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玢 科技观察家 虽然IPad、IPhone正风靡中国,苹果公司却正在中国遭受一场巨大的危机。近日,苹果公司在其发布的2010年供应链管理报告中,首次公开承认其在华供应商的员工“因暴露于正己烷环境,健康遭受不利影响”。 目前,舆论讨论集中在苹果公司和供应商各应在这场危机中承担什么责任、我国的法律法规何时能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等问题。在这样的讨论中,我们不妨假设,如果苹果公司不是故事的主人公之一,如果没有SA8000这个近乎道德约束的国际标准,事情的局面又会如何? 无疑,这些被化学制剂毒害神经的工人是不幸的。但比起更多在流水线上受到身体伤害的工人,他们不是最不幸的群体。凭借SA8000国际标准,凭借苹果供应商的名头,他们还能获得舆论和公众的关注,还有通过艰难的努力讨回应有补偿的可能。而在我国,还有更多的劳动者在代工厂的流水线上从事着危险工作。可能在工作之初,他们就放弃了为潜在身体伤害追讨补偿的权利,因为劳动保障就意味着劳动成本,而劳动力的廉价却是他们就业的唯一资本。“苹果”有毒让我们将视线聚焦到跨国公司责任、政府监管,也应让我们将视线聚焦到中国经济在国际分工中仍然尴尬的地位,聚焦到这个尴尬格局下更多劳动者的境遇。 一家号称“全球最为绿色的公司”,被曝出环保问题,无疑是令人意外的。有专家解读称,苹果公司之所以自称“全球最为绿色的公司”,原因之一是它依靠代工而不是自己的生产车间来完成生产。换言之,苹果公司以及类似的国际企业,依靠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坐享“绿色”和利益,而通过国际分工将困扰和危害带给处于产业链下游的代工厂和国家。 “苹果”有毒不只关乎政府监管。现实已经用最直接的方式对我们提出警示。我们不应无视。
时间: 2024-11-13 09: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