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ergy固态激光雷达与智能驾驶感知技术的开发
汤劲松
Quanergy Systems Inc. 亚洲业务发展总监
汤劲松:很高兴认识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的各位领导,我们刚刚李院士也跟我们谈了很多的前景,中国这边将来会有很大的发展,我们也相信国内跟美国、欧洲这几块是很大的未来自动驾驶和ADAS发展最前沿的地方,我们公司总部在美国硅谷,现在界限也比较小,我们认为我们有很强的中国籍,我在这边负责国内的工作,我们公司其中有一位创始人他是中国人,就是华裔的余博士,本来我们是要到亚洲出差,但是这次跟中国智能化协会吴甘沙协办,他很有号召力,刚好余博士到亚洲来,我们一起到合肥来参与这个活动,非常高兴,余博士她在电子领域做了很多年,是首席科学家,我本人也是做半导体光电子出身的,我们公司是有很强的中国基因,从我们公司资本结构来说,很难说美国,大部分的股份不是美国,很国际化的,像百度,百度的股份要分析一下,中国不是太多,只不过它在国内运作,所以我们在国内现在为止,跟厂商都是签订保密协议的,国内有很广泛的合作,支持力度很大,未来各厂商有很长的路线图,我们绝对致力于推动发展,不完全是商业化提供产业化的激光雷达,包括技术支持、未来在测试上、未来我们在整体的解决方案上,将来激光雷达和车体要融合,估计是在技术上、物理结构上等各方面都要结合,我们到时候都要支持,包括推动中国在这方面的产业化。
吴甘沙把我们介绍了一下,非常感谢,吴甘沙有两个方面说的非常重要,第一个是李院士也说到了,激光雷达和其他传感器的重合将来是个趋势,我们最近跟几乎所有的厂商,我们说车企包括一级供应商,是毋庸置疑的,绝对是一个趋势。谈的最多的还是激光雷达和摄象头,如果技术上把加进来是最好,谈的最多的是这个,这也是未来我们愿意一起推动的方向。
我们在激光雷达这个方面,全球3D感知领域里有几个大的突破性的技术领域,它是从一个高度到另一个高度的跳跃,完全是0-1的关系,这里其中之一是刚才吴甘沙也说过的固态雷达,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方面,其中有一个我们谈了很多,智能城市,跟我们激光雷达的程度也很大。除了自动驾驶之外,高精地图也很重要,高德地图的王总一会会说,我们跟高德也有接触,他们这边有一些公司转型方面,长远我们愿意在推动。
基本上激光雷达几个重要的指标,宏观上讲重要的指标,第一是成本,一个在好的激光雷达,不管是多少线的,不管是六万美金,四十万人民币,这个可能性不大,但是做测试是可以的,真正要量产对产业来说都是个推动,对技术来说也是个推动。成本的下降不是以牺牲性能作为前提的,技术上的挑战和激动人心的地方是,成本下降技术反而提高了,性能反而提高了,这才是公司要做的,怎么做得到,当然不是对现有技术的改造,是要有一个全新的技术路线,这是我们Quanergy要做的,当然产业化要有可靠性,要不然性能很好,用了两天就要维护,那还得了,上了路的车怎么能随便维护呢?不可能的事。我刚才说到了这个很重要,将来跟车企要结合,吴甘沙放的那几个图,未来有很多的板块,一个板块当然是人家里拥有的,另一个是分享的,还有一些是车会很小,有的车会比较大,有的车是非常小的,未来有好几个板块自动驾驶的车,将来使用激光雷达的车有很多不同的板块,尺寸也很重要,重量和工况等等,激光毕竟是要散热的,以前谈GPU散热也很大,奖励是要考虑的,很多方面值得融合,包括电动车的散热融合,这是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
为什么用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是不可或缺的,早期就说不一定,但前提是这样,假如我们的激光雷达做得又很好,成本又降低了,能提高你的ADAS,为什么不用呢?这个前提是我们作为一个这样的企业,我们把它做好,让你在ADAS的时候,就已经可以用了,这是我们对产业推动的任务。这三个感知器械用不同的长处,摄象头要看颜色,它能看具体的纹路,另外相对比较成熟,基于摄象头的技术开发很多,雷达我想除了距离长有很大的特点,刚才吴甘沙的图上下雪天、下雨天有很大的用途的,激光雷达最大的用途是3D的,给了你强力的信息,是给机器看的,机器拿到信息以后可以做判断,另外一方面我们的精度很好,我们是厘米级的,2厘米的精度,有人说做到毫米可以吗?也可以做,但是是以成本作代价的。
技术路线上说传统的是很贵的,在测试车上是很贵的,的确是很贵的,64线的,未来128线,Quanergy做固态,我们有很多线,我刚才说的在技术推广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能给它绝对的肯定,我们要做的是在推动产业,技术的实现已经实现了,我刚才说的推动产业是很有限的,这是我要做的,我们做固态雷达。未来是在车体上,而不是在车顶上,这当然可以做测试,可以算法的运用,但是真正要推动产业,这是我们Quanergy认为要做的,这是我们对产业的承诺。我们今天在CES也展出了样品,这个样品的含义是什么呢?Quanergy已经展出样品,我们不能买,我们这个样品对社会来说先推出全功能的固态激光雷达,功能上全部实现,所有要做的都做到了,性能上是分布做,这有很多的考量,我们在负责产品的以分阶段为主考量,考虑到未来的可靠性和量子化以及和车企的结合,我们在功能上完完全全实现,当时这个车是奔驰公司送我们的,也不是为了自动驾驶而设计的,它是个SUV,我们把前面的挡板给换掉,这个是完全透光的,在后面装了激光雷达,当时沈海寅去了,现在还有更多的推进,我们的目标是低成本、高性能,其他方面都要综合考虑,做激光雷达将来在车体上是综合考虑,假如我们为了工业自动化应用就不一样了。前两天说有个公司在海港上的自动化,它对激光雷达大小的要求就不高,对精度要求很高,可是要用于车子是综合考虑,所以分布推进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我们自己说第一代Mechanical是旋转式的,它是完全封闭的,就是要做防水的,现在有很大的提高。这是我们现在所推的激光雷达Solid state,第三代Solid State是我们未来的目标,现在我们就已经看得很清楚,将来批量成本上能做到什么位置,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是固态的,机械激光雷达其实是一个综合体,是激光技术、半导体技术、校准技术等的综合体,每一个出台有些技术是没有办法量产抵消的,而激光雷达一个是IC、一个是软件,这些可以通过量来抵消的,这是我们自己的样车,我不多说了。
另外一个工作是作为一个企业真正要做产品,不是实验室里要做什么,就是你要做车规,要做可靠性,我们在防水、防震、防磁、防热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虽然跟实际应用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但是总体上说,这是我们公司可以说每天都在做的事情,这是做的一些挑战,这里面说到了温度适应性,包括冷的、热的、产品寿命、环境的适应性,不能说漏雨、漏尘会阻挡它的工作等等防磁、防电、防震,这是工业应用方面产品成型论证方面的工作。
目前为止的固态激光雷达是这样的,大概是6厘米×9厘米,比凝片稍微大一点,我们是分阶段做,功能百分之实现,性能分阶段。中午吃饭大家有兴趣可以跟我交流,我们每个月都有很大的进展,世界上相关领域到我们公司做的非常多,这也是跳跃性。
功能上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没有机械移动的东西,因为有任何机械移动的东西就会影响性能,包括生产过程中工艺流程都会变,刚刚吴甘沙说的先锋,已经是很好的跳跃性,但是还是有一些不稳定的地方,我们光斑的大小是很小的,因为光斑很大距离就变成雷达了,就是一个点了,所以光斑小物体是3D,这是很重要的,另外距离也是要做到高性能的。基本上怎么做的?不管怎么样,总的来说,我们当然是通过对激光的操控让它进行光斑的动作,光斑的操控基本上我们有一些结构,细节我就不多说了,一般来说我们有NDA可以稍微分享一下,我们大致说一下对光斑的操控,细节我就不多说了。
很多业界说ADAS可以不用激光雷达,是的,挑战是我们自己,如果做得好可以降下来的,所以这是给我们自己的挑战,是我们自己想把它做好。关于怎么实现的我就不多说了。我们的目标是,假如我们公司Quanergy参与业界诸多的同仁,吴甘沙、李院士和一级供应商的车厂,我们觉得在未来很多价值链是需要成本的,包括自动驾驶的这一块也是需要成本的,从传感器的角度,我们说从感知这个模块来说,我们的路线图是说未来少量的激光雷达是高性能的,结合摄象头加上少量的雷达就能实现,而不是十几个、二十个,而且总成本要控制1000美金之内,这是我们认为可能的路线图,要不然性能可以达到,但产业化达不到,这是对我们的挑战,我们要推动一起来达到这个事情,要不然光感知领域都要6000-2万美金,汽车就4万美金或者是20多万人民币,光感知的这一部分就已经达到了5-6万人民币,产业化的可能性很小,还有很多其他的部分,计算的单元也是要花钱的,包括人工大脑自动驾驶大脑也变成模块的一部分也是要花钱的,不能把价值链全部占了,这是我们对行业业界的承诺,这是我们要做的,这是我们的挑战。
我们尝试过跟视觉做一些融合,用我们的激光雷达做了测试,效果非常好,我们把车变成长方体,当然远距离看背面是正方形,近距离看是长方体的,这是做得非常成功的(PPT),这是做路径规划,这是我们的合作伙伴;这是融合的点云,我们发现扫描已经达到很好的效果了,美国总部应该在这个方向,这是在我们公司门前扫到的非常好的效果(PPT),这是说的整个软件,软件这块细节我不多说了,这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奔驰、现代、起亚、尼桑等等。
大致的情况是这样,中午我们在一起吃饭可以再交流,感谢大家,时间很有限,谢谢!
现场小插曲:
李德毅:现在量产规模怎么样?
汤劲松:具体的数量我不太方便说,因为跟我们具体生产有一些分包的东西,但是我可以跟你说完全量产化,已经不是我们自己做组装了。
主持人:我有个问题,你们要做两个,你算成一个,现在你们的路线图上应该是120度的,如果这样没办法实现360度。
汤劲松:目前为止我们是在前试。
主持人:那停车就得用其他的,但是也要跟雷达进行结合。
汤劲松:当然,有的车很高档,这是基于成本的,我后面愿意装当然我们很愿意。
主持人:最基本,前面两个120度。
汤劲松:对。
提问:我是一位日本留学生,我想问一下关于现在都会有一些开源的SDK之类,还有支持的,我想问一下Quanergy有没有这样的开源吗?
汤劲松:我们也是有的,至于开源不开源这个事,我们也是有讨论,也是说分阶段吧,刚刚李博士问到量产的问题,因为有可靠性稳定,我们早期还是绝对保持可靠性,其次我们更新很快,不是说不好,因为不能说这个就停了,从1-10,要变成11、12、13,现有还是要更新,现阶段更新的很多,有些不是太方便,到一定程度也应该会,但是现阶段我们更新很多,余博士在领导产品的更新开发,我们更新很多很多,其实用户反映非常良好,我们会给它免费的(更新),所以SDK也是一样,这个还得要一步步来,早期我们宁愿把产品做好,形成一个量,量是商业化的,我们要对商业负责,我们把产品做好这是最重要的,但是我们昨天余博士跟我在高铁上谈这个事,我们的态度是不死板,哪个东西对用户推动最有益,我们一定会做。
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原文发表时间" 2016-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