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创业这个概念,一直以来我理解的还有偏差,以为创业就是做出好产品,就是把想法现实化。诚然,创业没有好的产品跟服务一定行不通。但一味把产品归结为成功原因,就是个伪命题了。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误读,尤其是最近大行其道的"互联网分析师"们。刚刚读完冯仑的《野蛮生长》,最近又跟在阿里巴巴做过架构、之后自己创业成功的一位前辈谈过之后,尤其有这样的感悟。
其实创业说白了,就是建立企业,其过程就是个聚合资源(Resources),形成组织(Organization) ,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Products)。聚合资源,就是找人,找钱;形成组织,就是建立一套行得通、还可持续的规则来管理和引导找到的人和钱。然后(last but not least),还要做出拥有市场需求的产品,三者缺一不可(R,O,P)。
打开现在的创业媒体,成功产品分析独占大半个页面,爆红产品融资成功占了另一小半。这难免有概念误读误导之嫌,仿佛一个按钮设计中的交互哲学决定了创业的成败。互联网创业的门槛降低,很多技术人员关上门做app,做网站,做完报个加速器,以为就叫做创业了。不是说这样的打法必然失败,但其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性,严重依赖于产品能爆红,然后钱和人都来找到你。成功案例确实有,也确实不少,但我们忽视了创业大军的基数。钱和媒体都往一处跑。这些成功故事得到几百倍的放大,仿佛它们是创业主流。殊不知产品水平类似,却死在路上的创业队伍有千千万。很大程度上,他们都犯了创业概念理解偏差的毛病,死得很冤枉。
他们忽略了聚合资源和形成组织这两个同样重要的支点。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行政资源、客户资源,和钱。很多时候这里面有重合。比如找人的时候找到靠谱的合伙人能凑齐启动资金,一人独当几面,省了工资;比如找到可靠的客户资源就是拉来了前期流量以及更容易获得的现金流,省去了营销费用;比如行政资源不只是成事容易,更省去了创始人的机会成本,好处多多。而形成组织则包括了大家一起建立一套规矩,怎么样更好地激发创作灵感,让概念落地,同时保证在企业起步之后能规范化管理。
看冯仑的《野蛮生长》,里面讲了牟其中倒飞机,倒卫星,空手套项目的事迹(劣迹?)。那时候企业家手里完全没有产品、没有钱,但是带着解决问题的心态,加上大胆的商业想象力,找客户需求,找政治资源,找银行担保,再拿着担保开启生产,完成这个从无到有的链条,最终做出项目。抛开是否投机取巧、合法合规不说,假设那样的商业运作放在现在这个市场环境下,没准比起闭门调程序的团队还是要成功的多。你看那一代赶在改革开放春风吹起时的企业家,尤其是冯仑、王石、潘石屹他们这些带出了"基业长青"的企业的人,比起做产品,都更玩得转聚合资源、形成组织。
很多人以为自己没有这样的资源,作为一个技术人员,更有能力做到就是关门把产品做好,产品做好了才好说话,腰板直。这应该是中国跟西方创业者很大的一点理念差别。很多西方创业者,产品还未成型,只有个概念,就带着到处去拉资源,找客户试用,可能碰壁很多,但他们习惯了这种受挫的过程。在多次碰面中就极大地提高了自己与合适的资源匹配的概率。这是很多国人创业者做不到的。国人倾向于埋头做产品,找VC(或天使),仿佛这是唯一能够带来资源的途径。
精益创业发起人Eric Ries他导师Steve Blank也告诫创业者,多走出办公室,走到群众中去。多出去找同行谈谈,找潜在客户聊聊,多花点时间招募团队,假如大家都有兴趣,再谈投资(合作)不伤感情。其中难免听到很多No,但这条路才是成功应该走的路。有了这些谈判,才能拉更好的人才,更有质量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