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管局发布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  为贯彻落实“走出去”发展战略,促进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的健康发展,对跨境资本流动实行均衡管理,维护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了《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现予以发布。《规定》自二OO九年八月一日起施行,请遵照执行。  各分局、外汇管理部接到本通知后,应及时转发辖内各分支机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各中资外汇指定银行应及时转发所辖分支机构。  二OO九年七月十三日    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和便利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活动,规范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境外直接投资是指境内机构经境外直接投资主管部门核准,通过设立(独资、合资、合作)、并购、参股等方式在境外设立或取得既有企业或项目所有权、控制权或经营管理权等权益的行为。  第三条 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外汇局)对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的外汇收支、外汇登记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 境内机构可以使用自有外汇资金、符合规定的国内外汇贷款、人民币购汇或实物、无形资产及经外汇局核准的其他外汇资产来源等进行境外直接投资。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所得利润也可留存境外用于其境外直接投资。  上款所称自有外汇资金包括: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账户等账户内的外汇资金。  第五条 国家外汇管理局可以根据我国国际收支形势和境外直接投资情况,对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资金来源范围、管理方式及其境外直接投资所得利润留存境外的相关政策进行调整。  第二章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和资金汇出  第六条 外汇局对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及其形成的资产、相关权益实行外汇登记及备案制度。  境内机构在向所在地外汇局办理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时,应说明其境外投资外汇资金来源情况。  第七条 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获得境外直接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后,持下列材料到所在地外汇局办理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  (一)书面申请并填写《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申请表》(格式见附件1);  (二)外汇资金来源情况的说明材料;  (三)境内机构有效的营业执照或注册登记证明及组织机构代码证;  (四)境外直接投资主管部门对该项投资的核准文件或证书;  (五)如果发生前期费用汇出的,提供相关说明文件及汇出凭证;  (六)外汇局要求的其他材料。  外汇局审核上述材料无误后,在相关业务系统中登记有关情况,并向境内机构颁发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证。境内机构应凭其办理境外直接投资项下的外汇收支业务。  多个境内机构共同实施一项境外直接投资的,由境内机构所在地外汇局分别向相关境内机构颁发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证,并在相关业务系统中登记有关情况。  第八条 境内机构应凭境外直接投资主管部门的核准文件和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证,在外汇指定银行办理境外直接投资资金汇出手续。外汇指定银行进行真实性审核后为其办理。  外汇指定银行为境内机构办理境外直接投资资金汇出的累计金额,不得超过该境内机构事先已经外汇局在相关业务系统中登记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资金总额。  第九条 境内机构应在如下情况发生之日起60天内,持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证、境外直接投资主管部门的核准或者备案文件及相关真实性证明材料到所在地外汇局办理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变更或备案手续:  (一)境内机构将其境外直接投资所得利润以及其所投资境外企业减资、转股、清算等所得资本项下外汇收入留存境外,用于设立、并购或参股未登记的境外企业的,应就上述直接投资活动办理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手续;  (二)已登记境外企业发生名称、经营期限、合资合作伙伴及合资合作方式等基本信息变更,或发生增资、减资、股权转让或置换、合并或分立等情况,境内机构应就上述变更情况办理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变更手续;  (三)已登记境外企业发生长期股权或债权投资、对外担保等不涉及资本变动的重大事项的,境内机构应就上述重大事项办理境外直接投资外汇备案手续。  第十条 境内机构持有的境外企业股权因转股、破产、解散、清算、经营期满等原因注销的,境内机构应在取得境外直接投资主管部门相关证明材料之日起60天内,凭相关材料到所在地外汇局办理注销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手续。  第十一条 境内机构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和其他相关规定,向境外直接投资企业提供商业贷款或融资性对外担保。  第十二条 境内机构在外汇管制国家或地区投资的,可按规定在其他非外汇管制国家或地区开立专用外汇账户,用于与该项投资相关外汇资金的收付。  第三章境外直接投资前期费用汇出  第十三条 境外直接投资前期费用是指境内机构在境外投资设立项目或企业前,需要向境外支付的与境外直接投资有关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  (一)收购境外企业股权或境外资产权益,按项目所在地法律规定或出让方要求需缴纳的保证金;  (二)在境外项目招投标过程中,需支付的投标保证金;  (三)进行境外直接投资前,进行市场调查、租用办公场地和设备、聘用人员,以及聘请境外中介机构提供服务所需的费用。  第十四条 境内机构向境外汇出的前期费用,一般不得超过境内机构已向境外直接投资主管部门申请的境外直接投资总额(以下简称境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5%(含),并持下列材料向所在地外汇局申请:  (一)书面申请(包括境外直接投资总额、各方出资额、出资方式,以及所需前期费用金额、用途和资金来源说明等);  (二)境内机构有效的营业执照或注册登记证明及组织机构代码证;  (三)境内机构参与投标、并购或合资合作项目的相关文件(包括中外方签署的意向书、备忘录或框架协议等);  (四)境内机构已向境外直接投资主管部门报送的书面申请;  (五)境内机构出具的前期费用使用书面承诺函;  (六)外汇局要求的其他相关材料。  对于汇出的境外直接投资前期费用确需超过境外直接投资总额15%的,境内机构应当持上述材料向所在地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局(含外汇管理部)提出申请。  外汇指定银行凭外汇局出具的核准件为境内机构办理购付汇手续,并及时向外汇局反馈有关信息。  第十五条 境内机构已汇出境外的前期费用,应列入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总额。外汇指定银行在办理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资金汇出时,应扣减已汇出的前期费用金额。  第十六条 境内机构自汇出前期费用之日起6个月内仍未完成境外直接投资项目核准程序的,应将境外账户剩余资金调回原汇出资金的境内外汇账户。所汇回的外汇资金如属人民币购汇的,可持原购汇凭证,到外汇指定银行办理结汇。  所在地外汇局负责监督境内机构调回剩余的前期费用。如确因前期工作需要,经原作出核准的外汇局核准,上述6个月的期限可适当延长,但最长不超过12个月。  第四章境外直接投资项下资金汇入及结汇  第十七条 境内机构将其所得的境外直接投资利润汇回境内的,可以保存在其经常项目外汇账户或办理结汇。  外汇指定银行在审核境内机构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证、境外企业的相关财务报表及其利润处置决定、上年度年检报告书等相关材料无误后,为境内机构办理境外直接投资利润入账或结汇手续。  第十八条 境内机构因所设境外企业减资、转股、清算等所得资本项下外汇收入,通过资产变现专用外汇账户办理入账,或经外汇局批准留存境外。资产变现专用外汇账户的开立及入账经所在地外汇局按照相关规定核准,账户内资金的结汇,按照有关规定直接向外汇指定银行申请办理。  第十九条 境内机构将其境外直接投资的企业股权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其他境内机构的,相关资金应在境内以人民币支付。股权出让方应到所在地外汇局办理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的变更或注销手续,股权受让方应到所在地外汇局办理受让股权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手续。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条 境内机构(金融机构除外)应按照境外投资联合年检的相关规定参加年检。多个境内机构共同实施一项境外直接投资的,应分别到所在地外汇局参加外汇年检。  第二十一条 境内机构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进行直接投资的,参照本规定进行管理。  第二十二条 境内金融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相关监管部门对境内金融机构境外直接投资的资金运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三条 境内机构办理境外直接投资项下外汇收支及外汇登记等业务,应按相关规定通过相关业务系统办理。  外汇指定银行应将境外直接投资项下外汇收支信息通过相关业务系统向外汇局反馈。  第二十四条 境内机构违反本规定的,外汇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及其他相关规定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由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自二OO九年八月一日起施行。附件2所列其他规范性文件同时废止。以前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本规定执行。

时间: 2024-07-30 08:03:06

外管局发布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的相关文章

外汇局发布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

新华网快讯:外汇局发布<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自2009年8月1日起施行. 另据外汇管理局网站消息 为贯彻落实"走出去"发展战略,进一步支持我国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平稳.健康发展,促进投资便利化,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稳步有序地推动跨境资本交易的对外开放进程,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发布了<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自2009年8月1日起施行. <规定>

外汇局通知规范境内银行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各中资外汇指定银行: 为规范境内银行境外直接投资所涉外汇业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532号令).<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发布〈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的通知>(汇发[2009]30号),现将境内银行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所称境内银行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境内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外资法人银行

改革和创新外汇管理政策促进境外直接投资发展

为贯彻落实"走出去"发展战略,进一步支持我国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平稳.健康发展,促进投资便利化,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稳步有序地推动跨境资本交易的对外开放进程,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发布了<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自2009年8月1日起施行. <规定>在整合近年来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政策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外汇管理局直接投资外汇管理信息系统的上线运行,对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

境内机构出海首提人民币资金来源审查改登记

境内机构"出海"首提人民币 资金来源审查改登记.此外,该规定为今后人民币区域化乃至国际化留下"伏笔" 张喆 今后,境内机构到境外直接投资无需经过资金来源审查,只需事后登记即可--这将给企业"走出去"带来方便.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昨日发布<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征求 意见稿)>(下称"意见稿"),明确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的资金来源范围,并首次提及人民币用作境外直接投资. 与

外管局改进境外放款外汇管理扩大境外放款主体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稳定外需的六项政策措施,提高境内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走出去"以带动出口,在认真总结前期境外放款试点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境内企业境外放款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自2009年8月1日起开始实施. <通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扩大了境外放款主体.由现行的只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外资跨国公司对外放款扩大到符合条件的各类所有制企业.二是扩大了境外放款的资金

温州试点个人境外直接投资不到半月暂停

温州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遇挫 国家外汇管理局温州市中心支局的相关人士表示,温州资本经过地下渠道流到海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此次试点就是想把个人境外直接投资合法化,从地下变成阳光,也可以阻击海外热钱的流入.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黄柯杰|浙江温州报道 2011年1月7日,温州市对外经济贸易局在其官方网站高调公布<温州市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方案>,这标志着温州成为国内第一个允许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的城市. 温州此举立即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海内外媒体纷纷报道此事,外界认为,试点或将为温州数千亿民

只有280亿美元的消费留在中国境内,境外消费额高达73%

中国人买走了全球约计1020亿美元的奢侈品,其中只有280亿美元的消费留在中国境内,境外消费额高达73%.在全球奢侈品消费因经济低迷呈现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国内地消费者去年竟买走了全球近一半的奢侈品,其中超过七成是境外消费.专家认为,中国人日益增长的消费能力和境外游的迅猛增长,带动了奢侈品消费热潮.不过,随着中国人消费心理日趋成熟,境外奢侈品消费未来或将降温.中国人买走全球47%奢侈品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机构--财富品质研究院近日发布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境外人均消费额1508欧元,消费能力全球第一

试水个人境外直接投资业内人士并不乐观

张萧然 中国产经新闻报 与其让上万亿元的游资兴风作浪,不如主动对此积极疏导.近年来,温州游资被人们看成是楼市和个别农产品价格高企的重要推手,为了改善此局面,近日温州市政府开辟了一条新的投资渠道--个人境外直接投资.1月7日,温州对外经贸局对外发布了<温州市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方案>,本方案明确规定,18周岁以上拥有温州户籍并取得因私护照者,可在包括香港在内的境外市场进行直接投资. 年前部分股有望一飞冲天! 秘闻!行情近期将出现逆转 机构资金流向已发生巨变! 主力资金正密谋全新布局 这对8000

温州试点个人境外直接投资

温州展开个人对外直接投资试点工作,是对现有外汇管理体制的一项新突破.然而,这种"走出去"方式并不是无条件的,在金额和投资领域方面均有明确要求.有关专家认为,现在作出限制,效果有待观望. 温州市1月7日起开始试点个人境外直接投资.当日,温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发布了<温州市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方案>及相关配套政策文件,包括<温州市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管理办法(试行)>.<温州市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 温州市外经贸局对外经济合作处相关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