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gtag :“#XX”这种形式的标签,被称作是 hashtag,你可以用它来标注你的 Tweet (即用户发到Twitter上的信息)里面的关键词和话题。hashtag 是推特的用户原创发明,是一种给信息分类的方法。
——Twitter 对 hashtag 的官方解释
Twitter的这种信息分类技术,在社交媒体中怎么用最有效?
2009 年 7 月 2 日推特为推文里出现的所有 hashtag(#XX) 都加上了超链接。如果用户直接搜索 hashtag 的词语,就可以得到所有被加上标签的推文。在 2010 年,推特在首页推出了“热门话题”,这块儿地方也成为营销的一块儿肥肉。
除 Twitter 以外,Tumblr、Facebook、Instagram、Google+几乎所有的社交网络都加入了 hashtag 的功能。一个好的 hashtag 将会为你在社交网络上的营销加分不少:它可以增加品牌的曝光度;调动用户的参与性;作为社交网络上信息分类的一种方式可以让你及时收集到社交网络关于这次 campagin 的反馈。
在海外社交网站利用 hashtag 做社会化营销并不是一件新鲜的事,但它始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Lemore 营销实验室将通过通用技巧、成功案例、实用工具告诉你如何为你的品牌和产品选择一个适合、精准、受欢迎的 hashtag ,让 hashtag 成为你营销的助力。
如果要利用社交网络营销,你一定要充分了解社交网络的流行趋势。在确定你的 hashtag 之前,一定要结合你的目标用户做大量的追踪调查,了解他们的兴趣点、他们的痛点。
美国 OTA 网站 Travelocity,他们在之前的营销中发现用户对网站的吉祥物“漫游地精”非常感兴趣。“目的地”与“草本”成为他们此次营销的话题。所以他们选择了 #IWannaGo 作为标签,鼓励用户走进自然,去闻闻花香。在这个标签话题中,用户参与话题告诉 Travelocity 他们最想要去的目的地。
Twitter的这种信息分类技术,在社交媒体中怎么用最有效?
Audi 发现有一个用户用了 #WantAnR8 作为标签来解释自己为什么需要想要一辆奥迪 R8,
奥迪很快抓住这个机会,只要用户发布一条 带有#WanAnR8标签的推文,就能获得试驾一天的机会。 这无疑是奥迪在社交网络营销中的最佳战役。
推荐工具:
Hastagify.Me
这个网站可以帮你找到关键词下相关的标签,并像思维导图一样展现出来。当你浏览相关标签时,不仅能看到它们如何与主题标签关联起来,也能看到它们的关注度。打开“高级模式”还能找到更多关联内容,如果想看到更加结构化的格式,也可以打开“表格模式”。
如果你正在做一个线上的营销活动,那么你的 hashtag 需要和这次活动紧密相关。用一个词语或者短语概述你的活动。这个 hashtag 最好是第一次使用,或者是还没有成为一个大热的标签。做一些调查,在多个社交网站看看你选定的这个 hashtag 是否已经很受欢迎,如果是,那么请果断换一个。
推荐工具:Topsy
Twitter API 不能找到标签什么时候第一次被使用,但 Topsy 却能做到。键入搜索设置,就能找到标签下附带照片、链接和视频推文辑录和相关分析。甚至还能告诉你每个标签的受众是谁。
一个很长的 hashtag 或许可以让你的标签更有独特性,也更能概述这个营销活动。但是这会大大增加用户的参与难度,所以你应该让你的 hashtag 在尽量简单的单词、词组中表达出特点,甚至是态度鲜明。在之上难度更高的则是,需要让你的标签具备话题性,它不能因为简短而平淡,所以在用词上要更加精准、更加有力,词组的组合也要更加有趣。
可口可乐在瓶贴上标上 “ Share a Coke With…”, 每个瓶子上有着不同的标签,像是 “ Share a Coke with Mom” 或是 “Share a Coke with Micheal” 。“分享”是一个非常没后的词语,而半开放的标签,又可以让用户加入个人的情感。
消费者把自己的故事分享在 Twitter 的 #ShareCoke 的标签下。这场营销战役不仅收集了数以万计的推文,还给可口可乐展开他们的子战役的机会。找到带有“ Ryan” 的可乐就能有机会和 《美国偶像》里的 Ryan Seacrest 一起分享。
可口可乐还在继续生产这种特殊包装的可口可乐,#ShareaCoke 的营销战役还将在接下来这几年持续不断。
推荐工具:Rite Tag
RiteTag 是一个可以告诉你那个标签最可能被用户看到和使用的工具。当你编辑好一个附带标签的推文,它就会用红绿蓝标注出不同关键词告诉你到底这个标签有多大机会被别人发现。甚至还能推荐更可能被关注到的标签主题。
很多时候,太关注与社交网络的趋势和话题的有趣性,反而会忽略 hashtag 和产品、品牌的密切程度。一个好的标签应该是从产品和品牌的调性出发,然后最终应该导向你的产品和品牌。特别是在事件营销当中,hashtag 可以作为用户在社交网络参与整个 campaign 的入口,如果配合有 mini site ,那么在话题的引导下,应该让用户对你的营销活动更有兴趣。别把 hashtag 当做一个落点,它是营销传播的方式,是制作话题和热点的工具。
红牛在去年采用了 #PutACanOnIt 的标签。这个 hashtag 可以说是兼具产品和有趣性的典范。用户举着红牛的拉罐在汽车前拍照,每一个参与话题的推文都意味着红牛产品的一次露出。
Twitter的这种信息分类技术,在社交媒体中怎么用最有效?
用户拿着红牛拉罐和一辆 Mini Cooper 合影,让这张照片看上去就像是一辆“红牛牌”轿车。
这个趋势迅速演变成大家拿着红牛拉罐摆造型拼创意。
利用热门的 hashtag 是让品牌增加曝光的有利方式。一个试图在社交网络营销上有所成就的平台应该非常了解社交网络上的热门话题,结合品牌和标签找到契合点,这也是输出品牌价值的一个极好的时机。但是社交网站的热门话题随时都在变化,所以找准时机,尽量精准和快速地参与讨论。
在美国通过同性恋婚姻的当天,#lovewins 这个 hashtag 迅速成为推特热门,这个标签只有两个非常简单的词语。但是不论是 love 还是 win 都具备一种戳中用户痛点的力量,而且鲜明地表达了对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态度。LGBTQ 群体逐渐开始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和理解,网络舆论也是撑同志反歧视的走向,这个时候许多品牌都在这个时机加入了 #lovewins 的大军。
推荐工具:Hashtags.org
包括大量目前正大火的标签清单,在这里可以找到 24 是小时内出现的标签和相关分析。你可以通过这个标签看看目前正流行于社交网络的话题。
大牌擅长使用话题标签就在于他们能让标签和受众产生私人联系。这意味着即使是在营销活动结束之后,用户依然会继续使用这一个标签。让自己的标签可以融入到用户的日常生活中不但是品牌深入人心的代表,可以让你更好地通过追踪目标用户生活、习惯、兴趣、爱好。
今年女性小说奖 Twitter 战役直接利用用户定制的标签 #ThisBook 来鼓励读者分享他们心中的最佳小说。这个标签几乎没给胡闹留下什么空间,但清晰的行动呼吁又给有趣的用户生产内容足够的机会。
你的阵地不是只有 Twitter ,一个好的 hashtag 可以轻松移植到其他的社交平台,同时可以保持你这次营销活动的统一性。无论是在 Twitter、还是 Tumblr、Instagram,你可以使用同一个 hashtag ,这可以增加它的曝光,让更多的用户参与进来,加深用户对品牌的印象。如果这是一次大型的整合营销,那么在线下推广、Minisite宣传的时,别忘了露出你准备的 hashtag,让用户在社交网络上在掀起一次话题。
奥利奥在去年万圣节在短视频社交网站 Vine 上做了一个 #Oreohorrorstories 的话题,用饼干和牛奶模仿了《闪灵》的经典片段,获得很好的反响。很快他们在 Twitter 继续开展这个活动。知道现在,Twitter 用户还会加上 #Oreohorrorstories 来表达对奥利奥的喜爱。
推荐工具:TagBoard
大多数工具只是适用于 Twitter,但 TagBoard 能帮你同时追踪 Twitter、Facebook、Google+、Instagram 和 Vine 5 个社交平台。如果想在不同平台上营销,TagBorad 就是个好选择,你也可以创建一个你自己的 Tagbord。
HootSuite
一次性在多平台上同时发布内容和标签是 HootSuite 的强项,你不仅可以提前设定发布时间,也能追踪到标签动向。如果竞争者采用同样的多平台策略,这就是一个很好选择。
记住 hashtag 另一个关键的作用,就是他可以给你最迅速的反馈,一旦标签这只猛虎出笼,更要确保监管它并提供快速有效的用户反馈。你可以根据用户的反馈、话题参与的程度及时做出一写调整和有效地引导。 积累搜集分析数据,为下一次的营销做准备。
推荐工具:Hashtracking
想要随时追踪事件营销中的标签,Hashtraking 记录谁在参与话题讨论,提供图标和深入分析。
TweetBinder
给特殊标签们创建一个“ Binder ”,就能得到这个标签下的讨论、推文、图片和链接的数据报告,这些数据就能为下一次营销战役提供参考。
TweetReach
使用 TweetReach 是一款可以了解到事件营销中标签有效性的工具,通过它可以了解到你的标签是否能制造讨论或引发其它用户发推文,重要的是,谁看了你的推文。
【作者介绍】LeMore营销实验室,成立于硅谷的智能硬件海外推广与营销平台,发掘有价值的产品和人才,分享最实用的海外营销工具与案例。有兴趣的可关注其微信公号:Lemore_Lab。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