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 闫瑾) 距离年末还有8个工作日,银监会将监管利剑指向了风险暗涌的信贷转让市场。 昨晚,银监会网站正式挂出《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督促和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规范信贷资产转让业务。其实早在12月初,该《通知》已经下发,信贷资产转让市场正式套上监管枷锁。 自去年底以来,银监会已针对2009年下半年以来商业银行盛行的信贷表内外腾挪下发了一系列包括规范银信合作的调控措施,但此后银行间信贷资产腾挪活动并未沉寂。据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新增人民币贷款已达7.46万亿元,这意味着今年初既定的7.5万亿元新增贷款规模面临失守。腾挪信贷的故技开始在银行间重演。而在依靠信托业务将信贷资产从表内转至表外这道门被收紧后,银行间信贷资产转让成为银行腾挪信贷的重要渠道。 所谓信贷资产转让,是指金融机构(如银行、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等)之间,根据协议约定转让在其经营范围内的、自主、合规发放尚未到期信贷资产的融资业务。 《通知》中首次明确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开展信贷资产转让时应遵守三项原则,即真实性、整体性和洁净转让。“《通知》选择此时出台具有深意,三原则更是‘一针见血’。现在两类风险可能引起监管层的关注,一是年末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过多,为达监管要求,两家金融机构间签订协议,而实际资产并未转让,只是显示在账面上,即出现虚假转让;二是年内商业银行银根收紧,大规模的信贷不好通过银行直接发放,银行间可能出现暗自缔结条约通过转让放贷的行为。”北京大学金融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吕随启分析道。
时间: 2024-10-04 00: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