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深耕饲料产业的通威股份,如今也开始垂涎光伏产业链。
4月15日晚间,通威股份发布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拟作价49.84亿元向控股股东通威集团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合肥通威100%股权,并拟以询价的方式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30亿元,用于合肥通威二期2.3GW高效晶硅电池片项目,以及补充合肥通威流动资金。
这并不是通威股份首次布局光伏业务。早在今年2月,通威股份便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将通威集团旗下多晶硅生产及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两大业务板块的资产纳入麾下。
作为老牌饲料企业,通威股份频频发力光伏,“渔业+光伏”双主业引人注目,但这并不能抹去渔光互补刚刚起步、阻力重重的行业境况。
2015年11月,通威股份定增23亿元投资光伏发电产业的方案被证监会否决。据证监会文件指出,通威股份的“渔光一体”商业模式披露不清晰、不完备,持续盈利能力存疑。“本次重组方案可以视为通威股份的二次定增方案。”一位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完善光伏产业链
公告显示,合肥通威主要从事光伏行业晶硅电池片及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目前拥有超过2GW的多晶硅电池产能及350MW组件生产能力。
2015年,合肥通威启动了成都双流基地一期1GW高效晶硅电池新建项目,该项目预计将在2016年9月投产。投产以后,合肥通威晶硅电池产能将迅速超过3GW,成为全球最大的晶硅电池生产企业之一。
而本次募集的配套资金则将用于合肥通威厂务设施和厂房等的装修改造。“公司将采用PERC多晶高效晶硅电池技术,新建20条PER电池生产线及辅助生产设备,生产多晶硅高效电池。”通威股份方面表示。
本次重组方案如若通过,则意味着通威集团旗下晶硅电池产业也将被注入上市公司,通威股份将形成涵盖上游多晶硅、中游晶硅电池及组件、下游光伏电站投资运营在内的光伏产业链运营模式。
“该运营模式从逻辑上看不出不成立的理由。如果全产业链的成本控制不输别人,理论上总体利润可实现最大化。”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光伏产业研究员红炜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不同的企业去从事该运营模式,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不过从通威集团过往对规模资本的运作来看,成功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
“立体渔业+光伏链条”模式待考
通威股份转向光伏产业并非事出无因。
尽管目前我国渔业经济仍处于较快发展状态,但综观2015年,整个水产品市场价格低迷,并且持续波动。养殖环境的恶化亦导致病害损失连年走高,饲料成本近年来只涨不跌。小型饲料企业纷纷倒闭的同时,大型饲料企业也开始面临转型的选择。
而通过重组打造光伏全产业链运营模式,通威股份方面表示,将充分发挥“农户资源”和“光伏行业资源”的协同效应,以“渔光一体”、“农户等屋顶电站”等光伏发电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行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的绿色立体渔业经济。
事实上,早自2015年两会期间,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便提出,要让光伏走近渔业,提速“渔光一体化”。在他看来,“渔光互补”的优势在于,既能充分利用空间、节约土地资源,又能利用光伏电站调节养殖环境,还能优化地区能源结构、改善环境,并提高单位鱼塘产量、增产增收。
深究而言,刘汉元的考虑建立在通威集团的资源基础上。据了解,从全国范围而言,国内可供光伏利用的精养池塘面积达4500万亩,可支撑全国1500GW的光伏电站总体规模,其中通威集团所占份额超过25%。而目前,“渔光一体”已使得单亩利润比单纯水产养殖提高了5倍至10倍。
然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同样了解到,潮湿环境是电子设备最大的不利因素。水气及盐雾对组件的危害极大。传统的光伏电池组件由于EVA材料无法100%绝缘,在潮湿环境下,水气可能进入组件内部,使电池组件功率急剧衰减,减少发电量。而逆变器吸入盐雾颗粒及水气后,也将降低器件的绝缘能力及连接面的导电能力,导致产品失效。
“‘鱼塘+光伏’模式是可以操作的,不过单个规模不会很大。此外未来维护运营的成本不确定。”业内观察人士韩启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毕竟是新鲜事物。”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