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互联网产品节奏,互联网营销

  产品节奏关我何事?互联网的产品节奏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应对?产品节奏能看到么?带着这几个疑问我们开始今天的讨论。

  一个互联网产品的团队往往包括产品经理、项目经理、运营经理、设计师、程序员、测试员等,如果我们把互联网产品当做一个大乐章,那么这些角色就是演奏者,产品的节奏是大家一起演绎的,只有每个角色都了解整体的节奏,才能做出来有市场共鸣的产品。

  那么互联网产品的整体节奏是如何的呢?

  百科上说:节奏是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之现象。

  强弱和长短,都是相对立的。正是因为这些相互对立牵制的因素有规律的串在一起,才出来了优美的乐章。互联网产品也是如此,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有的牵制、有的推动、有的让你停止、有的因它爆发。

  作为互联网,技术为导向的时代渐去。内容为导向的门户期过渡到了web2.0时代。而web2.0推崇的是以用户为导向。各大互联网平台不惜代价圈用户、圈市场。用免费的应用吸引更多的用户。

  “用户”就是影响互联网产品节奏的第一个因素。这是一个快节奏的开始。

  现在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产品,受这个因素的影响,开始走“短平快”的路线。

  短:产品从概念到上线,经历的时间短,没有人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搞市场调研,弄几十或上百页的MRD和PRD;产品功能也简单,功能树不会搞得很长,用户操作简单,以一个主打功能来吸引用户,这个功能用户会很需要,用起来很爽。

  平:产品相关的部门协作很平直,不会有瀑布式的签字流程,往往成立专门的项目组,抱团来完成这个产品。避免出现因为跨部门协作而产生的延误。我曾经看过一个SNS网站,仅因为《用户使用条款》公司的法务部工作过于认真,给这个条款挑了一周的毛病,产品上线就硬生生的延后一周,原因是公司规定,产品上线单只要有一个部门没有签字确认,就无法上线。

  快:通过资源调用、市场合作、运营推广等方式快速的把产品推到用户面前,是驴是马先牵出来溜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的网民数量,每年都在大幅度的增加,所以在做产品之前没有办法精确的去计算产品面临的用户规模,用户都是各种应用培养起来的。加上信息化接触的行业越来越广,产品规划期也很难去评估市场规模。

  有人说,短平快存在弊端,这样的做法会因为主观因素太多,制约了产品的发展。打游击可以,但是要靠这种打法解放全人类是行不通的。

  我们刚才讲,节奏是相互制约的因素有规律的出现而产生的,当你发现“短平快”这种节拍开始制约产品发展的时候,其实互联网产品大乐章中的第一个节拍也就出现了。

  随着主打功能深入人心,产品的用户越来越多,群体规模越来越大,我们会收集到各种各样的用户需求,于是第一个小高潮开始了,功能越来越多,版本更新的频率在加快,用户的规模通过这个阶段更上一层楼。

  到这里,影响互联网产品节奏的第二个因素出现了,那就是“市场”。这部分节奏不仅快,而且扩散到了全局,开始有点气势了。

  市场往往会刺激一款互联网产品迅速的发展和迭代,也就是上文说的小高潮。这里指的市场包括用户/客户、合作伙伴、竞争对手。这三驾马车把产品拉得飞快,用户有很多需求要产品有新的功能来满足、对外合作有越来越多的数据需要互通、随着竞争对手的步伐,产品也开始飞奔。用户很兴奋,又有新功能可以玩了;公司内部很亢奋,打仗一样的人心惶惶;老板很勤奋,总是盯着产品人员提供他天花乱坠的想法。

  但是,这个阶段看起来是高潮,其实埋藏着很多的风险,因为这三家马车并没有方向,往往是为了用户而用户、为了合作而合作,一不留神就把你拉进深渊。用户不可能只是因为功能的更新而一直兴奋下去,他们会疲惫,会发现越来越多没用的垃圾功能,会遇到越来越多的bug,因为产品没有精力去做细节,导致用户体验越来越差;公司内部亢奋的表现就是无休止的加班,谁都不知道明天这个产品会发生什么;老板的勤奋最终的结果是打一枪换个地方,没有去思考如何把一个功能做精做透。

  不是所有产品都能渡过这个看起来很美的小高潮,很大一部分产品会被这潮汐湮灭,例如8848、优化大师、超级兔子、网易泡泡、百度HI等等,5年前国内推出了上百款的网络游戏,现在仍在运营的还有多少?

  在小高潮之后需要一个平和的节奏作为过渡,我们称这个时期为“纠结期”,因为第三个影响产品节奏的因素开始起作用,让人又爱又恨的“商业利益”。节奏到这里开始放缓,进入规整状态。

  作为企业,利益当头。作为产品,用户优先。取舍之间很容易产生纠结。为什么这个因素会在此阶段产生作用呢?因为通过前两个阶段的铺垫,培育了颇具规模的市场。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都在加大,不可能永远免费的做公益事业,去帮别人培养市场。

  于是,开始专注的改良主打功能,希望找出盈利模式。在有限精力的前提下,突出主打功能必定会弱化一些辅助功能,最终导致某些功能被遗忘、被隐藏、被舍去。一个平台无法做到满足N类用户的N*N种需求,产品必须做出取舍。这个过程会有些痛楚,大家日以继夜加班完成的某项功能,可能在一周之后就要下线。很多工作人员会不适应这个阶段,选择离开。作为企业,不可能大刀阔斧的去砍功能,一般采取观望态度,比较缓和的去处理。于是高潮之后的缓和期来临。

  企业在观望什么呢?答案是: “环境”。

  环境是影响互联网产品节奏的第四个因素。到这里节奏明显进入了徘徊期,就好似暴风雨前的宁静,您可以预想到即将到来的节奏有多猛烈。

  这里所谓的环境,包括政策环境、互联网环境、市场环境、资本环境等等。

  举个例子:8848当初失败很大原因是当时中国大陆的电子商务环境还没有成形,物流和资金流这两个决定性因素制约了它的发展。而时至今日,政策因素刺激了物流市场开放,不再是邮局一家独大,大大降低了电子商务的物流成本;随着各大银行推出信用卡和网上支付,以及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解决了资金流的问题,淘宝抓住了机会。可是,淘宝也在纠结是否向卖家收租金,可是互联网环境让这个计划无限延期,因为还有易趣和拍拍这样的免费平台狼一样的等着他犯错。

  在这个阶段,产品的节奏看起来平缓,但是会有些杂乱,因为大家需要不断的尝试、抉择和对市场漫长的培育,产品的内部矛盾愈演愈烈,开始有人失去信心、开始有人担忧前景、开始有人撤离、开始有人提出颠覆性的建议。

  今天,我们要挖出其中的规律,我希望各位看到这里,能多一些体谅和包容。因为产品如人,是有生命的,她们也在磕磕碰碰中成长,酸甜苦辣必须经历。能走出这个阶段的产品,说它伟大可能为时尚早,但至少是成功的,因为通过这个阶段的历练,产品已经具备了稳固的商业模式,进入良性的发展期,而且竞争对手很难超越。

  别急,演奏还没有结束。没有人甘心把自己辛苦培养起来的市场被别人瓜分,企业会想着做大做强。可是没有多少互联网企业是大财主,而且互联网字段里也没有“慢”这个字眼,于是对于资金不充裕,又想迅速垄断市场的企业来说,怎么办呢?

  是的,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借力“资本市场”。这便是影响互联网产品节奏的第五个因素。因为资本的刺激,节奏开始变得咆哮起来吗,气势恢宏的节奏让每个人感到窒息。

  每谈到这个因素我仍然心有余悸,很多企业就这样被“绑架”的,刀光剑影从此正式上演。这些“强盗”的目的很明确,要求投资的企业快速的把市场做大,把蛋糕做大,然后上市,“强盗”套现走人,这种压力从上至下,弥漫在公司的每个角落。伴着让人紧张到窒息的节奏,时刻能听到这样的大合唱:“指标指标,确保完成!加速加速,加快速度!扩张扩张,迅速扩张!招人招人,加紧招人!”

  精明的企业主们,左手萝卜右手木棒,公司搬到了更大更敞亮更阔气的写字楼,加薪、加人手、加福利,这些因素都会或多或少的加速产品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刀光剑影中,并不是所有的刀剑都向着羔羊,这个阶段公司内部的人事斗争也会愈演愈烈,这是人性贪婪的一面,有钱了、规模大了、办公环境好了都会将人性的这一面激活。我之所以要提这个,是因为这是互联网企业发展的规律,职场常说优胜劣汰,这个阶段的“优”已经超越了工作能力的范畴,你会开始感慨过去那种“短平快”的产品团队只能成为回忆。

  对于整个市场来讲,资本对某个互联网产品的注入,往往会带来很多模仿者。Facebook 让国内的SNS网站如潮水一般涌现、Youtube让中国一夜之间出现了N个视频分享网站、GroupOn更是让中国疯狂,卖团购源码的都借机发财。这样的节奏恐怕只有在互联网这个神奇的世界才会出现。

  风险投资,就像一针肾上腺激素,这针扎进去,让人体迅速的兴奋起来,我们可以举起超过自身体重数倍的东西。有的人开始自我膨胀,深信自己其实具备这样的能力,于是把这产品原来的几个支撑点全部砍掉,等药效过去或激素被忽然抽走,只听嘎嘣一声,有人牺牲了!也有的人,打了激素不干正事,借以强壮的身体以欺人为乐,喝酒、泡吧、***,生活开始糜烂,药效过后自然一阕不振,在市场中没有人会给你第二次机会。

  应该如何对待呢?在把产品推到一定的市场高度,让竞争对手望而生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借这个机会,给产品找几个牢固的支撑点,如果风投加注,产品就加高、格局加大。即使有一天风投把资金抽走,你的产品仍然能屹立在那里。所谓支撑点其实有很多,例如:用户的习惯、用户的依赖性、行业的标准、极具影响力的品牌、架设以你产品为中心的产业链等等。

  当你建立了这些支柱,毫无疑问,这是一款伟大的互联网产品。这时候会奏起凯旋的乐章,踩着铿锵的步伐走向一个新的战场!

  说了这些,有人会疑惑,我全文提到的似乎并不是说产品,而是一个互联网平台,普通的产品哪来那么玄乎。其实无论哪个互联网平台最终都是从一个功能或者产品开始做起的。

  互联网产品节奏能看见么?

  理论说了太多,无意!咱们来看一段视频,看看大乐章的每个单元都是如何在整体节奏中配合与起伏的。只要一个产品还没有下线,这起伏的乐章就是一个又一个的轮回。

  总之,互联网产品的节奏虽然时急时缓,但也有规律可寻,希望各位看到这里能有个大体的判断。人这一生也是跌宕起伏,虽然有时候需要迅速做出选择,有时候需要耐心等待,但是我们仍然在前进。

  产品如人!感谢大家百忙中的阅读!

时间: 2024-09-20 08:10:25

看得见的互联网产品节奏,互联网营销的相关文章

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自我修养如何提高

摘要:"怀才不遇"这个词,用在传统行业的人才,或者是技术尖端.表达木讷的天才身上可以.但永远别用来它描述一个优秀的互联网人.一个怀才的互联网人,怎么会不懂得利用互联网产品和互联网传播理念去经营自己,又怎么可能"不遇"呢? 如果你自认为是一个真正有互联网思维的有能力的人,只是缺乏机遇和伯乐,怀才不遇.那么其实你还是不懂互联网,笔者从来不觉得一个真正懂互联网的人才会"怀才不遇",因为互联网本身就是很好的营销利器,如果你不能很好的使用这个利器,那么谈何

移动互联网产品用户体验设计流程

文章描述:移动互联网产品用户体验设计流程. 从产品设计角度来说,移动互联网产品和互联网产品的本质是一样的,不管终端形式如何变化,产品功能还是一样,因为手机/PC呈现的方式,而有所差别. 从用户体验流程来说,移动互联网的终端特性,决定了手机上的业务流程要有简单.方便.直接,特别是PC上的注册流程,手机输入方式决定了要慎重对于登录.注册. (1)   产品定位 产品定位:是辅助线产品拓展手机渠道,还是作为新的重点业务.目前因为移动互联网环境的不成熟,很多产品(原互联网产品)都是作为战略布局存在的.而

移动互联网产品如何进行产品定位和市场分析

从产品设计角度来说,移动互联网产品和互联网产品的本质是一样的,不管终端形式如何变化,产品功能还是一样,因为手机/PC呈现的方式,而有所差别. 从用户体验流程来说,移动互联网的终端特性,决定了手机上的业务流程要有简单.方便.直接,特别是PC上的注册流程,手机输入方式决定了要慎重对于登录.注册. (1) 产品定位 产品定位:是辅助线产品拓展手机渠道,还是作为新的重点业务.目前因为移动互联网环境的不成熟,很多产品(原互联网产品)都是作为战略布局存在的.而对于手机APP.手机游戏等专门针对手机的业务,就

互联网情怀与互联网思维相辅相成

讲到情怀,互联网刚发展的时候,那是刚起家现在的互联网大佬们哪个没有互联网情怀呢?没有这份情怀能有现在的TABLE与搜狐.新浪.网易等门户?大佬们不忆往昔的时刻不会讲到情怀,但是现在情怀这个词已经与互联网思维一样成为嘉宾们的随口之谈.马佳佳成名以后,面对媒体会提到情怀;小米4发布会的时候,雷布斯也谈到了情怀;如果没有情怀,不知道锤子会有多么黯然. 虽然情怀一直存在,真正被炒热的却是在锤子,罗胖讲述锤子时提到的情怀让粉丝们感动涕零,一款什么样的产品才能拥有情怀?因此给锤子手机买单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

从互联网产品角度看,我是歌手的流行基础与局限性在哪儿?

今年元旦期间,各大卫视2015年全新综艺均强势开播,包括<我是歌手3><最强大脑2><中国好歌曲2>,国内最强大的两大娱乐综艺卫视:浙江卫视和湖南卫视再度开启对决模式.而<我是歌手3>首播也再度拔得头筹,在明星阵容上,包括内地音乐实力唱将孙楠.韩红,中生代歌手张靓颖.胡彦斌.香港流行歌手古巨基也纷纷强势加盟,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第三季的收视率迎来了开门红.但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与中国好声音连播三季之后呈现收视上呈现疲态相比,这档节目也面临着创新

【道哥观点】透过一个空格看互联网产品体验变革

作为一个从PC互联网1.0时代走过来的互联网媒体从业者,如今在移动互联网2.0时代,虽然也赶时髦的自办了一个自媒体账号"道哥论道",但每次书写一些文章的时候,都习惯了在微软"Word"中成稿,然后再转到各个自媒体平台之上,供PC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用户阅读. 在此种经历中,不经意发现了一个文章段落开头空格的小小细节变化,深究下去,其背后反应出来的变化或者说变革还真不少,于是发感慨如下: 在以前(其实也不是很久之前),在Word垄断文字处理工具的时代背景下,在PC互联

如何从泰国跟团旅游浅看互联网产品运营?

最近跟旅游团去了一趟泰国旅游,走的路线是泰国中南部曼谷.华欣和芭提雅线路.大家都知道跟旅游团旅游最大特点就在于起得早.时间赶.商店多.伙食一般且自由时间少.出于本人的好奇和职业病,有时会观察和思考旅行团的盈利模式及整个旅游的产业运营模式,觉得其实做旅游行业也是可以做得很大,很有规模.由于本人做过互联网产品和运营,所以会结合互联网产品和旅行社做一个有趣的小总结,希望有兴趣的童鞋读一读并能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思考. 让我先抛出一些比较权威的数据,以此数据作为后面分析的依据,证明我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从

移动互联网时代 看互联网产品如何接地气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近期移动互联网如火如荼,竞争也十分激烈,可谓你方唱罢我放还.先是春节期间,微信掀起红包热潮,全民过年抢红包.紧接着支付宝联系快的打车,腾讯与嘀嘀合作,双方均注资超过10亿,发起打车软件的"补贴大战",一夜间让男女老少都开始学会用手机打车.而在刚刚过去的38妇女节,马云也是高喊"请去国人民吃饭",举办38手机淘宝购物节,全国几百个城市上千个商家开展折扣活动,百度糯米随即横插一杠,用更多的优惠布局O2O领域.3BAT在移动

如何分析互联网产品的耐用性

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产品的迭代更新展现了这时代特有的快节奏.产品就好比赛场中的运动员,用户就是接力棒,产品不断地更替,而用户使用产品都会存在一定的选择周期.用户的需求就是最后的目标,而产品本身是满足用户需求的媒介.根据产品的开发周期越来越短,互联网公司的反应越来越快,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产品在市场中竞争.但众多的"快产品"是否能成为用户持久使用的"耐用品"仍是个问题. "快产品"用户爆发式地增长不代表它本身就是"耐用品",比如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