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关键技术:感测组件与大数据分析

工业4.0为全球制造业大势所趋,据研究机构报告指出,2015年全球制造领域内的物联网市场规模约529亿美元,预估2020年将成长至1,332亿美元,年复合成长率约20.3%;工业用传感器产值也由2016年的25.4亿美元成长至2020年的40.5亿美元。

物联网时代,感测为王,一切信息都要透过传感器来感知、测量、收集数据。物联网想要走得远,要看传感器的发展程度,无论是RFID、电压、温湿度、气体等环境传感器,或是安防领域的各种影像、热感、红外线、室内定位、警报等传感器应用,甚至机器间的信息协作、量测、分析到控制,唯有靠这些感测组件来建构物联网的眼耳鼻舌与四肢,才能完成大数据云端数据库的实时搜集、撷取、运算、分析与数据智能化,而这两者正是构建智能工厂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石。

资料搜集落实厂房监控管理

以科技厂房来说,提升产品良率是其第一要务,即使只是改善1%的制程都愿意积极尝试,毕竟人为错误是造成良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例如,在工具机上内嵌可侦测马达负载、转速、声纹、震动、电流等各式传感器,让机器设备具备智能搜集信息的功能:当机器手臂牙叉(Fork)组装精密组件时,能精准稳定地感测其轴向的微小力道,掌握卡匣取放时的受力变化,提供逻辑判断、找出瑕疵品。而当机器设备老化,导致不预期停机或故障,借助传感器来撷取各种环境信息,包括温湿度、酸碱值、气体、粉尘等,分析、判断其作业环境的耐受度,以达到防患未然的功用,让生产线得以顺畅运作。

另外,工业机器人作为未来重要的生产工具,首当其冲便是人机协作。当人与机器同时合作,更需要加装许多传感器以具备人机协同感应机制,去确定其运作方式不会对人产生危害或影响,从机器手臂的位置去定位每个位移,透过更智能的安全设计掌握机器手臂外围状态;当人员进入共同作业范围时,手臂会自动减缓速度,待人员离开后,再恢复原始速度,如此即可在不中断作业的情况下,强化人机协作的安全性。而搭配定位追踪传感器,便能够确认作业中的人员或其他生产相关设备都在正确的位置,借助追踪这些人员和对象,以及两者的互动状况,管理者即可全盘监看生产流程,并依此判断什么时候、哪段流程需要调整。

其实,厂房之所以透过各式各样的传感器来监测数据,无非就是想掌握生产质量,达到某种制程条件。借助制造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将能进一步运用后端平台运算做大数据分析,帮助企业获利。

大数据分析提升竞争力

谁能快速反应市场变化、生产多样化产品,谁就是赢家,而大数据即是能加快决策速度、预测未来的最佳应用。数据采集永远是厂房智能化的重点,但若信息未经过处理,只是浪费储存空间的无用垃圾,必须透过虚拟信息与实体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的结合,将数据传到云端进行储存、分析,形成决策,进而再回过头来指导生产。依据长期量测、统计与分析生产过程的相关数据,当有制程质量逐渐偏离、设备精密度变差的情形时,便可提早进行预防性保养、维修,甚至发展成先进设备控制的预警系统,达到自我监测和预测功能,以维持产品制程稳定性、提升良率。

大数据的实际应用,可以郭台铭的“关灯工厂”为例:富士康通过物联网技术,累积多年生产在线的各种机台数据,并利用影像辨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为这些机具设备连上神经与大脑做大数据分析,得出生产环节中每一个制造流程的结果;加上各种智能感测与传感网络的导入,便可做到让机器独立自主运作,在黑暗中也能完成生产。

曾替台积电打造智慧生产的清大教授简祯富亦曾说过,“谈工业4.0,关键在数据背后的决策优化。”在智能制造的流程中,机器人并非要完全取代人力,人所扮演的角色不再是劳动工作的“操作者”,而是晋升到经由后端的大数据分析来下策略判断,成为生产过程的“设计者”、“决策者”以及流程的“管理者”。

虚实整合创造企业价值

辨识与分析是安全及生产极为重要的一环,而传感器与大数据则是帮助实现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借着厂房内遍布高精密、高稳定度的传感器捕捉所需信息,拉进软件平台建立工业物联网系统,再运用大数据分析完成虚实整合,预测系统设备的性能与未来,提高风险控管的透明度与效能,最终达到零故障、优化生产的目标。

如何以创新思维善用物联网,以实时监控及大数据预测技术,自主优化生产环境的资源分配,将是科技产厂房的致胜关键,更有助于中国提高国际竞争力,开拓全新的市场机遇。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09-21 04:08:20

智能工厂关键技术:感测组件与大数据分析的相关文章

《机械制造业智能工厂规划设计》——3.2 机械制造业智能工厂参考模型

3.2 机械制造业智能工厂参考模型 1.参考模型 可以用一个三维图形来表示机械制造业智能工厂的参考模型,如图3.2所示.图中表明了一个智能工厂的业务范围和三个维度,及实现企业价值链的横向集成,企业内部的纵向集成和信息物理系统(CPS)的技术支持系统三个维度. 客户需求.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物料采购.生产制造.进出厂物流.生产物流.售后服务构成智能工厂的横向集成维度:企业内部的设备与控制层.制造执行层.经营管理层.经营决策层构成纵向集成维度:由感知执行.适配控制.网络传输.认知决策和服务平台组成的

一文梳理大数据四大方面十五大关键技术

近年来,大数据来势汹汹,渗透到各行各业,带来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让人们越发认识到,比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更重要的是掌握对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的技术. 如果将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产业盈利的关键点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这便是大数据关键技术发挥的能力. 大数据关键技术涵盖从数据存储.处理.应用等多方面的技术,根据大数据的处理过程,可将其分为大数据采集.大数据预处理.大数据存储及管理.大数据分析及挖

“十三五”电力科技重大发展方向及关键技术

一.发展现状 燃煤发电技术领域发电技术和装备不断向高参数.大容量.高效及低排放方向发展,锅炉及汽轮机的制造和运行控制技术取得长足进步,总体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际先进水平:1000MW级和600MW级600℃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数量及装机容量均居世界首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已出口国外,机组发电效率可超过45%,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次再热发电技术具备自主开发和制造的能力,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国际领先水平:我国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装备研发及运行控制技术.例如:四川白

《智能家居产品 从设计到运营》——2.1 智能家居产品的技术架构

2.1 智能家居产品的技术架构 通过本节对"物联网的新技术架构"模型的介绍,可以对各模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将结合一个众筹项目,进一步解释这个模型. 2.1.1 物联网产品的技术架构 对技术架构的了解,将有助于从整体的层面去掌握技术.这里的架构是在迈克尔·波特和詹姆斯·贺普曼提出的"物联网的新技术架构"[6]的基础上,做了一点改编.所以,其不只局限于智能家居产品,也可以供其他智能产品参考使用. a.产品部分从技术层面来说,产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其中硬件包括:

大数据助推名企变身智能工厂

昨天下午,在雨花台区中国(南京)软件谷主办的"大数据与产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国内外院士.专家共论大数据与产业融合之道.多名专家指出,继消费领域之后,大数据势同"工业酵母",正在猛烈助推传统工业制造业转型升级. "互联网是舞台,跳舞的是大数据."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973项目科学家谭建荣看来,信息技术的引领作用超乎常人想象,大数据如同"工业酵母",正在制造业等传统行业中不断发酵."大数据驱动工业变革是未

物联网感测渐趋成熟 工厂环境更为安全

一般而言,工业安全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空间拥挤脏乱时,易发生跌倒.滑倒.坠落.切割擦伤.物体倒塌飞落.器械爆炸等危害,以及噪音.灰尘.温度过低或过高.照明采光等物理性职业伤害,也包括游离性辐射,如医用游离辐射.工商业用X光机.研究用X光机.辐射元素及药品.核能电厂辐射暴露等,以及非游离辐射,如紫外线.雷射.红外线.射频及微波等. 化学性职业暴露则包括酸碱溶剂.电镀液.挥发性有机溶液.含重金属之化学药剂.农药.油漆等等,尤其是制造业更是属于高危险群.不同的化学品会导致不同的健康危害.除了容易发生爆

云桌面智能传输协议关键技术

云桌面智能传输协议关键技术 董振江,王治平,张恒生 文章通过在桌面传输协议中应用动态网络服务质量(QoS)监控技术.实时对象检测传输技术和场景缓存技术,实现了对不同网络状态.多种对象环境和场景迁移等情况下的智能桌面传输,提升了桌面协议对网络.桌面对象以及场景的适应性. 关键字:云计算:桌面传输协议:动态网络服务质量监控技术:实时对象检测传输技术:场景缓存技术 temp_12082418022845.pdf

吴建中:智能铁路发展及关键技术

本文讲的是吴建中:智能铁路发展及关键技术,12月15号消息 ,以"漫步云端 智享应用"为主题,由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和中国电子学会指导,天极传媒集团主办,比特网.比特CIO俱乐部和IT专家网承办的第四届中国CIO年会在京召开.中铁信息工程集团公司董事长吴建中就"智能铁路发展及关键技术"为主题作为了发言,以下是发言内容: 吴建中指出,在今年的7月30号,物联网的蓝皮书,中国物联网报告2011正式发布,这个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目前我国互联

“智能微尘”:助推物联网应用的关键技术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不断拓展和深化,迫切需要体积小.能耗低.信息处理速度快的新型传感器.体积只有沙粒般大小,却集成了运算.通信.供电等功能模块,包含了从信息收集.信息处理到信息发送所必需的全部部件的"智能微尘"新型传感器应运而生. "智能微尘"实际是一种具有电脑功能的超微型传感器.它"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在几毫米见方的芯片上集成了传感器.微处理器.通信系统和电源等各种复杂的电子部件,具有体积小.能耗低.成本低等特征,在组成传感.监测网络时具有多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