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相声现在基本上没有差异。”知名相声演员李伟建日前在天蟾逸夫舞台一语惊四座。
接受采访时,李伟建出人意料地表示,这次演出他虽然会带来一段特意为上海观众创作、有上海地方特色的新作品,但实际上现在的相声界已经基本不存在南北差异。全国相声共同面临的是传统创作与网络创作此消彼长的问题。
网络传播和人口流动填平南北“地沟”
“过去北方演员到南方演出,都得问问当地有没有什么可乐的事情。现在就拿网络传播的新闻来说事,南北观众都知道、都会乐。”李伟建说。这话得到了何云伟的认同,他回忆说,从前到南方来演出,上台前还得问问本地人,北方话里的一些表述他们能不能听懂,在台上说出来能不能产生“笑”果;而现在,南方城市居民大部分说普通话,也颇能领悟北方话里的包袱,语言上没有交流障碍。“我觉得这要感谢推广普通话和全国人口流动,给咱们相声演出带来的方便。”
武警上海市总队政治部文工团团长、上海市曲艺家协会会员董德平接待过多次北京、天津等地的相声名家来沪演出。在他印象中,多年来上海观众一直有点“吃不饱”,相声专场有的时候一年“南下”一两次,有的时候一两年才一次。本地如果要组织一场满堂喝彩的演出,必须跑到北方去借人。“所以我们自己有句笑话,说过去的上海相声界是上海相声"借",借是出了名的。”
这种情况直到2008年才开始有所转变。小剧场相声在上海渐渐落地生根,到2010年前后已成气候。如今的上海,以“品欢”相声会馆为代表的一批小剧场相声演出往往一票难求。上海终于有了相声界,在争夺激烈的都市文娱市场中赢得一块宝贵的根据地。
“网料”脱口秀是无法传承的泡沫艺术
不过,虽说上海的相声会馆近些年打出了“海派相声”的旗号,但在内行人看来,相声的海派和京派庶几无异,因为他们都是由热爱相声也热爱上网的“80后”、“90后”青年人经营着。
本周日,为了纪念生前曾多次来沪演出的相声大师王世臣90周年诞辰,上海观众难得一见的众多相声名家如刘洪沂、李嘉存、李伟建、武宾、何云伟、李菁等14人集体南下。然而,按照李伟建的说法,全国相声界现在不仅没有南北差异,反而日渐趋同。“北京五环内有30多家相声会馆,即便有生有灭,总数也维持在这个水平;而南京、武汉、西安、济南,还有上海、无锡……小剧场相声建设像竞赛一样在各地展开,相声演出空前繁荣。”相声是舞台艺术,登台才能出人才。
在高兴的同时,李伟建也感觉到有些“心慌”:创作能跟得上吗?“活计”能精纯吗?他回忆起自己这代人的成长经历:12岁进北京曲艺团,很长时间就只排四五段戏,来回地说,不排精熟了不能登台。很多人进专业院团3年后才有第一次亮相机会。“现在年轻人赶上好时候,实践的机会特别多,接地气;哪怕没受过专业训练,只要痴迷这门艺术,也有机会登台。”他话锋一转,表达出自己的担忧:网络在把南北观众“联”起来的同时,又对相声艺术的原创和传承形成了“亦敌亦友”的关系。脑子里得绷上一根弦。
说到网络资讯给相声创作带来的影响,相声艺术第七代传人刘洪沂老先生有些坐不住了。他对记者说,据他了解,现在小剧场相声多起来了,有些青年演员的压力很大,天天要演出,哪来时间创作;但老演旧段子观众又不答应,就时不时从网上摘一段,拼一台新段子。“其实就是个脱口秀,是泡沫艺术,说完笑完就完了,断根了,不可能传承下去,对相声的发展没有推动。”
李伟建说,对于相声传承而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资讯增强了传播的共时性,极大地丰富了说学逗唱的内容;但另一方面,如果“80后”、“90后”的相声青年过于依赖这条捷径,不肯在喜剧结构和喜剧艺术上踏踏实实地下工夫,小剧场相声就会变成网络笑话联播,相声艺术就滑向速餐类的堆砌。一派表面繁荣却后继无人的黑色荒诞,不是没有可能发生的。
本报首席记者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