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学习安卓系统开发,我下了血本,更换了电脑。俗语,磨刀不误砍柴工,好钢用在刀刃上,为了发挥新本的最大潜能,我花费了很长时间去做配置和优化,都感觉有点偏执了。不过,从到目前为止的情况来看,老话俗语,完全正确。
新笔记本配置信息如下:
CPU:Intel Core i7-4710MQ 2.50GHz
RAM:32GB
DISK:SAMSUNG SSD 850 EVO 500GB,ST2000LM003 HDD 2TB
OS:Windows 7旗舰版,64位,单系统
众所周知,SSD读写速度快,但有寿命限制,好钢必须用在刀刃上,故将SSD分为两个区,一个用来装Windows 7系统,大概64GB,剩下一个分区用来创建虚拟机和安装Android Studio。HDD也如此,分两个区,一个区供软件安装和SSD优化使用,剩余空间分一个区做资料存储和备份。关于SSD和HDD分区好不好,要不要分区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觉得还是以使用方便为主。分区不用过多,系统单独一个分区,主要是为了系统备份和迁移方便。最早机器是没有配SSD的,后来老邓见我编译Android系统实在太慢,便给我买了一个500GB的SSD。由于系统是单独分区,故使用Ghost备份和还原,不到一个小时就将系统从HDD迁移到了SSD。如果没有分区,就很麻烦了。
有关SSD的优化操作有很多,譬如说禁用磁盘碎片整理、迁移页面文件到HDD和禁用休眠等等,为了方便,直接安装360安全卫士进行优化,再安装SAMSUNG官方提供的Samsung Magician软件,做进一步优化,主要是Over Provisioning(预留空间)的配置,据说可优化性能并延长SSD的使用寿命。这些优化实际都是尽可能减少对SSD无谓的写操作。基于这一点考虑,为了再进一步减少系统及各应用对SSD的写操作,我将很多系统及应用的目录都迁移到了HDD上,即采用mklink命令创建链接,通过长时间的实践证明,这个机制没有问题,且有效减少了对SSD的写操作。在为系统目录创建链接时需要借助于WinPE,这里推荐一个比较好用的版本,64位微PE工具箱,内置Ghost和系统安装等实用工具。
最终SSD到HDD的链接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优化的过程中,主要使用了Everything和Process Monitor这两个软件来帮助判断需要迁移哪些目录。其中Everything是一款Windows搜索必备利器,在日常工作中也会使用到。Process Monitor则用来监视文件系统的所有写操作。
SSD优化完之后,就是内存的优化了。32GB的内存,必须用RamDisk,否则不浪费了吗?将系统、360极速浏览器、WinRAR和其他一些软件的临时目录都放到RamDisk里去,至于页面文件,就没有必要放到RamDisk里了。32GB的内存,直接禁用页面文件即可,虽然有一点小影响,但并不碍事。Ramdisk工具推荐ImDisk Toolkit,免注册小巧好用!考虑到Android Studio运行模拟器时需要较大空间,故给Ramdisk分配了3GB。创建好RamDisk之后,依然使用mklink创建链接,如下图所示。
以上主要是针对SSD和内存做优化,减少对SSD无谓的写操作,延长其使用寿命,创建Ramdisk,发挥内存的最大性能。这不仅仅对搭建Android开发环境适用,对配备SSD和大内存的机器都是实用的。
mklink的使用方法如下:
copy "C:\HaxLogs.txt" "D:\SSD\HaxLogs.txt" /Y ren "C:\HaxLogs.txt" "HaxLogs-BAK.txt" mklink "C:\HaxLogs.txt" "D:\SSD\HaxLogs.txt" attrib "C:\ProgramData" -h xcopy "C:\ProgramData" "D:\SSD\ProgramData" /I /E /H /C /K /Y ren "C:\ProgramData" "ProgramData-BAK" mklink /d "C:\ProgramData" "D:\SSD\ProgramData" xcopy "C:\Users\HE" "D:\SSD\Users\HE" /I /E /H /C /K /Y ren "C:\Users\HE" "HE-BAK" mklink /d "C:\Users\HE" "D:\SSD\Users\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