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在交换WAN媒介中
MPLS和VPN体系结构(修订版)
在前面的两章中介绍了部署MPLS可以使用到的不同操作模式。第2章对MPLS通过成帧接口的操作进行了具体的介绍,而第3章则介绍了MPLS是如何根据自身架构在ATM媒介上进行操作的。
第2层架构为运行帧模式MPLS提供了媒介,而第2层架构本身则可以通过使用交换WAN技术来实现,如帧中继或ATM。用户可以在ATM网络中运行信元模式的MPLS,但不能在使用帧中继的网络中,或使用通过传统ATM论坛PVC搭建的ATM结构中运行这种MPLS。也就是说,只有当帧模式MPLS有可能通过相应类型的接口来运行时,用户才能在网络中部署端到端的MPLS。
本章将探讨如何通过帧中继接口和ATM PVC来部署MPLS。也会探讨如何通过同一个物理接口使用帧模式和信元模式的MPLS,在将其他网络迁移进MPLS时,这一功能的价值将会凸显出来,关于MPLS网络迁移的内容本书将在第6章进行介绍。
4.1 帧中继网络中帧模式MPLS的操作
MPLS和VPN体系结构(修订版)
帧中继是一种在交换WAN网络中得到广泛部署的技术,它的基本功能就是在服务提供商的交换机端口与客户端设备(CPE)之间提供面向连接的协议。这也就是说,在数据流可以通过帧中继网络之前,会话或者虚链路必须先建立起来。因为VC在相互连接的CPE设备之间,充当了用来转发数据包的点到点链路。
然而,这些VC也可以用完全相同的方式通过其他帧模式类型的接口在两台端点设备之间实现MPLS转发及标签分发。也就是说,通过接口的标签分发是一种主动提供的下游独立控制的机制。图4-1是这种连接的一个实例。
图4-1所示为两台路由器通过帧中继网络相互连接。对于圣何赛路由器来说,它通过DLCI(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号164来标识VC,并使用这个VC来交换路由协议信息,同时它还使用这个VC来学习和分发标签转发信息。从圣何赛路由器的角度看,所有通过这个VC从路由协议邻居那里学来的路由条目,它们的下一跳转发地址都指向巴黎路由器。
圣何赛路由器会通过与巴黎路由器建立的TDP/LDP会话收到一些标签,在圣何赛路由器建立自己的LFIB时,它就会使用这些标签来将流量转发给任何一个它认为可以通过巴黎路由器到达的FEC。例4-1为圣何赛路由器上相应的配置信息。
例4-1 在帧中继路由器上的MPLS相关配置
要想查看两台路由器之间的TDP关系,可以使用命令show tag-switching tdp neighbor,如图4-2所示。通过这条命令,可以确认TDP连接已经通过帧中继接口建立起来了,并且可以确认主动提供的下游标签转发机制已经生效。
例4-2 查看两台LSR通过帧中继建立的TDP关系
在实施了帧中继的Cisco Systems设备上,有两种IP数据包的封装方式。第一种是使用Cisco封装(这种是默认的封装方式)而第二种是使用RFC 1490封装。MPLS转发和控制功能通过这两种封装方式都可以实现。图4-2显示了这两种封装方式以及如何将MPLS信息添加到帧中。
1即7E Flag,用来标记帧的开始和结尾。——译者注
2即帧校验字段(Frame Check Sequence),用于检错纠错。——译者注
3控制字段(Control Field),用来区分帧的类型,当控制字段值为0x03时,表示“无编号信息(Unnumbered Information)”,即UI。——译者注
4 NLPID指网络层协议标识符(Network Layer Protocol IDentifier),用于区分不同的协议,其中0x80指后面所跟的是SNAP协议,即子网络访问协议(SubNetwork Access Protocol)。——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