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杨杨 段晓燕 撰稿 杨杨 见到莫里茨时,正是北京最好的时候。风和日丽、春暖花开之时,却也是中国的私募行业如何走出全球性经济危机的蝴蝶效应之日。 “伟大企业家会借着这样的机会,将公司更强大,对红杉而言,是保持投资策略的一贯性和持续性,找到这样的企业家。”莫里茨从来都希望找到“有思想、渴望成功和富有想象力的人”,在他看来,这样的人,加之一个好的“赛道(市场)”,便可能成就“伟大的公司”。 “我的重心是去寻找合适的投资公司。”莫里茨告诉记者,宏观层面的变局无需过于担心,重要的是将该做的事情做到最好,真正去理解公司的价值,投资于你所相信的公司。据了解,红杉去年迄今的日子里,每个月都有投资案,“美国如此,中国和印度也如此”。 这背后的一个原因是:莫里茨认为,面对风险,更要看到机会。“如果当作风险,这扇门就会关上;如果看成是机会,门就打开了”。 在任何时期都保持想像力和乐观精神,这是莫里茨的哲学,而乐观和想象力的背后,又是基于“不走捷径”的长期积累。如果要成为好的VC,“要积累,要有耐心,要足够勤奋,最后还要加上一点点运气。” 后白银时代的机会 在莫里茨看来,金融危机对于红杉这样有积累的VC而言,是可以更好辨识潜在的“伟大的公司”的好机会,持续VC的成功。 《21世纪》:当下的危机大家都看到了,但机会在哪里?红杉如何借机变得更强大? 莫里茨:首先,当下的经济环境中,很多人会选择退出、停止投资。我们认为这显然不是一个成功的做法,因此我们会继续走下去。 其次,在这样一个环境中,那些选择开始创业、那些能使得企业更好更快成长的企业家,往往会是比其他企业家更强。而现在这些人更容易被辨别出来,这对我们而言也是个机会。 还有一点,现在无论是寻找更优秀的人加入我们,还是其他都相对变得容易,而且更加便宜。 《21世纪》:但整个VC业还是受到影响的,这个行业不会像互联网泡沫破灭时那样遭受长期的挫折么? 莫里茨:当我刚跨入VC行业时,手机的售价在4000美元左右、没有人用Email。这20年整个行业都经历了巨大变化,我们经历了互联网泡沫以及正在经历这轮经济危机。但VC、PE行业还在发展,而且是在壮大。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很重要的2个原因:一是产生真正企业家的驱动力一直存在:总是有人创业,总是有新的生意出现;二是那些愿意投资这些生意、愿意帮助企业一起成长的投资驱动力也总是存在。 《21世纪》:在这轮经济危机中以及以前,我们看到了很多例子,有些基金变得急功近利而把自己拖进了危机中。您对此有怎样的建议? 莫里茨:这也是人性。许多VC比较乐于沉浸在20世纪90年代的成功中。事实上只要回头看看20世纪70年代成长起来的那批公司,比如微软、思科都是经过了长期的积累才成功的。 对VC也如此。红杉25年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坚持一个观点:不要寻求捷径,对企业要有耐心,要积极帮助
它们去成长为伟大的公司。 在这样一个精神内核下,即使在疯狂年代,我们的投资也是比较有耐心、比较长期的。举个最近的一个案例,2001年红杉在美国投资了一家叫Pure Digital的公司,它的主要产品是数字摄像机。2009年3月,在我们投资近8年之后,它被思科收购了。 《21世纪》:您刚才提及成功,那您如何界定成功?是否以退出为标志?那么公开市场价格波动,您是否也会关注? 莫里茨:很久以前,我就意识到了一点:别去想股票市场,多想想所投公司,这对我的健康更有利。 私募市场和公开市场不一样,做私募的需要花很长时间去做决策,而且持有相对更长的时间、与公司一起成长。我始终认为好的投资人应该真正理解公司的价值,不管是公开市场还是私募市场。 最为成功的投资,应该是那些即使十年之后,人们仍然愿意持有其股票的那类公司。 类Google奇迹会发生在中国 莫里茨高调看好中国机会,他甚至认为,下一个不叫着“google”但可能会像google那样成功的公司,可能会出现在中国。当然,前提是要在它还是个小公司的时候发现它,帮助成就它。 《21世纪》:当人们谈到Google时就会谈到你;当谈到你的时候也无法避开Google。、你觉得还能超越自己,找到超越Google的公司么? 莫里茨:20年前我们投资思科时,也有人经常这么问:还有可能找到比它更牛的公司么?老实说,当时我自己都认为可能性不大,因为在对思科的投资中我们太成功了。然而现实是,此后我们又幸运地投资了雅虎,后来又有了Google。 未来充满不可知性。重要的是一定要保持想像力和希望,乐观地相信:你是有可能出现在如同Google这样的机会中的。 我觉得这样的机会,接下去会出现在中国而不是美国。这种观点,2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但今非昔比。我们希望红杉会有幸地出现在这样的案例中。即使不能,也可以相信我们在中国会取得巨大的生意上的回报。 《21世纪》:您说的这类伟大的机会,是以投资回报率作为标杆,还是说会出现像Google这样的引领商 业模式甚至生活方式变化的公司? 莫里茨:当然两方面都应兼具。我想强调的是,中国将来是会产生非常了不起的公司和生意的地方,我们希望在这里可以长期地和这样的公司一起成长。 《21世纪》:以您的认知,这样的机会可能出现在什么样的领域?据我们了解,红杉在中国的投资范围覆盖要比在美国广,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莫里茨:2个考虑点:一是哪些目前看起来市场还比较小的行业里面的小公司,但其所在行业会有很大的爆发潜力;二是目前处在市场还比较小的科技公司,随着市场的扩张,这些小公司未来都会有更大的机会。我认为在这两个领域,都有非常吸引人的投资机会。 红杉在中国的投资确实更为宽泛,这是基于两个国家的不同点。在美国高速增长行业主要集中在与科技相关的领域,而一些相对比较传统的行业,其本身已经比较成熟了,不存在太多高速增长机会。但中国不同,快速增长的行业还很多。 有时我也经常想,假如红杉在1920年代的美国做VC,我们看得行业或许也像今天我们在中国所看得行业这么宽泛。 但是有一个共同点,从投资这个生意本身出发,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红杉都坚持一个原则:寻找那些非同寻常的创业者,和他们一起来创建伟大的企业。 《21世纪》:这应该说是所有VC、PE们都梦想的事情。但为什么是红杉投到了思科、雅虎以及Google?在国内很多人说,投资就是看人。这是否也是红杉的制胜投资哲学? 莫里茨:合适的市场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正确的人。即使一个很好的人,如果选择了一个不太有前途的市场,也不太可能成功。 从投资角度讲,我也并不认为
中国市场有别于其他地方。寻找到正确的市场非常重要,之后则要更深入地到这个市场中去寻找合适的人。 《21世纪》:问题是红杉成了传奇。 莫里茨:我不太想去界定了不起的边界。我能说的是,我们希望可以投资的,是一些其他人目前还不太懂、也不太能看得到的商业机会,或者是那些其他人因为担心风险而不敢投资的机会。这样当大家都看到生意机会的时候,我们所投的公司和它们的竞争对手已经有一定距离了,那么这些公司只能是追随者而不是领先者。 对于红杉而言,要随时做好准备,对行业以及行业中的公司都要非常了解。这样一旦机会来临,我们就能迅速行动。 《21世纪》:此前您曾多次提到看好消费科技(Consumer-Tech)行业,这是否也在诞生伟大公司的范畴内? 莫里茨:科技公司当然是一个重要行业。互联网、手机、半导体、终端、软件等都很有前途,而消费本身又是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我的看法是,成功的公司即使不是一家科技类企业,也是善于应用科技和技术来发展生意的。 举例说,一个卖时尚产品的连锁店,传统意义上也许只和规模化以及提高利润空间有关。但是如果能引入一些管理软件,或者其他比如互联网、手机等的技术终端渠道,这个公司势必会做得更好。因此科技和其他行业是日趋融合的,而非单一的公司能成功。 站在一起,站在背后 投资人和企业家的关系,一直是敏感地带。红杉的哲学是,花更多的时间和初创公司在一起,在企业有具体需要的时候,要及时站在一起;在企业成功的时候,站在背后。 《21世纪》:有人说,VC在投资后就成了服务业了,需要为企业提供更多附加值。红杉的附加值会包括哪些? 莫里茨:谈及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会比较谨慎。红杉的定位始终是做企业家背后的企业家。最终是企业家努力将生意做好的,而不是VC们,那些想出商业模式、创办公司、真正运营生意的人值得享受公司成功的最终、最高荣誉。 比如,风险预警。我们做的只是提醒企业,天气可能变坏了,企业需要作出应变的决定。我们非常尊重公司,主要是让公司自己做出适当的决定以便更好地度过暴风雨时期。 真正有前途的企业,在挑选投资者时都会评估后者可能的贡献。比如是否真正理解生意并对生意有帮助,是否能在团队建设、招聘时起到帮助作用,是否可以带来一些客户,是否能为公司提供决策建议等等。 《21世纪》:但投资人需要和被投公司保持一个合理的距离么?既有价值,又不构成妨碍? 莫里茨:很多人都会告诉你,看到和看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对于投资人而言,看懂人很重要。要深刻理解被投公司需要做什么、他们想做什么,要判断公司面临怎样的挑战,以及其优势和弱势。 《21世纪》:这是否取决于投资人和企业呆在一起的时间长短?在中国很多投资人,都宣称要和被投企业“泡”在一起。 莫里茨:这和所花时间长短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首先要看公司的具体需求,其次时间也要花在刀刃上。 对于初创期企业而言,投资人可能需要花很多时间和团队在一起,一边对公司的商业模式更清晰、更了解团队应该怎么搭建。比如Youtube,他们最初6个月的起始阶段,就是在红杉美国的办公室运营的。其他初创期的美国公司,很多都在我们的办公室度过了一段时间。 但总的说来,真正好的公司,是具有独立经营精神的。VC们的工作当然需要,但是投资人也必须知道,一个真正好的公司从来都不是由VC来运营成功的。 《21世纪》:这种判断是否也是时间的馈赠?我的意思是,您是否会比年轻投资人更有能力去判断公司的价值和需求? 莫里茨:判断市场相对容易,判断人则需要功力。 但是这和年龄无关,有些年轻投资人在这方面可能会有天赋、很有办法、很有想象力;而有些年长的VC们则并不出色。 这没有普遍适用的规则,也不能按照年龄来判定。团队合作非常重要,可以招聘一些聪明人,这些人可能在综合判断方面未必出色,同时就要招聘一些综合能力强的人来互补。这么多年来红杉的一个优势是,总能吸引到很好的人,我们在其中做选择,把聪明人和善于做决策的人很好地组合起来。我们在中国也是这么做的。 好决策,需要对等权力 如同投资公司一样,选择进入中国、印度等市场,对红杉来说也是个Venture,莫里茨认为应该给选定的合作伙伴足够的决策权,但同时谦虚学习,踏实着眼长期目标。 《21世纪》:对于选定的人,红杉是否给予足够的权力?比如在中国,红杉做很多美国投资占比不大的非TMT领域,本土团队在决策中是否有更主导的地位? 莫里茨:中国的情况非常简单,不管是技术公司还是非技术公司,在中国都是由本土团队来全权做投资的。 我认为好的决策总是对事情有更多了解的人做出的,不可能是由在千万里之外的人做出的。好的投资人很自然需要对投资的决策权。我认为我们到中国来,想要找到最好的投资人。这其中有两点非常重要,第一点是我们选择谁,第二点就是要给已经选定的人足够的决策权。 《21世纪》:但是好人不见得不会做出坏的决定。红杉如何训练年轻的投资人,同时在机制上保证尽量不会出现好人作出坏决定的结果? 莫里茨:坦率地说,我认为无法阻止这种结果的出现,这就是人生。 如果要找一个老师,那么市场和经验是最好的老师。就像有人玩火,第一次被烫到之后,第二次可能就不会再玩了。 就像我们投资WebVan一样,这是1999年我们投资的一家在线便利店。这个投资中我们犯了很多错误,几乎集中了所有可能会犯的错误。比如我们想做的东西太多,速度也太快了,以至于在短期内形成了大量的资金需求。而在市场推广方面又投入了太多资金,加之在服务还没准备好的时候就急于把这个公司推出去了。 当然经验的获取也不是光靠个人得来的,其中很大是团队的功劳。这也没有捷径。我的工作之一,就是在他们需要我的时候,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忙和支持。 《21世纪》:那如何使得这种经验积累、传递的风险最低化?以及这种经验如何在不同地区的团队之间传递?比如中国,印度和美国之间。 莫里茨:当然任何一个新的尝试都势必面临困难和挫折,但是我认为这些同样都是机会。也是基于这样的想法,红杉来到了中国。我们认为这是打开了中国的这扇门,来建立一个新的生意。 立足现在,我们感觉红杉在中国要比最初的想像要好。倘若20年后回来看最初红杉来中国做投资的这个决定,我们一定会非常高兴迈出了这一步,抓住了这个机会。 文化的传递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开始于招聘之前,在他们加入这个团队很长一段时间以前,这个过程就已经开始了。红杉中国团队和美国合伙人一样,是生意上的伙伴。与做任何一个生意一样,VC选择和什么人合作也是非常谨慎的。 通过不间断的交流,来一步步、一天天地传递什么样的文化、投资准则是更好的、更被这个团队认可的。这种交流是双向的,中国和印度,以色列的很多信息,可以给相互的团队许多借鉴和提示,包括给美国。这可能并不体现在对具体项目的决策上。就像董事会和CEO,具体项目决策就如同市场营销、新产品开发等运营层面的事情。 《21世纪》:您刚提到,红杉中国的现状要比预想的好。这个论断是基于怎样的比较基础得出的?每个团队的成熟都需要时间,红杉对中国团队的耐心又有多久? 莫里茨:想想最初的情况吧,红杉在这里什么都没有。现在我们不仅在北京、上海以及香港有办公室,还有一支稳定工作了很长时间的团队,我们在不同领域有了不少投资,其中也包含一些在各自行业中非常突出的公司。 事实上,红杉在中国所投的公司目前表现都非常好,现金流情况与其他区域比是突出的。我们所取得的这些成功,也体现了我们对中国的投入,红杉在中国的投资活动会持续下去。 对红杉而言,我们并不会设定一个12个月、24个月或者36个月的发展目标。在美国,我们从1974年就开始做投资了,已经习惯了设定一个更长期的目标。 最关键的事情是,不要好高骛远,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从红杉中国的现状看,我们建立了一个团队;建立了一个投资策略、流程,能保证投资决策实在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然后帮助所投公司,与它们一起成长。我认为在上述三点上,红杉中国做的要比我们预计的好。
莫里茨:红杉在中国的发展要比预想的好
时间: 2024-09-29 01:49:59
莫里茨:红杉在中国的发展要比预想的好的相关文章
中国黑客发展历程
在中国互联网成长的道路上,有许多事情我们必须提起,有太多的事情我们必须铭记.回顾那段历史,我们有过迷茫,我们有过辉煌与理想,同样也经历了一次次的困惑与无奈.当我和安全界的朋友在策划这个专题的时候,我们又一次的翻开了中国互联网 的发展史,在这本厚重的书中我们努力找寻着中国黑客与安全事业的发展历程,找寻着那段属于中国黑客自己的历史-- 温故1994:中国黑客的起源(1994年-1996年) 那个时期是中国互联网处于刚刚开始发展的朦胧时期,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互联网的大门终于面向公众开放了.但
Alexa排名在中国的发展与影响
近日的Alexa世界网站排名让一些中国网站"心惊肉跳".由于Alexa频繁更改排名算法,使得一些中国网站的排名大幅下滑.据统计,此前在Alexa排名国内前1000名的网站,被清空或降低排名的网站大概在30%.近期排名大幅下滑和被清空的网站中包括一批获得风投的网站,如酷讯.帖易.爆米花视频等,数量在10家以上.(第一财经日报) Alexa网站排名在中国盛行的原因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短短10年时间左右,然而高速的发展必然需要相匹配的机制,比如相关法律.监管.环境等.根据中国互联网项目特征,短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两个最新动向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分司陷入举步维艰的时候作为一名员工的我也在深深的思考:对于互联网电子商务,通常的说法是早进去在扔钱,晚进去赚不了钱.在中国,这个时机已到.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存在三大瓶颈,即网上支付.安全和配送系统.对于配送系统,现存的各种配送网络基本成型,如饮用水配送网络.快递网络.地区或全国性的联网.相互结盟以及随后介入电子商务,有望短时间内解决.而网上支付和安全性相对困难些,各地政府支持和银行.软体应用开发公司参与,也将使此问题早晚得以解决.一旦这三个问题全部解决,电
加拿大院士周松年建言中国云计算发展
本文讲的是加拿大院士周松年建言中国云计算发展[IT168 评论]国庆前夕,周松年再次踏上祖国的土地.不过,这次他的行程有些特殊.应国务院.欧美同学会的邀请,50名成功华人代表来华座谈,共同商讨包括云计算.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在内的多个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作为PLATFORM公司的CEO,同时也是加拿大工程院的院士,周松年特别就中国政府的云计算战略规划提出了自己的建议.9月30日,周松年就此还接受了IT168等媒体的采访,分享了他对云计算及中国相关产业发展的许多独到看法. ▲PLATFORM
中国网络游戏发展迅速 网游社区风生水起
中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诊断淘宝客 站长团购 云主机 技术大厅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3.24亿,较去年同期的3.04亿增长6.6%,网民使用比例为63.2%,2011年网络游戏市场销售收入达到428.5亿元,同比增长32.4%,其中民族原创网络游戏占63.4%,手机游戏市场销售收入达
2016大数据企业排行榜揭示中国数据发展
文章讲的是2016大数据企业排行榜揭示中国数据发展,7月14日,首席数据官联盟在京发布了2016年<中国大数据企业排行榜>.据悉,本次排行榜由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中国新一代IT产业推进联盟共同指导,由首席数据官联盟专家组依据大数据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内大数据企业进行综合评定而成. ▲现场出席专家以及企业代表合影 据了解,此次<中国大数据企业排行榜>得到业界的大力支持,发布会由中华网.中关村智能硬件产业联盟.北京优智活孵化器协办.机械工业信息中心处长白涌如.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
O2O这个概念起源于美国,但在中国的发展却大相径庭
O2O这个概念起源于美国,但在中国的发展却大相径庭.美国O2O模式主导者是实体零售商,中国则主要是BAT这种大的电商平台.对于实践者来说,O2O是一剂慢作用的营销中药,实体企业想通过转型O2O模式优化企业,还需要找对门路. O2O到底是什么? O2O的定义有多种,但大同小异,从字面上看,O2O即Online ToOffline,也即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样线下服务就可以通过线上来揽客,消费者可以在线上筛选服务,在线成交和结算等,提高流量和规模. 从概念
合作、探索 TIBCO别样的中国创新发展之路
TIBCO在中国一直是一个低调的公司,中国对于TIBCO却是一个重要的市场,因为中国是一个新兴市场,发展迅猛,对支撑其关键业务的企业中间件需求很大.随着业务的增长,TIBCO需要实现研发人员的全球化,2005年TIBCO决定在中国建立离岸研发中心时选择了文思信息,也就是今天的文思海辉. TIBCO产品&技术执行副总裁汤姆·拉菲表示,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TIBCO曾对所有可能的合作伙伴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选择文思海辉有很多原因,第一,文思海辉规模是最大的.能够与文思海辉这样的领头羊合作对我们来说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态势总体还是健康的
"当前,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态势总体还是健康的,但今年也有很多电商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我认为构建信息安全体系,推广商业伦理教育将是电商行业突破困境的关键."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理事长郑砚农在第四届金网奖颁奖典礼前夕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理事长郑砚农 构建信息安全体系是电商破局重点 在谈到目前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态势时,郑砚农表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态势还是好的,不久前商务部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0-2011)显示,到去年年底,中国网络购物用户已经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