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现了个比字母B还火的词——“大数据”。各大电商平台关于这个大数据的帖子铺天盖地。无非是在说数据之于互联网的重要性。无数专家开始忙着拍砖定调,真是哪里有他们哪里就有春天啊!
互联网时代本身就是数据统治天下的时代,数据的重要性当然不言而喻。其实数据还是那些数据,只不过加了个“大”字,便瞬间升级成土豪了。早在几年前,腾讯、阿里等大佬就已经拥有自己的数据挖掘团队,阿里集团也早已设立首席数据官岗位(CDO),负责推进“数据分享平台”战略。如何挖掘、分析和运用这些数据,并和全社会分享,一直是各大企业战略的核心所在。从数据中掘金,早已经成为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共识。只是“大数据”这个词叫起来更加应景——3721.html">2014年,以阿里和腾讯为首的O2O大战早已拉开了帷幕,新一轮的洗牌将要上演。
“数据”进化成“大数据”,总要有个合理的定义——它一般指的是1000T以上的数据,按照一般机器配置,相当于400台到500台电脑。谈到大数据,大家总爱拿《纸牌屋》来说事,(这营销手段比小米做得都好)观点大都互相抄袭:这些人大都表示美剧《纸牌屋》的诞生是大数据时代的产物。说什么《纸牌屋》是导演Netflix很早就对各种数据进行了统计,发现喜欢观看1990年BBC版本《纸牌屋》的观众,同样是导演大卫·芬奇的拥趸;同时,这些人也很爱奥斯卡影帝凯文·史派西。然后就把这三个元素糅合在一起——请大卫·芬奇翻拍《纸牌屋》,凯文·史派西来当主演。于是,《纸牌屋》就这样如私人定制般“横空出世”了。说得神乎其神。可这个过程怎么这么耳熟呢,仔细一想,哪个产品的出世不是考虑市场需求、进行市场细分的结果。这不过就是个市场调研的过程,只不过这种调研是针对数据,针对网络,它更加隐秘,同时也更加流氓。
这股大数据的风自然也吹到了淘宝。很多关于大数据的微博就出现了,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店主们通过大数据分析,排名提高了,销量猛增了……顺着他们的思路走,那事态下一步夺取阿里大权指日可待啊!可我实在想不通,你说你一个小淘宝店的店主,连钻都不到,客户群十个手指头就能数完的事,你不去找起点团队、宝信网络之类的电商引引流量,提升一下销量,却在这干做起大数据的梦。说白了,甭管数据还是大数据,指向的还是信息,那可是大咖们玩的把戏。
要我说,耀眼的光环大都是为了将污点掩盖得更彻底,还有可能亮瞎大家的眼。现在“大数据”的叫嚣尘上,不过是那些想要利用它的人在为其合理化铺平道路。奥威尔在他的《1984》中说道: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了未来。拿到现在,就是“谁掌握了信息(数据),谁就掌握了未来”。而这个信息永远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规则当然也由他们来制定。无论“大数据”的光环怎样耀眼都离不开对人隐私的侵犯。
说个简单的例子,经常看视频的人应该都会发现,播放器两旁的广告栏总会有你在淘宝搜过的类似宝贝出现。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流程,从数据到信息再到隐私,而这与巨头们口中的“大数据”相比,就相当于大象脚下那只蚂蚁身上的一个细胞。这庞大的数据王国,建构起了一个现实版的楚门的世界,你我都只是这个无边世界中的一颗棋子。因为不管你愿不愿意,只要你打开电脑,点动鼠标的那一刻,你面前的电脑就成了一个大型的监视器,你写了什么文字、发表了什么说说、黑了哪些人、想买什么东西,一切都会还原到现在所说的“大数据”中。在大数据的漩涡里,我们被以不同的标准划分,贴上标签,随着数据整合和垄断,这种监视只会越来越肆无忌惮。当然,对大数据虎视眈眈的企业为了让自己的行为合法化,肯定会拿出一系列的法律条文来保证:“我们耍流氓是经过法律允许的!”那到时候这所谓的法律会站在谁这一边呢?群众还是企业,这我就不说了,在人民当家做主的中国,答案你懂的。
斯诺登搞出的那些事大家想必都还记得,当时惹得世界一片哗然。其实这种结果,掰着脚趾头也能算出来。《耳语者》、《窃听风暴》、《羚羊与秧鸡》咋一看,与大数据无关,可细想一下,不得不佩服这些作家的远见。向来权与钱、政治与经济就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的。通过这些书也能看出大数据的未来的隐患。隐私的监控直接影响自由的程度。这个话题在国外早就是老生常谈了。
虽然在互联网上,信息绑架与其带来的各种利益相比有点无足轻重,但这仅止于目前,随着数据摇身一变成了大数据,那情况可就不怎么乐观了。
数据织就了一张大网,把你我都缠在上面,网张得越大,你我被勒得就越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