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26日,备受关注的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开始在广东广西试点。新机制核心是将现行成本加成定价方式改为市场净回值方式,以可替代能源价格计算出计价基准点,再加上管道运输费用得出省一级门站价格。
以广东为例,新机制实施以后,无论是中石油西二线的进口气中石化四川的内陆气,还是中海油的海气,进入到广东门站的价格都将统一为2.74元/立方米。
在新机制激励下,三大公司为保持利润,不得不努力寻找更便宜的气源,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这种由正推变倒推的定价机制改革,最终在天然气上游资源市场引入竞争机制,使下游消费者获益。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广东省调研时了解到,业内对新机制在上游市场引入的竞争持积极态度。但由于中游的管网垄断,上游天然气资源可能无法完全按市场规律在下游充分流动,这不但有碍上游竞争的形成,更在传递过程中不利于下游分享上游竞争带来的低价天然气。业内人士和专家建议,进一步打破天然气管网垄断是气价改革深化的必然要求,在中游没有真正独立的管网公司,天然气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
燃气电厂的苦恼
“中海油这条管网在门前已铺了6年,但现在我们还要用槽车进口天然气发电。”能就近使用中海油管网天然气是深南电中山电力公司副总理赵顺成(化名)的一个心愿。
在中山,中海油将大部分管网天然气提供给另一家电厂嘉明电厂。原因很简单,该电厂由中海油气电集团持股52.7%控股经营。
目前,中海油在广东已建成广东大鹏LNG接收站,珠海LNG接收站也在建设之中。此外,中海油深圳LNG项目将于“十二五”早期建成。中海油还控股珠海到中山跨市天然气管网,该管网总长110.68公里,年输气能力15亿立方米。
早在2004年,中海油与中山公用(000685,股吧)分别出资75%与25%,垄断中山市天然气管网与销售。中海油气电集团网站显示,广东揭阳城市天然气管网也由中海油控股,中海油在惠州还有一家控股天然气电厂。
“气源和管网同时被一家公司垄断,在天然气分配上,难以做到一碗水端平,中石油西二线天然气想在省内畅通无阻,必然要面对中海油既有管网垄断的阻力。”有业内人士担心。
“对我们而言,价格是次要的,关键是能不能用上西二线的气。除中山外,市管网控股权属于中海油的还有几家,要解决类似问题,关键是优化管网股权结构,按照资源供给比例,进行管网股权多元化改革。”赵顺成担心,在资源紧张情况下,中海油连自产天然气都不愿对外供给,更别说以后通过它的管网用上中石油西二线天然气了。
但股权多元化真能解决问题吗?赵顺成所说的管网股权多元化改革,实际早已在广东省一级层面展开,但实际运行情况不尽如人意。
2008年3月21日,广东省按照中海油40%中石化和省粤电集团各30%的持股比例,组建广东省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负责广东省天然气主干管网建设管理和运营。其目标是,到2020年,新建广东省天然气主干管网超过3000公里,形成覆盖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天然气输送网络,年输气能力达600亿立方米。气源方面,省管网公司将接收中石油西二线中石化川气入粤及中海油LNG等9个气源的天然气。
该管网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当时的原则是“全省一张网,总买总卖”。提出这一目标的初衷在于避免三大石油公司重复建设管网,避免谁有资源谁说了算,保证不同来源的天然气在广东省内公平分配。
然而,随着中石油加入,省内天然气公平分配问题不但没有解决,连省管网公司内部两大股东中海油与中石化,都开始埋怨受到另一股东中石油的不公平待遇。
博弈料加剧
2007年底,300亿立方米的进口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合同刚签字,中石油全长8704公里的西气东输二线就已动工。到2011年底,年输气量100亿立方米的广东支线,已开始向广州送气。
资源就是实力,有了更大话语权的中石油,在这时选择接受广东省政府邀请,加入省管网公司。
在2011年底颁布的《广东省天然气主干管网建设运营模式方案》中,新的省管网公司股权比例变更为粤电集团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分别持股28%26%23%23%,打破了中海油一股独大的局面。方案还为今后按实力排座次立下了规矩:按照股东的天然气资源量,每五年调整一次股权结构。
“中石油不可能卖气给中海油股权独大的省管网公司,让中海油赚下游的钱,它参股进入是必然的。”一位省管网内部人士表示。
中石油加入省管网公司之始,就对“总买总卖”原则提出异议,提出“代输”的分配方案。所谓代输,是指省管网公司按照气源供应方或用户要求,提供代输服务,省管网公司仅收取管输费。但据省管网内部人士反映,这个看似市场化的输配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
“在输往广东的天然气中,有很大一部分分配给了与中石油有关联的昆仑燃气等企业,而作为省会城市的广州,只能从西二线拿到很少的天然气,这显然有失公平。”该人士表示。
据该人士透露,现在情况是,很多已与省管网公司建成配套管网的企业无法用上西二线天然气,而不具备接气条件的公司,因为与中石油的关系却被预留了气源。
“正是因为代输,这些企业可以直接绕过省管网公司,与中石油商谈购买合同,中石油以看似市场化的手段,最终达到了垄断市场的目的。”该人士说,虽然中石油已加入省管网公司,但它还在省内加紧建构自己的管网体系。“西二线从韶关到深圳,西三线从汕头到东莞,这基本上与省管网三期工程重复。这样一来,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这个管网十字架基本上覆盖了广东最为发达的地区,将来中石油可以撇开省管网公司直接对接终端市场。”该人士说。
因为气源和管网掌握在中海油手里,中山电力受到中海油的“不公平”待遇,同样因为气源和管网掌握在中石油手里,中海油和中石化又受到了中石油的“不公平”待遇。
但这种旨在利用自身资源和渠道优势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举动,在广东只是刚刚开始而已。随着中石化和中海油在广东省内气源的增加,未来这一竞争局面将更加激烈,也将使广东省内的管网改革变得更加复杂。
据中石化和中海油内部人士介绍,到2015年,中石化新疆和四川的天然气将会进入广东,随之而来的是中石化的天然气管网。中海油方面,利用早期的广东大鹏LNG接收站,中海油已在广东省内建设了385公里的管网。
2013年,中海油南海天然气将登陆广东市场。可以想象,其管网建设速度也将进一步加快。再加上周边省份的LNG气源,到“十二五”末期,广东将形成中石油西二线中石化川气中海油海气等多气源竞争的局面。 (王颖春)
新垄断者出现?
业内人士感叹,广东天然气市场化程度最高,但这也意味着广东的竞争更加激烈。在与中石油抗衡中尽显弱势的省管网公司,在地方燃气公司眼中,却又成为了一个新的垄断者:一个为破解垄断而出现的垄断者。
去年12月底,国家发改委一纸通知,将西气东输二线广东天然气门站价格定为2.74元/立方米,这个价格让珠三角不少燃气电厂的老总们心中暗喜。
因为目前珠三角大多数燃气电厂的平均燃料价格在4.5-4.8元/立方米之间,2.74元的门站价格意味着,只要西二线广东门站到电厂之间的管输费不超过1元,这些电厂未来就可以用到更加便宜的天然气。
但与喜悦相比,老总们更多的是担心。
“2.74元是中石油与省管网公司的结算价,但省管网公司与城市燃气公司的结算价怎么定?这直接关系到下游厂家的利润。”广东省油气商会会长吴清标问道。
以广州南沙发展燃气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位于广州南沙区,来自中亚的进口天然气从土库曼斯坦到南沙公司,首先要从霍尔果斯边境到从化市鳌头镇,形成广东省门站价,这个价格是2.74元/立方米。从广东省门站经过省天然气管网输送,将来还要形成一个广州市门站价格,在广州市经过广州燃气集团管网输送后,才能形成南沙区的门站价格。
“即便2.74元/立方米的西二线气价较现在的海上LNG便宜,但是省内与市内管输费如何核定,省管网公司内部收益率如何计算,将直接决定区域燃气公司终端售价和利润。”南沙燃气经营部经理陈锐垣说。
南沙燃气的这种担心情绪,目前普遍存在于广东省内的燃气公司之间。围绕着如何确定内部收益率,广东省管网公司与城市燃气公司之间,城市燃气公司与区域燃气公司之间,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博弈。
按照目前天然气定价机制,确定省管网收费标准的权力在广东省物价局。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广东省物价局尚未就省管网内部收益率做出明确规定,但坊间流传的8%的内部收益率已被诸多公司认为过高。
华南理工大学天然气利用研究中心主任华贲担心,目前省管网公司希望以净资产而非总资产计算内部收益率,有侵蚀城市燃气公司利润的倾向。“到2015年引入400亿立方米天然气,除带动几万亿元的下游产业外,还实现能源结构调整,这是广东省的最大利益。不能因为一家公司的利润,而影响了这一进程。”
专家呼吁“厂网分开”
中海油对中山天然气市场的垄断,中石油对西二线沿线市场的垄断,省管网公司为了破解垄断而带来的新垄断,目的都是为获得终端燃气市场控制权,其手段基本相同:即通过垄断管网达到上述目的。
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陈守海认为,现在天然气市场核心问题是,石油公司借长输管网控制整个市场,造成气源单一上游主体单一;到中游环节,又通过控股省级和市级管网来加剧这种垄断,这实际上阻碍天然气价改最终目标实现竞争天然气市场。
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天然气价格改革通知称,此次价改最终目标是放开天然气出厂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政府只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天然气管网运输价格进行管理。显然,发改委主导的天然气价改的最终目标是“两头放开,管住中间”。
目前正在粤桂两地试点的新机制,将现行成本加成的定价方式改为市场净回值方式,以可替代能源价格计算出计价基准点,再加上管输费用得出省一级门站价格。新机制实施以后,进入广东省门站的天然气,无论是中石油西二线的进口气中石化四川的内陆气,还是中海油的海气,到了广东享受的结算价都是2.74元/立方米。
多位专家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新机制带来的上游竞争无疑是一大进步。但中游的管网垄断,使上游天然气资源无法按照市场规律在下游充分流动,这不但阻碍上游竞争机制形成,更在传递过程中阻碍下游分享上游竞争带来的低价天然气。因此,打破管输垄断是气价改革深化的保证,没有独立的管网公司,天然气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
在华贲看来,未来中国天然气将会形成内陆气进口气非常规天然气等多种气源供应局面。相应的,各个地域广泛分布的市场会有针对不同气源的市场需求,这种局面,迫切要求建立全国天然气“一张网”,以及通畅便捷的上下游交易机制。
他建议,应当借鉴当年电力系统“厂网分开”经验,组建与天然气开发商分开的独立企业:国家天然气管网公司,实施全国统一干线管网。应该吸取电网公司垄断的教训,天然气管网公司应当只是交易平台而不是购销中间商,只收取输气费用。
中金公司分析师关滨认为,管网开放可使民营和外资开发的非常规天然气更早进入市场。以北美和英国经验为例,开放天然气行业上游勘探业务,形成众多生产商之间的竞争,从而形成市场化的井口价格。开放中游管网建设和运营,实现众多管网公司之间及不同气源之间的竞争定价。
“石油公司掌控上游资源和中游长输管网的同时,还通过控股参股方式控制下游管网,在这种比电网垄断还要严重的体制里,在气源分配上很难做到完全公正。”华贲表示。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广东省成立了省管网公司,并采取代输的市场化手段,以图化解气源垄断方的垄断。但在省内天然气供小于求的整体情况下,同时掌握气源和管网的石油公司,仍可通过代输来实现有利于自己的分配。
业内人士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一方面要加大上游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另一方面积极鼓励拓展多种气源,最终形成供大于求的天然气供应市场,因为只有供大于求的市场才可能是一个真正的竞争市场。在此之前,监管部门应尽快出台天然气管网有关管理办法,规范管网建设管理和运营。
对省一级管网公司,华贲认为,省管网公司定位不应是天然气产业链上的一级运作平台,而应成为一个微利的规划监管机构,负责整个省内天然气管网建设的规划和监督管理。
“各省目前都在筹划建立自己的省管网公司,如果定位不准,就不是一个好趋势。”他建议,应该由省物价部门尽快界定省管网和城市管网的实际供气成本,加上合理利润计算出管输费率,防止省管网公司因事实上的垄断地位而产生的暴利倾向。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研究员刘满平建议,政府要尽快制定天然气管网运输费用定价方法,对管输价格要有统一的测算方式,明确有关测算参数,例如计算折旧年还贷年限以及投资回报等。
由于目前城市配气费由地方政府监管,国家对各地配气费的测算方法和相关参数没有统一规定,各地配气费水平差异很大,投资者回报率相差很多,因此,国家应加强对配气费的监管,保证用户和投资者的公平。
(王颖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