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采访对象的时候,正值下午3点,整个北京城骄阳似火热浪逼人,可这个四环内的商务楼玻璃门内是另外一个世界。白色圆形咖啡桌中间摆着一个水晶盏,里面飘着深红玫瑰花,腿边是两尺高三四米长的玻璃鱼缸,数十尾金鱼欢快地吐泡泡,水声潺潺。桌前,三两人在自动售卖机前悄悄嘀咕喝点什么。一个金发老外一边小声打着电话,一边在橱柜边冲咖啡。
要不是咖啡桌对过的那面墙上摆满了金色的银色的奖牌和证书,记者真会产生错觉:这么安逸闲适的地方,是那个业绩“野蛮”增长的中科创达吗?
没错,这是一家发展速度令人咋舌的中国民营企业。2008年3月,公司成立时,不到30人。2014年,公司规模1400多人。6年时间,业绩百倍增长,规模扩张近50倍,分支机构坐落北京、上海、南京、成都、深圳、杭州,甚至开疆拓土到了日本东京、美国硅谷。
是哪一块土壤为中科创达提供了如此丰富的营养?答案其实在公司墙壁上——随处可见的安卓绿色小机器人。这是一家从事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研发与定制服务的企业。而对这家公司的揭秘与探寻,就从采访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裁杨宇欣开始。
4年蛰伏
其实想想,中科创达的成功也不难理解。
2008年,当时200万像素还是手机标配;黑莓手机一出,还爆发了 “手机收发邮件功能是不是鸡肋”的全民大讨论;人们对苹果手机摆脱键盘,全屏触控啧啧称奇……
那时,将公司的经营市场定位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这个领域,不是不需要勇气和胆量的。杨宇欣告诉记者,中科创达成立伊始,聚集了一批Linux系统开发方面的资深工程师,为移动互联网设备做软件开发。后来在高通的一个项目中,第一次接触到安卓系统,并意识到它背后的庞大商机。
“人们接触到的手机宣传海报,宣传卖点大多是手机配备多少核CPU、拥有多少万像素带来高清视觉感受,可是人们很少会进一步思考,是什么让手机实现了这诸多功能。而芯片,就是隐身幕后的大BOSS。”他解释道,智能手机的各种炫酷功能并不是简简单单通过下载个软件就能实现,软件需要在手机的硬件平台上跑起来,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就起到了底层硬件和上层应用的桥梁作用,它不可或缺并且至关重要。
对芯片企业而言,每款芯片都需要对操作系统进行重新适配,意味着高额的开发成本。如果有一个成熟的团队,既对操作系统软件有深入的理解,又有很好的技术研发能力,并且能够完美地把花样迭出的应用嫁接到底层硬件上去,那芯片企业无疑是如获至宝。
中科创达的商机就在于此。从2008年,到2012年,在这4年边实践边积累沉淀中,他们可以面向芯片厂商提供基于Android、Windows Phone等操作系统软件的不同层面参考设计,无论是成本优化,内核驱动程序集成,还是框架优化、更优质的用户界面,皆驾轻就熟。现在不仅仅是手机终端,平板电脑、智能电视、可穿戴、智能家居也成为中科创达涉足的蓝海。
展开中科创达的用户名单,70%左右的海外客户,从底层硬件的高通、ARM、展讯,到产业链终端的索尼、夏普,记者不禁感叹这家企业的“墙外香”。“赢得国外客户并不是靠运气。与国外做智能终端的操作系统同行相比,我们价格较合理固然是一个优势,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对操作系统技术的理解,中科创达的技术优势也非常明显。”
说出来吧,我给你自由
企业经营者中流行一句话:创业难,创多分支企业更难,创多分支跨国企业难上加难。偏偏“多分支”、“跨国”这两条都被中科创达赶上了。事实上,这也是必然现象,企业井喷式发展,带来的毫无疑问是人才管理的瓶颈。从二三十人的小作坊,到上千人的同步协作,“管理”二字谈何容易。
“虽然有不同分支,但是有相同的企业文化,所以工作起来并不会束手束脚。“杨宇欣介绍到,现在各个事业部垂直运作,保持较大的独立性,按照不同的项目,集成不同分支的专业人才一起协作完成,最大化减少矛盾。“中科创达的企业管理与其他企业背道而驰,是从‘正规军’过渡到‘游击队’,给每个独立的团队更多的自由空间。“杨宇欣强调,”我鼓励每个技术人员勇于创新性,只要被认可,那么我会给予他充分的自由去搞研究。“
事实上,对技术研发者的尊重其实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国内这方面的人才短缺。中科杨宇欣深有体会。“目前国内操作系统人才太少,流动性又不低,我们简直是求贤若渴。”此言非虚,2012年8月,南京摩托罗拉研发中心解散,500多名技术工程师成了众多厂商眼中的香饽饽,联想、TCL等各路人马第一时间扑向南京抢人,低调的中科创达最“土豪”,直接在南京就地成立研发中心,一口气签了近百名工程师归其麾下,下手晚的企业只能锥胸顿足徒奈何。
智能未来
人才充沛带来的成绩斐然,中科创达成了行业的“角儿“。
“有的同行觉得我们目光长远,那是由于芯片市场往往能最快速反映出用户的需求,而我们跟芯片行业联系紧密,因此中科创达常常可以嗅到先机。“杨宇欣坦言。这就如同海洋的潜流,表面上看纹丝不动风平浪静,而倘若潜得够深,率先感知到潜流的方向,自然”船大好冲浪“。
杨宇欣透露,未来,中科创达十分看好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等领域。想想未来的生活场景:智能冰箱给你发信息,告诉你该买鸡蛋了;汽车提示你把公文包落在后座了;甚至你的喝水杯提醒你最近摄入糖分过多了……“任何智能化都离不开软件的支撑,很难去描述这个市场空间有多大。很多时候,只有当一个新的功能被开发出来,人们才会发现自己有多需要它。每一个人,从起床上班到工作、回家、消遣,都可以享受智能服务,这个需求的旺盛程度不难想象。“杨宇欣微笑,话里潜台词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