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企业结构
优化企业结构是信息化的必要前提。
从20世纪末开始,北一机床经历了从“万人大厂”到“千人工厂”的转变。
2000年以前,北一机床拥有员工1万人左右,是个“大而全”的制造企业。可以用“包罗万象”这个词来形容,很多零部件(如毛坯、刀具等)都是自己生产,当时的企业组织结构就像是“枣核”,中间大、两头小。
21世纪初,在北京市重新进行城市规划的背景下,北一机床吸收并入了北京第三机床厂,并集合优质资产成立了北京北一数控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市顺义区林河工业开发区投资兴建北京数控机床生产基地。新建成的北一机床完全按照现代化工厂的要求建设而成,拥有现代化的厂房设计、生产装备等。
以这次搬迁为契机,北一机床进行了企业结构优化,变以往的“枣核型”为“哑铃型”。很多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全都外包出去,譬如: 铸件生产迁移到河北省高碑店、轴套件迁移到良乡生产、钣金件在通州生产,北一机床对这些零部件生产企业拥有股份,但并不对其经营负责。北一机床只保留核心技术研发、销售、装配和关键件生产等。
企业结构调整后,员工只剩下千余人。在经营风险得到分散的同时,企业的">业务流程也得以优化,责权利更加明晰。“最终形成了以主机厂为主导的ERP管理模式。”杨景宜说。在以往那种包罗万象的“万人大厂”中,信息化建设是很难推进的,即便是推行下去了,也很难见到明显的效益。显然,优化企业结构是信息化的必要前提。
企业结构优化后的北一机床集团拥有多种所有制,譬如中日合资、中法合资、集团控股以及集团下属的事业部。集团的信息化建设遵循“从下往上”的建设思路,也就是说,从下属的各个事业部、各个生产厂开始实施。在集团层面,集团的功能主要是人事和财务,只要从人事和财务上控制住,就没有必要管理生产这个环节,生产经营只要按照市场规律去做即可。
杨景宜认为,集团变大之后,就可以这样管理,只需把控住人事和财务这两大环节,基本上就没有必要设立生产部了。“走出传统的、固有的管理方式,是企业结构优化的关键,要对原来的手工模式下的工作流程进行变革,才能实现精细化管理。”杨景宜强调。
精细化管理的源头
精细化管理的重点是生产管理和成本管理,而这两者都需要凭借严格的生产计划管理才能实现。
谈到精细化管理,杨景宜向记者重点介绍了北一大隈的案例。北一大隈于2003年12月正式投产,它是由北一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和日本大隈株式会社共同投资建设的数控机床制造商。
“ERP就像厂房和机床一样重要,是企业的基础设施,办工厂必须靠计算机来管理。”从建设之初,北一大隈就秉承了先进的管理理念。从投产第一天起,北一大隈就没有手工账,企业内部是基于网络的无纸化运作,并根据系统的需要来定岗定员。北一大隈的柔性制造线(FMS)可以72小时无人值守进行生产,先进的数控设备可以片刻不停地进行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