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2016年企业走向海外的高峰之后,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开拓也将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比如本文将重点提到的品牌传播,将是企业PR未来的工作难点。如何避免粗放式的传播方式,如何获取更多的受众及媒体的关注,以往“假大空”的方式应该彻底进行改革,以下的几点值得我们去借鉴:
一、PR不是广告,而是打造品牌。如果仅仅将PR的工作视为广告,那么自身的格局便会比其他的人小,无论是对工作的态度还是自己的创新思维,都将被广告束缚,吸引更多的目标受众之后,采取有效的互动,能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
二、注重中西媒体的差异性。国内思维以整体、直觉、具象为主,并且舆论环境受政府为主导,所以国内媒体在撰稿上更注重讲道理及社会效应,西方思维以分析、逻辑、抽象为主,受市场为主导的舆论环境影响,所以国外媒体更注重事实的细节。所以海外公关在给外媒供稿的时候,要注重稿件的准确性及细节的完整性,举一个有趣的例子,在国内常见的报道中,经常会出现路人张先生等言论,但在国外如果不上特别敏感的事情,这样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言论可信度将会大大降低。
三、注重情感交流,讲温情故事。没有人会喜欢“硬邦邦”的广告,要触动受众的心灵,从故事角度出发寻找共鸣是一个很好的角度。华为海外宣传片DREAM IF POSSIBLE便是成功的例子,这则讲述钢琴女孩安娜从5岁到20岁追梦故事的短片,由华为联手好莱坞影视制作公司Wondros共同打造,生动讲述了一个名叫安娜的女孩追求钢琴梦想15年的成长历程,再现了她与整个家庭在追梦路上的众多生活场景,从家庭琴房,到学校课堂、餐厅演奏,安娜在祖父和家人的陪伴支持下,通过不懈的坚持与努力,最终登上了维也纳音乐厅的舞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而最终女孩拿出手中的 P9 紧紧搂在怀中,我们也才明白原来这是华为的广告。
故事很轻,但是感动却很重,以下是网友的评论——“《Dream It Possible》已经超越诠释的层次和境界。灵性、柔弱、情感、平视、人的气息,很多时候对人来说比硬科技更为重要”,华为的以消费者感知为出发点的用心得到认同。” 上海交通大学在官方微博评论说“从小心怀音乐梦的懵懂女孩,在祖父和家人的陪伴支持下成长为钢琴才女,梦想成真前,看起来都是那么遥不可及,而来自家人的一份恰如其分的善待,总能让梦想在最艰难的时刻闪闪发着光”。
如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完视频后再来继续看,华为虽然以科技起家,但她更愿意从消费者的内心出发,为消费者提供真正需要和喜欢的产品和服务。相比技术的生硬与冰冷,这样的用心却是柔软的、有温度的。华为更注重宣传品牌层面的亲和力,正如这只宣传片所传达的情感一样,结合对梦想执着追求的深刻经验,辅以家庭、亲人、音乐等温情因素,走近消费者内心世界,与他们在精神层面交流,潜移默化与消费者建立品牌沟通与共鸣。这种全新策略是一种友好的品牌姿态,华为开始变得更酷,而且更亲。
西方文化对家庭观、个人奋斗史都非常感冒,在此基础上植入品牌,后面的传播便是水到渠成,所以华为在海外的成功,并不仅仅依靠自身的硬实力,软实力让它更加接地气。
四、避免中式英语出现,中文与英文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翻译时候不注意,便会出现中式英语。例如“化”,信息化不能翻译为imformationization,应该是computerize或convert into digital form,另外中国概念词一定要解释清楚,如一带一路等;
五、让企业领导高调起来,并与媒体建立友好关系。企业的领导才能真正代表某间企业的真正形象,如果企业领导从来不在外媒的采访中露面,受众往往对企业的理解都不会太深入,好的领导自身便会代表着整个企业的形象。同时也要与媒体建立会有好关系,海外公关要明白记者并不会关心公司的产品,他们更关心故事与读者的互动,所以PR成为行业的意见领袖,这能得到更多媒体朋友的青睐;
六、利用好社交媒体,在移动端,文章导语已经成为吸引受众阅读的重要动力,尽可能的利用图片、视频等手段丰富自身的公关稿,能得到更多的转发及点击量。如果企业的知名度不足,可以尝试在文末添加一段简短的企业介绍视频,传播效果能事半功倍,也能让更多的用户了解企业。
总而言之,一个成功的海外公关并不是挣面子,而是企业故事的倾诉者,成功吸引受众并与他们互动,才是真正考核的指标。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