻人说得不无道理。事实上,“阅读习惯的改变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是读书还是读网,这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读什么内容。” 阅读的人口多了,深度阅读才会扩大 几年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系教授陶东风曾组织文艺学沙龙,本系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参加。每次指定一本书目,如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之类,大家各自阅读,两周后聚会讨论。然而,沙龙在两三次之后就坚持不下去了,因为大家难以完成这个限时的阅读任务,“越拖越长,自己都觉得没什么意思了。” 他也想过将这本书推荐给19岁的女儿看,可惜女儿没有兴趣。她和同学们,喜欢上网或是用手机阅读玄幻、青春类故事,比如日本台湾的耽美小说、韩国校园小说这类。而他的妻子,则钟爱养生类书籍。 在陶东风教授看来,近些年,国民阅读呈现越来越明显的实用性、工具化倾向,在实用、物质、身体色彩迅速增加的同时,审美、人文、精神的维度日益萎缩。他称之为“‘过日子’时代的大众阅读”。 而在上世纪80年代,国民阅读面貌大为不同。当时中国社会各界,从知识分子到一般大众,保持着对于政治理想与人生价值重建的极高热情。陶东风的书柜里,仍整齐收藏着《现代西方学术文库》《走向未来丛书》中的部分作品。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深度阅读,是很危险的。”王余光教授表示。而拯救深度阅读人口的基础仍是扩大阅读人口,“就像一个金字塔,阅读人口的基数越大,深度阅读的基数就大。如果一个民族连阅读习惯都没有,深度阅读的人数相应就会非常小。” 在美国,克林顿政府曾提出“美国阅读挑战”运动,大力提倡读书。2005年,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还首次举办了“读吧!新加坡”(Read!Singapore)活动,培养国人阅读风气。 2006年,在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的倡导下,中国从国家层面推动全民阅读活动。2006年4月,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了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后更名为“阅读推广委员会”),以倡导图书馆界走出内部交流、重视社会影响,推动全民阅读。从2007年起,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也由每两年一次改为每年一次,从经费自筹升级为国家财政部专项资助公益性出版科研项目。 然而,在中国西部地区,一个贫困县可能仍然没有图书馆。在政府力量之外,民间的读书会、读书沙龙等社会读书活动,与台湾等地相比差距甚大。王余光教授曾特别关注过民间图书馆——有的馆长以捡拾破烂为生,却积攒起几百本图书,供亲邻借阅。 从2008年发布的第五次国民阅读调查开始,纸质图书阅读率终于止跌反升了。第一次回升0.1个百分点,第二次是0.5。今年4月发布的第八次调查显示,图书、报纸、杂志的阅读率仍在继续上扬。而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达 77.1%。可以推测,强劲增长的数字阅读与稳固增长的纸质阅读之间,正呈现着相互冲突却又共生共荣的复杂态势。 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陶东风教授称,不必刻意区分深浅阅读或是纸质电子阅读,提倡“中阅读”更为现实。比如,在社科及人文领域,最近几年,以案例而不是理论为引,以通俗语言传递深刻内涵的书籍越来越多,如李零《丧家狗》、刘瑜《民主的细节》等等。 “无论如何,只要在阅读,就是一个好的开端”,王余光教授说。或许,对于阅读的未来,我们可心存谨慎,但亦抱有乐观。
拯救阅读:数字阅读的浅层化致文化底蕴散失
时间: 2024-10-23 03:33:24
拯救阅读:数字阅读的浅层化致文化底蕴散失的相关文章
去年国民数字阅读增38.6% 四成人接受付费下载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随着电脑.手机.各种电子阅读器的普及,数字化阅读正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中.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公布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的接触率增长至38.6%,比2010年上升5.8个百分点. 2011年4月发布的<2010-2011年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电子图书读者已达1.21亿人,5年人数增加了近
国民数字阅读增长38.6%四成人接受付费下载
随着电脑.手机.各种电子阅读器的普及,数字化阅读正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中.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公布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的接触率增长至38.6%,比2010年上升5.8个百分点.2011年4月发布的<2010-2011年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电子图书读者已达1.21亿人,5年人数增加了近3倍.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还显示,41.8%的1
网民阅读行为在改变深度数字阅读渐成趋势
随着互联网在国内的不断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线阅读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早在去年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的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中就指出,互联网阅读率为36.5%,仅次于报纸(74.5%)和杂志(50%)排第三位,图书阅读率为34.7%,网络阅读首次超过纸质图书阅读,并持续快速增长.而09年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的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情况调查报告更对数字媒介阅读有了专门的调查内容,数据显示,我国包括在线阅读.手机阅读.手持式阅读器阅读等数字媒介阅读开始普及,成年人各
数字阅读:新的阅读习惯正崛起
下午我在公司看从京东.亚马逊淘回来的一堆书,突然发现书的字号有点小,于是下意识地就拿双指在书上一拉,这看起来可能非常好笑,不过在好笑的背后,也引发我们的一个思考,如今的社会,阅读模式是不是已经在改变了. 以前没有很多钱,买不了什么书,如今,现在我有足够多的钱,可以买足够多的书,事实上我也买了,但我为什么就不愿意看书呢?从幼儿园老师就告诉我,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以手机.平板为代表的数字阅读正在改变我的阅读习惯,因为我花在上面的时间已经N多倍于纸质书.所以我偶尔看纸质书,才会下意识地去用双指缩放
Kindle正式入华:有望重燃数字阅读热情
因汉王电子书.Bambook等曾经火热的电子书市场,近几年逐渐回归平淡,但亚马逊Kindle的入华有望改变这一局面,国内这些曾经或正在电子书上的玩家,纠结的一边采取各种计划推新品与Kindle竞争,另一边又希望借助Kindle的品牌和影响力,重燃用户对数字阅读的热情. 姗姗来迟的Kindle 关于Kindle入华的传闻,就像"狼来了"一样这几年不断传起,在突破各种障碍后,Kindle终于进入中国:Wi-Fi版的Kindle Paperwhite电子阅读器售价849元.伴随Kindle而
互联网快速发展助推数字阅读时代提前到来
中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Flipboard创始人麦克·麦克麦丘在3月23日表示,"Flipboard就是要成为苹果ipad和ipone的绝配应用".麦克麦丘的目标就是打造基于苹果平台的阅读应用.就在3月7日,苹果发布了第三代苹果电脑,2048×1536分辨率的Retine显示屏是新ipad的最大亮点.3月16日,Flipboard在新ipad的上
看当当是怎么打造数字阅读2.0时代
导语:数字阅读领域,腾讯收购了盛大,希望把网络文学做大:阿里收购影视和视频公司,偏重于泛娱乐化,对于内容端并没有直接涉足:百度想做原创,这种原创不是网络文学,而是正版阅读.BAT三家都有动作,但各自模式.路数皆不太一样,而以图书零售起家的当当,除了吸纳接收他们做法之外,还另辟蹊径打造数字阅读2.0时代. 数字出版业无疑是当今出版业发展最为迅速.最具潜力的领域之一.2011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值达到1377.88亿元,2012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值达到1935.49亿元,比2011年同比增长4
当当李国庆亲自挂帅,2015年重点投资发展数字阅读业务
1月16日消息,"2015年将花2亿美元投资100家内容创意团队."当当数字业务部总经理左力在接受网易科技采访时表示,今年公司将打造数字阅读生态,通过孵化投资100个小微工作室,目标是三年内占领正版数字阅读市场60%的市场份额,而目前当当阅读份额为5%. 当当 在此前举行的当当出版供应商大会上,CEO李国庆亲自挂帅,将在2015年重点投资发展当当数字阅读业务.李国庆表示,当当在传统图书销售上已经居于行业领先位置,但是在数字阅读市场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015年开年,当当即已
数字阅读蚕食传统出版 写手日入万元不是梦
在每天等公交时.睡觉前.吃饭后,我们都捧着手机做各种事情,而数字阅读占据了其中大部分的时间,它正以你知道或不知道的方式悄然侵入你的生活.据云中书城发布的<2012年度中文数字阅读数据报告>显示,其1600万阅读用户中,有高达77%的人有意愿为好的数字内容埋单,用户基于内容吸引.价格合理.方便阅读.排版精美等主要原因愿意付费.有至少1200多万人愿意为数字阅读花钱,这预示着数字阅读将迈入一个更高的台阶,一个 新兴产业链即将形成. 网上出书:作者的新选择 微博名人"和菜头"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