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西安(r11笔记第52天)


   
今天开启了西安旅游模式,因为在我的眼中,十三朝古都肯定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如果单纯说景点,可能很多时候论风景,论规模和现代的景点差距都很大,比如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论风景可能比很多现代的公园还差很多,但是里面有浓浓的历史痕迹,让这些一石一木都别有风情。

   
我们计划过几天也去兵马俑看看,我爸听了说,算了吧,就是几个石头人嘛,不过尽管父亲这么说,其实我知道他骨子里是怕我们花钱,另一方面确实是对这个没有概念。我们这一代人用一句话总结非常形象,就是容易忘记。现在很多人连各种辈份也分不清楚;原来家乡的习俗现在也都是一锅炖,已经简化到最低,甚至有的开始变味;原来的亲戚现在根本认不全;生活的圈子开始渐渐少了亲情,开始多了友情带来的关系;对邻居已经没有什么概念,因为有的一年都说不上几句话。没办法,这也可能是水泥森林里的新法则,因为知识和文化,其实我们都缺。

   
说多了,来回到旅游。我们计划更多是依赖交通的便捷,主要就是地铁,西安的地铁线路其实不多,到现在为止是3条。相比于北京的地铁,西安地铁拥挤度简直可以说是空旷,最拥挤的地段也比不上北京二分之一的拥挤度。当然下面的图是刻意拍到的空旷,因为是起点站。西安的地铁有几站和北京地铁有着相同的站名,比如朝阳门,万寿路,枣园,北苑(相似)。

    地铁上无聊,就听见老爸老妈在聊天,我侧着耳朵听了听,他们原来在聊周立波。大体就听见一个关键字“狂”。我问我妈是怎么看的,她有时候单纯的就像个小孩子,说,这样的话他是不是就上不成班了。

    我们计划去钟楼,所以直接就在二号线的钟楼下车了。不知道说钟楼是西安的城市中心是否合适,但是总体感觉西安确实是个四四方方的城市。这一点上类似北京的长安街,附近的商业中心类似于王府井。总体感觉城市化方面西安更加古朴。

   钟楼修建于明朝,而在明朝之前的朝代那是林林总总,我翻了下历史,发现自唐朝之后,重心就慢慢偏移到了中原,然后是北京。而西安一直是一个战略要地。

唐朝 618-907 陕西西安 唐高祖李渊
五代十国 后梁 907-923 河南开封 梁太祖朱晃
后唐 923-936 河南洛阳 唐庄宗李存勖
后晋 936-947 河南开封 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 947-950 河南开封 汉高祖刘暠
后周 951-960 河南开封 周太祖郭威
前蜀 891-925 四川成都 高祖王建
后蜀 925-965 四川成都 高祖孟知祥
杨吴 892-937 江苏扬州 太祖杨行密
南唐 937-975 江苏南京 烈祖李昪
吴越 893-978 浙江杭州 武肃王钱鏐
闽国 893-945 福建福州 太祖王审知
马楚 896-951 湖南长沙 武穆王马殷
南汉 905-971 广东广州 高祖刘龑
南平 907-963 湖北荆州 武信王高季兴
北汉 951-979 山西太原 世祖刘崇
北宋 960-1127 河南开封 太祖赵匡胤
南宋 1127-1279 浙江临安 高宗赵构
辽国 907-1125 辽宁 太祖耶律阿保机
大理 937-1254 云南大理 太祖段思平
西夏 1032-1227 宁夏银川 景帝李元昊
1115-1234 阿城(黑) 金太祖阿骨打
北京
河南开封
元朝 1206-1368 北京 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 1368-1644 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明白了这些历史,再来看看钟楼就会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如果说一眼万年有点夸张,但是一眼百年是一点都不为过。

有钟楼就有鼓楼,钟楼鼓楼的大体比例是如下的模型所示的样子。

    历史上的长安城,早期的设计是这样的,方方正正的豆腐块,右上角突出来的地方就是后来的大明宫。中间颜色较深的就是现在的钟楼所在的方位。当然后期钟楼在修缮之后还做过迁移。

明朝整个城市的布局就有了一些不同。

清代是这样的,里面一点一点的变化应该能够写一本书了。而我竟然对此还知之甚少,这就是看景点没有知识储备的后果。景点看过之后竟然没有什么感觉。

走进钟楼,里面的造型真是非常的精致,可见当时钟楼的地位非凡,在当时这样的建筑绝对是一个城市标杆,属于皇家建筑。

这里可以从一个小细节来说道。钟楼属于典型明代重檐三滴水建筑艺术风格,就是为了显示皇家风格,下雨的时候一滴水顺着屋檐会滴落3次,声音宏大,足以显示出不同。

   顶部的这个彩色圈(太不专业了)的意义在于克火,而在故宫之类的设计中会使用龙等来代替。整个钟楼是一座纯木工作品,所以在后期的一次大迁移中非常顺利。

   顺着钟楼的阶梯往上走,可以看到大量的文化元素,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皮影。里面展示了不少以前的作品,看起来真是美轮美奂。

每一幅作品都需要反复雕琢,而人生有多少个这样的岁月,皮影是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种典型民族文化,在这一点上单纯看皮影,似乎也不得要领。

比如下面这幅,开始就没大看懂,我还以为是展现当时的人文,右边的人脚比较小,相必是女的,但是看来看去确实都不大美观,我和老妈还讨论了下为啥右边的人手里拿着一个头,我想是不是一个皮影玩偶之类的,最后看了下这个标题,“黑白无常”。

这样再来看,马上就懂了。

钟楼外面的雕饰也是非常精致,包含了大量的故事,比如陶潜爱菊。

  
有些朋友也推荐过这附近的商场,我觉得受伤了,最开始想北京,上海的大商场也去过,这个难道还能更高级,进去之后,清一色奢侈品牌,我们看看有没有小孩的衣服,看了件样式还不错,顺便问了问,4700多一件,童装啊。又看了件皮衣,1万零八百,好吧,我没钱,我得承认。

   可能我去的地方也不得要领,不过也确实让我刮目相看。

  
我们随后去了回民街,这是第二次来这里,肉夹馍,羊肉泡馍,汤,粉,各类烤串,一应俱全。其实小吃街下来,和我预想的差不多。小吃嘛,说不上很卫生,就是那个氛围,而且也会少了很多精致,很多是突出特色,更多的都是速食。看看肉夹馍,吃了面筋,小土豆,豆皮,泡馍,凉皮,油泼面,还有粥,感觉没吃多少,但是肚子感觉是饱的。

    后来,太阳暖和了些,从回民街出来也有些累了,媳妇索性带着爸妈去了附近的星巴克消遣了一把,咖啡文化带来的这种轻松好久没有体验了。看来我得经常去放松放松了。

    我爸喝了口咖啡说,好苦啊,有没有开水,我说只能去商场里了,老爸叹了口气,真去商场找水了。老妈喝了口抹茶拿铁,说还不错,一杯有10块吗,我说30多吧,她惊讶了一下,然后又喝了一口。媳妇给孩子点了蛋糕,正一脸微笑的看着孩子吃。

      我想别的不说,今天的旅行其实还是不错的一次体验。   

  

时间: 2024-07-30 07:45:06

我眼中的西安(r11笔记第52天)的相关文章

我眼中的兵马俑(r11笔记第55天)

   一直想要去看兵马俑,快过年了,留给我去的机会越来越少了,索性就今天开启了这段旅程.首先让我有些犯难的是地点在临潼区,比我想象的远了不少.我们先来简单解下临潼. 先来说说临潼    临潼在西安的东郊,距离西安有大概30多公里.2008年5月27日,临潼正式被国家国土资源部评为"中国御温泉之都",所以华清池里杨贵妃的沐浴之地也不是浪得虚名.在我的印象中,临潼以前是县城,查了下在1997年撤销临潼县,设立西安市临潼区.    有句古语这样说:头枕山,脚蹬川,祖祖辈辈做高官:一手抓金,一

闪回原理测试(二)(r11笔记第23天)

    对于闪回部分,Oracle本身提供了非常多相关的特性,我个人对于闪回数据库这个特性最为喜爱,尤其是应用再Data Guard环境中,真是一大杀器.     而对于DML的闪回部分其实也相对比较容易理解,毕竟就是原操作的逆操作,之前通过logminer的方式来读取redo来间接得以印证.Oracle闪回原理-Logminer解读redo(r11笔记第17天)     但是对于DDL的闪回,这个特性真是非常强悍了.比如一个truncate操作,它的逆操作改怎么定义,就很难去界定了.当然这个里

用Oracle的眼光来学习MySQL 5.7的sys(下)(r11笔记第25天)

昨天写了篇分析sys的文章,用Oracle的眼光来学习MySQL 5.7的sys(上)(r11笔记第24天)收到了一些朋友的反馈,还不错,今天继续努力,再整理一篇. sys还是很有借鉴意义     今天还和同事偶然聊起sys schema的事情,我觉得有几个地方要值得借鉴. 1)原本需要结合information_schema,performance_schema查询的方式,现在有了视图的方式,显示更加直观 2)sys schema的有些功能在早期版本可能无从查起,或者很难查询,现在这些因为新版

Data Guard实现故障自动切换(二)(r11笔记第39天)

   今天下午我的一个朋友碰到了一个Data Guard的问题,大体是主备网络出现问题,因为环境中配置了自动切换,结果备库就自动切换为了主库,这样就成了"双主",我帮忙看了下,对备库做了闪回,然后直接转换主库为备库角色,一个看似繁琐的修复工作就完成了.    在一个一主多备的环境中,的确需要一个强大的工具来支持,所以最后朋友说DG Broker真是个好东西,我回了句 用好了DG Broker,手工管理Data Guard就是小米加步枪啊.    就如同我昨天文章Data Guard故障

MySQL Online DDL(二)(r11笔记第88天)

对于Online DDL,之前简单分析了一些场景MySQL中的Online DDL(第一篇)(r11笔记第3天),其实有一个很关键的点没提到,那就是online DDL的算法,目前有三个操作选项,default,inplace,copy可选 具体可以参考  https://dev.mysql.com/doc/refman/5.6/en/innodb-online-ddl.html > select count(*) from newtest; +----------+ | count(*) |

需要了解的pssh(r11笔记第28天)

   昨天的一篇文章,关于ssh命令的几个使用小技巧(r11笔记第27天),也收到了不少朋友的反馈,其中有个朋友提议说还是用pssh吧,我想想也是.     对于pssh早有耳闻,但是一直没有尝试用过.自己体验了一番,感觉确实不错,对于我们日常碰到的批量操作都可以胜任.当然还有很多可选方式,比如pgm,fabric,puppet,ansible等,只要能实现需求,怎么玩都是套路,而且也急不得,一个学明白了学其他的就会容易很多.      关于pssh的p是什么含义,我和朋友还讨论过,到底是pyt

复杂SQL性能优化的剖析(二)(r11笔记第37天)

    昨天的一篇文章复杂SQL性能优化的剖析(一)(r11笔记第36天) 分析了一个SQL语句导致的性能问题,问题也算暂时告一段落,因为这个语句的执行频率是10分钟左右,所以优化后(大概是2秒左右,需要下周再次确认)的提升很大.    对于优化是一个持续的改进,我们碰到的问题,最终的原因可能五花八门,但是正如柯南所说,真相只有一个.我把这个问题和前几天处理的一个问题结合起来,前几天处理了一个紧急问题,也是有一个SQL语句的执行计划发生改变,这个语句的业务比较关键,触发频率是每分钟一次,如果一旦

百倍性能的PL/SQL优化案例(r11笔记第13天)

我相信你是被百倍性能的字样吸引了,不过我所想侧重的是优化的思路,这个比优化技巧更重要,而结果嘛,其实我不希望说成是百倍提升,""自黑""一下.     有一个真实想法和大家讨论一下,就是一个SQL语句如果原本运行20秒,优化到了1秒,性能提升该说是20倍还是提高了95%.当然还见过一种说法,一条SQL语句每次运行20秒,每天运行100次,优化后每次运行1秒,运行还是100次,那么性能提升是说成优化累计时间为100*20-100=1990秒? 好了,我们来看看PL/S

一个SQL性能问题的优化探索(二)(r11笔记第38天)

继续前几天的一个案例一个SQL性能问题的优化探索(一)(r11笔记第33天) 如下的SQL语句存在索引字段CARD_NO,但是执行的时候却走了全表扫描,因为这是一个核心表,数据量很大,导致数据库负载很高. SQL_FULLTEXT ---------------------------------------------------------------------------------------------------- SELECT ID,CN,CARD_NO,TO_CHAR(CH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