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独放不是春:中国芯片产业崛起究竟需要什么?

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前不久,大唐、联芯、建广资产等几家国内企业与美国高通联合创立瓴盛科技合资公司(中方占股76%,高通占股份24%),初始阶段面向中国市场主打中低端的智能手机芯片业务。这个原本属于集成电路产业领域的专业话题,却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引发出一轮关于集成电路和芯片产业怎样自主创新的讨论。

本以为该讨论应告于段落,孰不知近日又有媒体再次抛出此话题,对瓴盛科技合资公司一事质疑“利用技术合作来释放低端技术,对立足中低端芯片行业、努力迈向中高端的中国自主芯片企业,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冲击”。事实真的如此吗?

首先看瓴盛科技为何要关注低端手机芯片市场。GSMA智库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的手机普及率大约在67%。但是,深入到具体地区,数据表明,北美洲和欧洲的普及率都在80%以上,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普及率仅为44%,印度也是一个潜在增长的主要市场,目前只有54%的普及率,但增速非常快,被认为是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第二大市场。总体看,全球还有1/3的人口没有用上手机,其中低收入群体潜力是主力,而这些用户首先需要的就是低端的手机,市场潜力巨大。所以无论是从商业竞争的经济效益还是让更多人用上手机,实现科技为人的普适价值观的社会效益的角度,相关企业关注这些市场均无可厚非,反而应该大力提倡---因为市场非常大。

再看中低端芯片就意味着不是高科技或者技术含量低吗?事实远非是某些局外人的线性思维这般简单。

首先,瓴盛科技的SoC芯片将支持全网通,即手机从2G到3G和4G的迁移和发展,在向“一带一路”国家拓展市场的过程中,由于不同国家通信产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以及各国选择的制式的不同,全网通技术对拓展这些市场将不可或缺。至于全网通技术如何重要,也可以从6月2号浦东科创宣布其投资的翱捷科技(ASR)完成了对美满电子(Marvell)移动通信部门的收购后,ASR“将成为国内基带公司中除海思外惟一拥有全网通技术的公司”可见一斑。更为重要的是,今天的手机已经是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平台,不仅为世界各地的公民提供互联,更为世界各个角落带来社交机遇和经济商机,全网通技术的价值和含金量不言而喻。

其次,此次瓴盛科技的产品,代表芯片创新水平的设计和制造环节将由中国相关团队和企业包揽,是“中国设计”和“中国制造”。例如瓴盛科技的第一款SoC芯片将由中芯国际(中芯国际是中国大陆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厂;大唐是中芯国际的大股东)生产和制造,而高通、华为等在2015年6月就已经与中芯国际开始了14纳米制程工艺的联合研发(当时的签约仪式习近平主席也参与见证),这意味着瓴盛科技的芯片制程技术在28纳米之后将很快进入14纳米---这个安排从行业来看属于虚拟“集成设计生产”(IDM),将非常有利于芯片设计和制造环节的虚拟集成;最后瓴盛科技的SoC芯片基于低功耗异步设计,该技术对于物联网、汽车电子、卫星通讯等领域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众所周知的事实是,物联网、汽车电子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再来看看瓴盛科技重要股东大唐的情况。大唐电信集团是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国际标准的提出者、核心知识产权的拥有者和产业化的重要推动者;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一家专门从事电子信息系统装备开发、生产和销售的大型高科技中央企业,总资产规模近500亿元人民币,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天津、成都、西安、重庆、深圳等主要经济发达城市设有研发与生产基地。

由此我们不难看到,瓴盛科技的所谓中低端芯片不仅在当下的芯片产业中具备相当的技术含量,而且还面向了未来广阔的物联网市场。加之芯片全程(包括设计、制造等诸多重要环节)均是中方把控(如前述的大唐),所谓的产业安全和风险以及自主可控的担心完全是杞人忧天或者说仅是为了“小我”的利益回避、甚至是惧怕竞争的借口。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芯片是一个国际化程度很高的行业。一颗芯片的研发,从通信协议的制定、各种模块IP的调用到各种制造工艺和封装技术的使用,与全球范围内的各国际组织和企业紧密相关,同全球知识产权的共享与保护密不可分,而此次大唐旗下的联芯科技与高通在技术研发的对接与合作,体现了中国产业进一步融入全球研发生态的趋势,而这恰是中国芯片产业实现弯道超车,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关键。

集成电路芯片是信息时代的核心基石,代表着当今世界微细制造的最高水平。为促进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2014年10月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正式设立,首期募资规模1387.2亿人民币。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6年底,国家集成电路投资基金已进行了多达40笔投资,承诺投资额也已接近700亿元,已投项目带动的社会融资超过1500亿元。除了以大基金为代表的国家基金外,北京、上海、天津、安徽、甘肃、山东、湖北、四川等地也陆续出台金额不等的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以扶持当地产业发展。在此,我们不仅看到了国家对于发展芯片产业的决心和重视,更体现出国家希望通过多样化的投资和布局鼓励竞争,因为惟有通过竞争才能实现优胜劣汰,才能大浪淘沙始见金,中国芯片产业的竞争力才能得到切实的提升。

最后再来看看瓴盛科技的落户地—贵州。贵州这几年发展大数据产业可谓是风生水起:2015年年8月,国务院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指出“支持贵州等综合试验区建设”,贵州大数据发展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6年3月,中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发函批复在贵州成立。短短几年,已经有腾讯、富士康、华为、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等在贵州贵安新区设立了数据中心, 戴尔、IBM也在大数据领域与贵州进行合作。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将通过3~5年时间探索,打造一批大数据先进产品,培育一批骨干企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作为大数据产业核心技术的芯片行业,也被列入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并设立了相应的投资产业基金。2016年1月,高通与贵州省政府合资的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宣布成立,一年多的时间已经取得了不少实质性的进展,可谓发展迅速。这次瓴盛科技落户贵州也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以及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政策及整体规划。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中国的芯片产业要想真正崛起,理应放下以国家之名行以小我利益之事的门户之见。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中,利益交融,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在追求各自利益时,更应将以国家芯片产业发展的大局为重;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最终形成中国芯片产业的合力才是正道。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08-02 16:37:12

一花独放不是春:中国芯片产业崛起究竟需要什么?的相关文章

警惕中国芯片产业资本化与创新运营空壳化

日前,以芯片产业并购闻名的紫光集团获得1500亿元投融资金的支持,分别来自国家开发银行和华芯投资,即近日,国家开发银行.华芯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与紫光集团签署了<"十三五"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和<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开发银行将为紫光集团提供各类金融产品及服务,意向支持紫光集团融资总量1000亿元:华芯投资拟对紫光集团意向投资不超过500亿元人民币,重点支持紫光集团发展集成电路相关业务板块. 提及紫光集团,自其2

大唐电信与紫光集团之战折射中国芯片产业大而不强

最近中国芯片产业圈最受热议的莫过于大唐电信与紫光集团这场混战了.大唐电信是不是在引狼入室?中国低端芯片市场要不要更多竞争者参与,从而更好推动行业发展?一直专注于高端芯片的高通借此合作机会杀入中国低端芯片市场,有何用心? 一系列问题背后,其实是中国低端芯片市场庞大的商业机会,随着智能化浪潮席卷神州,芯片产业已经来到爆发式增长前夜.面对巨大的市场蛋糕,中国芯片产业谁主沉浮?"唐紫"之战,或许才刚刚开始. 半路杀出 大唐电信近期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联芯科技以下属子公司立可芯全部股权.作价7.

美制裁中兴背后,用双输遏制中国科技产业崛起

大选年来了,美国再次开启制裁中国科技企业模式! 美国时间3月7日,美国商务部在其网站发布消息,以违反美国出口管制法规为由,将中兴通讯等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对中兴采取限制出口措施.禁令生效日期为3月8日.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商务部认为,中兴通讯因涉嫌违反美国禁止向伊朗出口敏感的电子产品的规定而受到处罚.此前,美国政府一直对伊朗实施制裁,其中一项就包括针对伊朗执行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令.此次贸易纠纷的焦点在于中兴通讯从美国企业手中购买产品后,是否将这些产品运往伊朗. 3

清华紫光暗讽联芯与高通:中国芯片产业能否保留一片净土?

日前,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联芯科技.高通.北京智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协议成立合资公司--瓴盛科技(贵州)有限公司(JLQ Technology).合资公司将专注于针对在中国设计和销售的.面向大众市场的智能手机芯片组的设计.封装.测试.客户支持和销售等业务. 但令业内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件在当下芯片产业,尤其是中国芯片产业竞合求发展的今天相当正常的合作,却引发了素有中国芯片产业"国家队"之称的清华紫光的暗讽,更让我们感到震惊的是,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竟然亲自发文炮轰此次

龙芯之痛:中国芯片产业陷入烧钱过热怪圈

如果不是2015年11月龙芯中科总裁胡伟武一番"要政策"的言论,恐怕很多人还不知道,龙芯居然还活着. 在几乎所有人的印象中,这家"中国第一芯",应该和其他老一代国产芯片企业一样,在2006年的"汉芯"造假风波之后,就销声匿迹了. 虽然最近一两年,市场上总会不时冒出一两家国产核心软硬件企业的消息,但多属"中科红旗倒闭"那样的"惨案". 以致现在,但凡搭上"国产"二字的芯片.操作系统,很容易

胡光成:从红孩子、PPG到国美,看中国B2C产业的崛起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在2月末随着家电家连锁业大鳄国美宣布全力进去B2C在线零售业,国内B2C市场将再起变局. 尽管此前已经有将近两年的尝试,但这一次国美终于决定在B2C市场展开一场决战,2008年,国美将倾集团之力,推动其在B2C市场的发展.国美集团副总裁何阳青明确表示,三年后,国美要在B2C市场实现年销售额数十亿人民币,成为国美集团并行于家电.通信等业务的新盈利点. 国美这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不能在熟悉的品牌今天要大力发展B2C业务,这个举动让我们对中国未来的B

集成电路2016年进口2271亿美元 芯片产业需在高端破局

中国集成电路产值不足全球7%,而市场需求却接近全球1/3.正因为此,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依然高达2271亿美元,连续4年进口额超过2000亿美元,与原油并列最大进口产品.与此同时,集成电路出口金额为613.8亿美元,贸易逆差1657亿美元. 本届两会上,中国芯片产业第一次成为热议话题,在数十名代表的议案中现身.不难发现,2014年成立的1300多亿元的集成电路大基金,终于初显成效. 2013年开始,中国政府决心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出台<集成电路产业推进纲要>.同时,包括国家大基金.地方

《云云众声》第107期:众人求合作 中国力量独立崛起!

本期的云云众声将讨论三大话题:1.甲骨文与腾讯合作 在中国运营数据中心:2.微软与红帽战略合作,发展混合云计算:3.中国自主芯片力量崛起. 云云众声栏目链接:http://voice.zdnet.com.cn/2015/1117/3067720.shtml 嘉宾观点提炼: [00:00]甲骨文与腾讯合作 在中国运营数据中心 Oracle最见长就是其数据库业务,但他一直也在强烈渴望转型,它在SaaS方面产品还是非常多的,最近它的整体云服务营收大概6亿多美金,这里面SaaS占了比较大比重,这也可以看

“中国芯”快速崛起

经过9年的技术攻关,中国打造集成电路制造创新体系的阶段性目标已经实现--5月23日,科技部会同北京市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召开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简称集成电路专项)成果发布会. 阶段性目标已经实现 此次发布的专项成果包括9年来已研发成功并进入海内外市场的30多种高端装备和上百种关键材料产品,面向全球开展服务的65至28纳米产品工艺和高密度封装集成技术成果. 北京市经信委主任张伯旭表示,高端装备和材料从无到有填补产业链空白,制造工艺与封装集成由弱渐强走向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