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材料博物馆的MX展览首次登陆中国,让">中国设计师得以接触到世界最前沿的新材料,展览创始人伊尔斯向《第一财经日报(微博)》讲述了MX诞生和成长的背后故事
陈琳
[ 1998年,伊尔斯尝试制作了一个小型网站,把超中空玻璃、象草混凝土、纳米凝胶、生物树脂等闻所未闻的新材料,接二连三地公布于众 ]
于近日举行的中国可持续建筑大会(GBC)上,有一个展区每天都吸引数千名专业设计师前来。几乎每个设计师都会像懵懂的孩子第一次走进实验室,不停摩挲着展台上的各种样品,时而又会把鼻子凑近,嗅着展品的气味。
这个名为Material Xperience(下称“MX”)的展览第一次来到中国,400多种新奇古怪的材料聚集一堂,将设计师们的好奇心彻底激发出来——实心材料嵌入玻璃纤维后,摇身变成玩转奇幻光影的“透明混凝土”;回收的口香糖“重生”为色彩斑斓的塑料;二手厕纸卷成团黏合起来能承受巨大重力;刚刚从高校实验室中出炉的建筑材料,竟然比蒲公英的种子还要轻盈;甚至连经过风干和加工的牛粪也变得气味芬芳,成为制作环保家具的新原料……
2008年创始于荷兰,每年在阿姆斯特丹、巴黎、米兰等地定期举办的MX展览,已经成为欧洲极具影响力的新型材料信息中心。
“每次举办这样的展览,我们都会准备足够的材料样品,鼓励设计师看、摸、闻。”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MX创始人、Material公司创意总监、荷兰建筑设计师伊尔斯·塞尔斯佳指了指材料标牌上“闻我”的字样,解释说,参加MX无需遵守“请勿动手”的规则。参观者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全面打开自己所有感官机能去接受展览上的一切信息。
材料博物馆
MX的成长之快,令伊尔斯本人也感到吃惊不已。因为最初创办MX,伊尔斯仅仅希望的是用社交网络搭建一个小规模的材料信息分享平台。“大量新材料的信息,像碎片一样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工厂里。大品牌公司的设计师每月轻松更新材料数据库,他们背后有着雄厚的财力、人力的支撑。但对于很多独立设计师来说,要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新材料信息,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创办MX平台之前,伊尔斯曾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Kraaijvanger Urbis建筑事务所担任设计师。和绝大多数年轻设计师一样,她经常为寻找合适的新材料而苦恼。“荷兰设计讲求简约,在线条和造型的比拼上,不容易和竞标对手拉开差距。动用某一种新材料,为客户在触感和视觉上带来新感受,才是制胜关键。”然而,让她感到沮丧的是,他们所能获取的设计材料信息几乎都是二手的,大部分已经被其他大公司做成设计产品。有一次,伊尔斯的竞争对手就是动用了一种全新的天花板材料,让伊尔斯差点与某个幼儿园设计项目失之交臂。好在后来竞争对手出现其他状况,伊尔斯才“侥幸”中标。
“那件事情之后,我向事务所提议,由我自己和高校实验室合作,为某些项目定制新材料。”尽管如此,伊尔斯对于选择新材料的焦虑依旧严重。“实验室材料只适合小规模的项目,如果遇到数千平方米的公共设计项目,就需要寻找合适的制造商。由于信息不对称,这个寻找时间很可能耽误整个项目的工期。”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98年,伊尔斯尝试制作了一个小型网站,发动她身边的设计师朋友和她一起,把平时工作和旅行中发现的新材料公布到网站上。于是,超中空玻璃、象草混凝土、纳米凝胶、生物树脂,这些人们闻所未闻的新材料,接二连三地出现在网站上。一石激起千层浪,伊尔斯的网站迅速得到了设计师和制造商们的响应,热烈程度出乎意料。“我曾经在网站上发布过一篇如何设计铜锈、让建筑获得做旧美感的专题文章,主要是为了激发我的学生的想象力。没想到第二天、第三天就收到无数材料制造商和设计师的跟帖,都是提供铜锈相关的新材料的信息的。”此后,诸如飞利浦公司的光纤材料合作伙伴卡夫德特(Kvadrat Soft Cells)、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HRL实验室等知名材料研发机构,都于第一时间在伊尔斯的新材料网站发布了新材料的信息。
各种材料信息纷至沓来,在不知不觉之中,伊尔斯的网站聚合了海量的新材料信息。社交网络的力量,让伊尔斯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成立了Material公司之后,伊尔斯和她的团队利用搜索引擎技术,根据名称、制造商品牌、材质、柔软度、气味、耐热度、是否可降解等特性,将各种材料系统分类。人们点击、选择材料的特性后就能找到相关的材料信息。“十年之后,我们想到了举办展览。虽然网络技术很发达,但是设计师选定材料,不能光靠冰冷的数据,而是靠身体感官。”每当新材料样品数量达到5份以上,伊尔斯他们就会把这种新材料归入MX展览供选数据库中。
由于新材料数量已经达到天文数字,每年举办MX展览时,伊尔斯和她的团队都会根据展览的主题,选择与之契合的新材料。比如,这次配合中国可持续建筑大会主题,MX选择展出的都是关于环保的新材料。
灵感触发器
近几年来,不少国际知名设计师,就是通过MX平台,发现新材料,找到了作品的设计灵感。根据设计杂志《Mark》的报道,一批欧洲和日本的家具设计师在MX的网站上,看到了Albeflex、TT Sheet两种木板——在木材中间加入了织物,压合成极有韧性的木板。之后,设计师发挥想象,做出了一些“奇形怪状”的木质坐具。其中,美国洛杉矶实验派建筑师弗朗戈斯·佩兰和法国前滑板选手皮尔·安德鲁·施耐格斯联手,利用这两种木板制作出一种让人既可居住,又可以随时玩一把滑板的“滑板之家”。在去年巴黎举行的一次滑板文化展上,“滑板之家”一露面便引起了广泛关注。
日本设计师石上纯也就是受益者之一。推崇“让建筑失去存在感”的石上纯也,在设计家具时,也秉承着这种理念。数年之前,他期望找到一种在视觉上没有存在感,本质上却又坚韧、耐用的材料,制造“不存在”的餐桌和咖啡桌。在MX上输入关键词后,他一眼就看中了搜索结果中的“珀思配克斯有机玻璃”。这种材料不但在视觉上有着雾气氤氲般的轻盈感,同时在承重方面也颇为优越。
以思维天马行空著称的德国设计师约翰尼斯·汉莫(Johannes Hemann),一度对风力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他不止一次地向同行表示,要找到一种能够让风力随意塑形的材料。“让风力决定作品的形状,设计师最好站在一边做个旁观者和学习者。”在寻觅多时之后,他很偶然地在MX上看到聚丙烯和有机材料混合的锉屑,才觉得真正找到了解决方案。在空气压缩机、黏合剂和热量控制器装置的综合作用下,他用聚丙烯锉屑颗粒塑造出一系列“风暴家具”,意为用有形的家具模拟无形的风暴。作品在科隆展上一经展出便获得关注。
投入MX的工作,在设计师、新材料、制造商之间架起了桥梁,也让伊尔斯本人受益匪浅。如今,她已经从设计师蜕变为材料专家,在荷兰多所大学定期举办新材料专题的演讲。不过,最近她有点按捺不住,也想用新材料过把设计瘾。“法国设计师拉夫·鲁夫纳吉和玛丽安·卡芙德制造出了颜色鲜艳的‘吵闹果冻’,我一下子就被这种材料吸引了,已经把它放到MX网站的首页。用来做新型乐器倒是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