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良杰指出,在行业领军企业在面对初创企业发起的挑战时,往往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他认为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有两点:1.无法下决心对现有商业模式进行颠覆式变革;2.一时的短视行为与墨守成规,往往会导致企业错失调整策略、重整资源的最佳时机。
许良杰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并非单纯基于价格或终端优势,而是建立在对互联网行业发展内在规律、趋势判断以及受众使用心理等方面的深刻理解之上,对产品的内涵、价值、功能和用户体验进行再创新的过程。
此外,许良杰认为,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竞争尚处于初期阶段,随着可穿戴式设备、云计算、大数据等交互技术的快速发展,每一个细分后的领域都有着不可限量的巨大空间。
以下是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同事:
下午好!
1995年,比尔-盖茨在一份名叫《互联网浪潮》的文件中曾提出过这样一个疑问:“互联网迷有一个大胆的猜想:他们能不能创造出一种比个人电脑更便宜,但强大到足以支持网页浏览的设备?”
如果把这个问题放在今天,所有人都会脱口而出同一个答案:智能手机!
今天,我们或通过智能手机与外部世界进行实时沟通,或通过移动办公软件实现远程办公,或通过各种APP打发无聊的碎片化时间。无论以怎样的方式,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24小时在线”的一员,即:通过各种智能终端实现24小时的连接在线,进行各种信息的交互和碰撞。
这种碰撞的复杂程度和交互量仍在提速。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完善,一个基于24小时在线“C(Connected)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随着“C时代”脚步的临近,移动互联网时代全新的竞争格局也将呼之欲出。
1865年,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曾提出著名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孤立系统中实际发生的过程,总是使整个系统的熵数值增大。” 在科学领域,熵(entropy)这个词用来表示体系的混乱程度,体系越混乱、越无序,“熵值”就会越大。
如果我们将整个地球看作一个相对孤立的体系,那么,人类文明同样是一个“熵值”不断增加的过程,推动“熵值”不断增加的核心动力正是信息的不断交互与碰撞。
在“C时代”,随着“熵值”的不断累进,互联网企业的生存与竞争格局开始发生改变:明确的商业模式不再是克敌制胜的唯一“法宝”;反之,谁能够保证封闭系统中参与碰撞的微观个体越多,碰撞的频率和信息交互越复杂,谁的熵值就越大,所对应的商业价值也就越大――这就是“C时代”的“高熵值效应”。
洞悉了这一理论,我们就不难理解乔布斯是如何依靠几款交互式移动终端设备就将传统手机业、PC业、音乐行业和通信业搅得天翻地覆的:通过生态良好的体系――APP STORE,触发用户与创新应用之间的不断碰撞、交互。
对于创业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只要能够吸引更多用户和开发者进入一个应用生态体系,让彼此交互再交互、碰撞再碰撞,熵增再熵增,就能创造出难以想象的商业价值。
于是,我们看到SNS、微博、LBS、轻博客、互联网金融等创新应用产品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各种跨界、混搭的创意呈现出千帆竞发的美妙图景。
但这也是最坏的时代。肆意的抄袭与模仿,侵权与争吵……在捆绑+模仿的发展模式大行其道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究竟什么是创新?什么不是?人们开始感到困惑。
各位,关于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已无需多言。藉此创新大赛决赛召开之际,我希望和大家分享两点我对于创新一词的理解与感悟。
首先,创新并非盲目地强调新、奇、特,过分地关注独树一帜。
无论是硅谷还是中关村的创业者,都喜欢将“颠覆性创新”一词挂在嘴边。但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够对“颠覆性创新”给出一个清晰的定义。创业者往往认为只要把产品设计得“更好、更便宜、更快捷”,就具有了无往不利的破坏性与颠覆性。
但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并非单纯基于价格或终端优势,而是建立在对互联网行业发展内在规律、趋势判断以及受众使用心理等方面的深刻理解之上,对产品的内涵、价值、功能和用户体验进行再创新的过程。
基于这一理解,本届创新大赛特别设置了“创新+价值创造+实用性”三个权重指标。我相信,在这三个维度的标准评判之下,真正具有创新水准的设计能够最终脱颖而出。
其二、创新之难,难在坚守。
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互联网行业引领创新风潮的大多都是初创型企业。很多时候,他们敢于孤注一掷地进行“颠覆式创新”,并非出于主动选择,而是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存活下去而进行的被动改变。此时的他们因为无所谓失去,所以无所畏惧。
然而,当初创型企业逐渐成长为领军企业,却因为顾虑太多,变得谨小慎微、缩手缩脚起来。比如:加拿大黑莓公司,它曾经是智能手机行业的领头羊,但由于缺乏不断变革的勇气、持续创新的执行力以及平台运行的稳定性,导致其最终丧失引领换代潮流的机会。
相似的情景正在互联网行业不断地上演着。我时常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创新的步伐反而变慢了?敢于打破成规、颠覆自我的企业反而少了?我认为有五个方面的因素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出现:Too much money;Too much time;Too many people;Too much hate以及Black sheep。
在面对初创企业发起的挑战时,行业领军企业时常感到进退两难:一方面,回应对手挑战,对现有商业模式进行颠覆式变革,可能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企业都难以获得超额利润。这就如同:在一群羊群中突然出现一只基因突变的黑羊,它不如长白毛绵羊值钱,所以往往被看做影响群体利益的”无用之辈”而被弃之不理。
但另一方面:一时的短视行为与墨守成规,往往会导致企业错失调整策略、重整资源的最佳时机,最终导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渐丧失,被时代所摒弃。
正如斯宾塞?约翰逊所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天才的创意与成功的商业模式必然会被抄袭和模仿,即使是像 苹果 公司一样强大的企业,只要略有倦怠与松懈,同样面临沦为“昨日黄花”的隐忧。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在竞争日渐白热化的移动互联网市场上,只有具备强烈危机感以及持久创新能力的企业,才能保持基业常青。
各位,方兴未艾的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竞争尚处于初期阶段。未来,随着可穿戴式设备、云计算、大数据等交互技术的快速发展,每一个细分后的领域都有着不可限量的巨大空间。
今天,我们十分欣慰地看到,首届新浪创新大赛,共有127支代表队提交了思路新颖、各具特色的创新设计方案,尽管最终只有6支代表队有机会进入决赛环节,但参与的广泛程度及巨大热情,无不体现出新浪人强烈的创新意识与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在此,我谨代表新浪管理层向每一位参赛选手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并衷心祝愿本次创新大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