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质疑,顺风光电接盘和发展尚德的60亿资金从哪里来?顺风光电财报显示:2011年,公司亏损2.38亿元,2012亏损扩大至2.71亿元。2013年上半年,顺风光电业绩继续恶化,亏损6.73亿元。
2012年底,顺风光电持有现金仅为1728万元,2013年上半年经过发行一笔4 .5亿港币可转债和股东垫资3.7亿元后,持有现金增至4 .6亿元,但银行借款依然高达8 .6亿元。
围绕昔日光伏明星无锡尚德的重组,地方政府、银行、光伏巨头、“偷袭者”悉数登场,台前幕后的较量,如同一幕幕大戏让人眼花缭乱。
现实比剧情更跌宕:名不见经传的光伏小辈顺风光电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风光电),将动用超过30亿元的资金,来接盘无锡尚德。
尚德的荣光已经成为历史,顺风光电能否让尚德重生,仍然未知;神秘“黑衣人”郑建明至今仍然藏在幕后,除了他的小圈子,外界连他是哪里人都不清楚。仅有的一些资料显示,郑建明擅长资本运作,但一直都是在“倒买倒卖”,未见其专注做实业,因此,郑建明此次接手无锡尚德,是又一次投机,还是转型做实业,也是个未知数。
但从光伏业本身来看,在经历了两年多低谷之后,复苏的曙光正在出现。这让那些在产业低谷苦苦挣扎的光伏业者看到了希望,或许这也是郑建明一年以来大手笔抄底光伏的动力所在。
“黑马”顺风30亿接盘尚德
尚德自今年3月份进入破产重组程序之后,无锡市政府一方面让无锡国联代替政府出面暂时接管,一方面广撒英雄帖邀请各大光伏巨头收购。然而,面对无锡尚德高达上百亿的巨额债务,保利协鑫、天合光能、英利绿色能源、中国西电等光伏巨头都浅尝辄止,但无名小辈顺风光电却高调出击,以全盘接受无锡市政府开出的所有条件为代价,成为无锡尚德的接盘者。
2013年11月12日下午2点,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无锡尚德第二次债权人大会,超过500名债权人到场。会议现场显然被主办方做了精心布置,555名债权人的名单被列在一张大型告示牌上,债权人根据被欠款的金额大小分为九组。为了让会议信息在会议期间不外传,会议现场屏蔽掉了所有的电话网络及电脑网络。尽管投票表决环节有银行债权人表达异议,但最终重整方案(顺风光电拿出30亿元部分偿还无锡尚德所欠债务)仍然获得了96%债权人的通过。这意味着,除了职工债权、税务债权和中国银行的部分担保债权将获得100%受偿以外,其余所有的债权都可以 获得31.55%的现金受偿。
尽管这一方案还需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批准才能正式确定,但该环节几乎就是一个象征意义,顺风光电实际上已经正式成为无锡尚德的战略投资人。
自8月中旬开始与无锡市政府接触,到10月8日提交竞投文件并支付5亿元保证金,再到30亿重组方案出台并被债权人大会通过,短短三个月时间,顺风光电就完成了对无锡尚德的重组。而先于顺风光电介入此案的保利协鑫、天合光能、英利绿色能源等光伏巨头,却纷纷中途退场。
英利绿色能源宣传部负责人王志新告诉南都记者,英利此前确实对尚德做过尽职调查,英利是基于市场方面、自身预期和自身的考量,对是否收购尚德进行调查的。而退出也不是轻易 就做出的决定,公司对此做过多次核实和调研,制定了多种方案,最后根据实际发展需求和公司的实际利益决定退出。至于退出的细节问题不便透露。“这就好比一潭水,你不亲自下去,就不可能知道水的深度和温度。”
常州天合光能也曾是收购尚德的有力竞争者之一,但是在完成调查后,也选择了退出。天合光能公司媒体关系部张谧女士告诉南都记者,“对尚德进行调查也是出于有这样一个机会,公司历来非常重视与各方面合作的机会。至于之后的退出原因,公司不便向外界透露。”
顺风光电董秘谢文杰此前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也做出解释称,如果无锡尚德被一个光伏行业的龙头企业接盘了,那么尚德的品牌可能会失去,这是无锡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看来,光伏巨头最终让位于顺风光电,还有另外一重原因。“光伏企业这两年一直都在苦苦煎熬,自身财务状况很不好,且银行对光伏企业的贷款也十分谨慎。因此,这些光伏巨头很难拿出更多的钱来重组无锡尚德。”
“对于顺风光电接盘无锡尚德,我们还是支持的。尚德欠我们公司2000多万货款,债权人此前都比较悲观,认为不会有人来接手,无锡尚德很有可能破产。如果真的走破产程序,能够拿到手的清偿款恐怕远远低于目前的数字。”西安隆基硅材料公司董事长李振国对这次的债权人大会的结果也比较满意:“尚德欠公司1.2亿元,相比破产清算,重整计划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顺风接手后,尚德还是充满希望的。”
60亿给尚德注入二次生命?
在11月12日的债权人大会现场,一个细节引发媒体记者的关注:久未露面的无锡尚德创始人施正荣也出席了这次债权人大会,整个会议过程中,施正荣面无表情,未做任何表态。会议结束后,施正荣很快就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从此刻起,无锡尚德正式进入顺风光电时代。
根据重整方案,顺风光电除了前期拿出30亿资金用于偿还债务之外,还承诺在接盘之后的两年内,将根据需要投入不少于30亿元的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和增资扩产等。也就是说,顺风光电将在两年时间里,拿出不少于60亿的资金,来盘活无锡尚德。
无锡尚德破产重组管理人清算组组长杨二观对重组前景比较乐观。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杨二观表示,重整后的无锡尚德在未来经营中将继续沿用“尚德”品牌,并持续专注于光伏电池组件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利用重整方(顺风光电)自身开发电站的优势,每年可以保证采购无锡尚德1-2GW的组件,再加上欧盟 500MW左右配额的有效利用,美国市场和日本市场每年约200-500MW的销量,以及国内及其他市场每年至少200-500MW的销量,预测无锡尚德2014年的组件销售量将达1.5GW左右。”
顺风光电执行董事总经理史建敏告诉南都记者,除全盘收购无锡尚德生产线外,顺风光电还将尽可能保留原有管理人才团队,并进一步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加大研发投入,打造核心竞争力,让无锡尚德逐渐恢复元气,最终“重焕青春”。
“无锡尚德都已经资不抵债了,它所剩下的也只有‘尚德’这个品牌。”林伯强表示,“作为曾经的世界光伏行业的龙头企业,‘尚德’品牌效应还是有的。特别是在欧洲市场,‘尚德’有较为稳定的客户群。”
不过,业界有声音认为,光伏产业技术几乎是一年更新一次,而这几年无锡尚德在技术研发上已经落伍,不少生产线也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加上我国光伏组件产能严重过剩,因此,顺风光电如果出于满足自身光伏电站建设需求,没有必要花如此大的代价重整无锡尚德。国泰君安分析师盛骅就分析指出,“做电站的话语权比较大, 顺风光电完全可以集中资源做电站,并不一定需要收购组件厂商。跟尚德的整合,对成本下降帮助有限。”
顺风光电投资者关系部KittyHo则回应南都记者称,公司在接盘无锡尚德后,会大力推动研发,相信公司能够确保尚德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研发,以维持全球标准。
背后的“黑衣人”
顺风光电作为业界后辈,最终以超过30亿的资金接盘无锡尚德,着实让业界大吃一惊。对于外界评价顺风重整尚德是“蛇吞象”,光伏行业大佬海润光伏董事长杨怀进有句经典的点评:“大家都在说这是蛇吞象,但是谁是蛇,谁是象却没搞清楚。说是顺风收购尚德,倒不如说是郑建明要收购尚德。”
杨怀进所说的郑建明,就是顺风光电的大股东。作为顺风光电收购尚德的实际推动人,郑建明对业界来说,一直就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截至目前,郑建明还没有进入公众视野,公开活动都是其代言人出面。因此,郑建明也被称为“黑衣人”。不过,自去年底大举进军光伏产业以来,到如今接受无锡尚德,郑建明要做光伏大佬的野心已显露无疑。
然而,外界仍有质疑,顺风光电接盘和发展尚德的60亿资金从哪里来?公开资料显示,顺风光电总部位于江苏常州,2011年在香港主板上市。根据顺风光电财报:2011年,公司亏损2.38亿元,2012年亏损扩大至2.71亿元。2013年上半年,顺风光电业绩继续恶化,营收下滑37%至4.16亿元,亏损则为6.73亿元。2012年底,顺风光电持有现金仅为1728万元,2013年上半年经过发行一笔4.5亿港币可转债和股东垫资3.7亿元后,持有现金增至4.6亿元,但银行借款依然高达8.6亿元。
然而,就是顺风光电,在10月8日竞标的时候,交出了5亿元的定金,并表示已经准备好了重整初期所需的30亿元资金(含先期交付的5亿定金)。在11月12日的债权人大会上,顺风光电执行董事总经理史建敏告诉南都记者,已做好了充分的计划和准备,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尚德后续发展。但是,对于具体的资金来源,南都记者多次致电顺风 光电,都没有获得明晰的答案。顺风光电投资者关系部KittyHo在回复南都记者时仅仅是笼统地表示,顺风光电暂时不会通过股本融资,将从债务融资 (银行贷款)及内部财务资源筹集。此外,当无锡尚德继续投入生产,其财务收益将继续支持着无锡尚德的持续发展。“此外,一旦顺风的光伏发电站投入服务,将有稳健的财务资源。”
显然,银行贷款将是顺风光电60亿资金的重要渠道之一。坊间流传的说法是,包括国开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银行将成为顺风光电的融资渠道。
南都记者从债权人大会上获得的资料显示,无锡尚德最大的债权人是国开行和中国银行,其中,欠国开行23.73亿元,欠中国银行17.56亿元。此外,无锡尚德还欠江苏银行3.12亿元,欠光大金融租赁公司2.51亿元。
一位当地银行界人士私下告诉南都记者:“一方面,无锡尚德欠银行很多钱,如果听任其破产,受损失最大的就是银行;另一方面,无锡市政府也做了多方面的工作, 希望银行伸出援手。此外,据说郑建明及其助手(指顺风光电董事长张懿)在银行界也有很广的人脉。加上光伏市场确实有回暖迹象,银行向顺风输血也就不足为奇了。”
业界新星的光伏野心
10月8日,顺风光电正式竞标无锡尚德,“黑衣人”郑建明将准备好的厚厚一沓标书呈递给了无锡市政府,这也是郑建明唯一一次半公开亮相。10月24日,在第五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上,无锡尚德与江苏顺风光电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但代表顺风方面出场的,是江苏顺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顺风光电国际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董事局主席汤国强;11月12日的债权人大会,代表顺风光电出席的是顺风光电董事长张懿和总经理史建敏,郑建明仍然没有出席。就是其控制的两家集团———钱江实业集团、明申集团,实际的法人代表兼董事长也不是他,都是由旁人出任。
郑建明如此神秘,以至于除了他的小圈子,公开资料上,其具体年龄、学历、甚至连其籍贯是哪里都没有任何线索,日前,甚至有媒体将广东揭阳顺风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建明误以为是顺风光电的郑建明,做出了“从鞋厂老板到光伏大鳄”的报道。现在的百度百科中,关于顺风光电郑建明的介绍,依然用的还是顺风实业郑建明的照片。
目前公众所能掌握到的信息,就是郑建明(又称“郑见明”)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海南特区时报》副社长,在海南及上海投资房地产起家,2002年开始到香港炒卖写字楼,五年间以16亿港元扫货,劲赚5亿港元,后将主要精力转入资本市场。
2010年八九月份那场著名的黄光裕与陈晓争夺国美控制权之争,郑建明首次进入资本市场视 野。郑建明在2010年初的时候,已经持有1亿股国美股票,到了黄陈之争爆发后,郑建明斥资约8亿港元,狂扫国美约2%股份,持有国美股票3 .5亿股。因为持有超过2%的股权(当时陈晓持有1.25%国美股权),郑建明成为双方阵营争夺的对象,但最终郑建明将票投给了谁,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2012年,郑建明开始大举进军光伏业。当年11月底,郑建明通过旗下公司斥资1.99亿港元,收购顺风光电4.63亿股,持股比例达29 .65%,从而取代董事长汤国强成为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了这家企业;2013年1月2日,郑建明控股的上海钱江实业以2500万元人民币收购位于合肥市的安徽赛维LDK所有股权,购得赛维LDK的48条生产线。1月21日,郑建明旗下公司再出资3111万美元参与赛维LDK增发,成为赛维LDK的第三大股东。
如果说这两次的出手,还没有引起光伏界的关注的话,那么,今年7月份郑建明又以逾40亿元大单向海润光伏抛出“橄榄枝”,则在光伏市场引起了不小的冲击波。根据海润光伏的公告,双方合作的内容为499MW光伏发电项目总承包工程(海润光伏为顺风光电建光伏电站),合同涉及金额约41.9亿元。当时,就有传言称,郑建明正密切接触另外两家光伏上市公司,其中一家是多晶硅企业,另外一家是某组件企业。
随着顺风光电将无锡尚德揽入怀中,郑建明的“光伏帝国”已经初步成型。这个光伏帝国,涉及上游的光伏多晶硅和硅片生产(赛维LDK、顺风光电)、电池组件生产(尚德和顺风光电),以及下游的光伏电站运营,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打通光伏全产业链的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