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每日经济新闻》的一篇《360棱镜门: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样本”》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篇报道与今年2月每经发布的《360黑匣子之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是大版面,又是熟悉的匿名记者“秦俑”和网友“独立调查员”。不过从此次《每经》报道的反响来看,读者开始变得更加理智,每经这篇更大篇幅的报道却越发难以服众。对新闻缺乏真实、客观的报道是最主要的原因。
新闻真实性缺失
在每经针对《360黑匣子之谜》为题进行专门报道后,至今该报道的真实作者仍未现身,这显然与报道中所提到的查清真相的目的相悖。同时,报道中多次出现了诸多似是而非的词汇,不仅禁不住推敲,而且违背基本新闻真实性的素养:可能,14处、如果,10处、似乎、2处、猜测,2处、涉嫌,5处、大概,1 处、推断,1处、怀疑,1处。
而在此次《360棱镜门》报道中,我们更是看到了15处可能、6处如果等推敲猜测的词汇。此外,报道中多次使用公司以及员工等化名形式进行报道,目的是“出于对记者人身安全的考虑”,还是故意不表明竞争对手的身份?我们不得而知。
新闻客观性缺失
作为一个超过万字、长达多个版面的报道,新闻的客观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最早的《360黑匣子之谜》报道中,匿名记者并没有采访360公司,但是却采访了360所有的竞争对手,包括百度、金山、腾讯,以及一些做木马病毒的黑客。这样看似“真实”的采访很难得到读者的信服。
而在此次的报道中,每经告诉读者他们确实对360董事长周鸿祎进行了采访,但周鸿祎表示在360和每经的诉讼案件结果出来之前,不认为双方可以中立客观地交流涉案的内容,并指出已经多次回答了其他媒体的采访,请每经记者关注相关报道。
在此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每经记者对于360公司的采访计划就此宣告结束,似乎没有再进行任何相关的努力,难道就仅仅靠一个短信就可以忽视重要当事人的声音?此后,每经记者就开始根据匿名受访者、安全同行以及网友“独立调查员”的描述撰稿报道。最终结果的客观性显而易见。
不得不承认,棱镜门、认证悬疑、涉嫌作弊这样的标题描述在如今的中国互联网环境下,确实能够吸引不少的眼球。但对于媒体来说,坚守新闻报道真实、客观的底线更加重要。每经如此“钟爱”报道360,其背后目的何在?也许在不久后双方诉讼案判决结果出来后,我们可以了解更多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