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生态系统”为什么在近期出现而不是更早或更晚?它与物联网进入快速发展期之间有什么必然关系?
近期在物联网技术大会上,大家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恐怕要数“物联网生态系统”了。据IoT Analytics 统计,全球目前有三百多家企业在积极建设物联网生态系统,其中既包括IBM、GE、谷歌、微软、亚马逊、思科、华为这样的大企业,也包括像艾拉、Sigfox 这样的初创企业。单个企业计划投入资金数以亿计甚至十亿或百亿计,都对未来踌躇满志,大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到底“生态系统”有什么魔力让这些物联网企业纷纷挽起袖子掏出银子卖力造起来?
很多人看到“物联网生态系统”很自然会以为先有“物联网”,才有“生态系统”,其实不然。
“生态系统”这个概念进入商业领域的时间比“物联网”概念的诞生还略早一步,它产生于80 年代末的北欧地区,主要用来描述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可持续商业战略,1993 年随着Paul Hawken 著的《商业生态学》一书在美国出版,才被系统化地介绍并作为革命性的可持续商业设计概念广为传播;而“物联网”在90 年代初就开始被少数跨国企业实施,1995 年比尔·盖兹《未来之路》中首次提到“物联网”,但这个概念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直到1999 年MIT的Kevin Ash-ton 教授赋予它定义后才开始传播发展至今。可以说十几年来“生态系统”和“物联网”在各自商业和学术圈平行发展,相安无事,直到近几年各个大国纷纷宣布计划要大踏步进入智能化时代之后双方才突然相遇并擦出耀眼的火花,“物联网生态系统”一下子火起来,与此相关的各种智能技术创新数量也急剧扩张了,好比滚雪球越滚越快,而且带动的雪花越多。
霍尼韦尔HBS 总裁John Rajchert 在最近一次有关物联网提升建筑体验的主题演讲中说到,他在这个行业服务了27 年,过去5年尤其是最近2年看到的技术变革数量比之前25年还要多!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分析“物联网生态系统”为什么在近期出现而不是更早或更晚?它与物联网进入快速发展期之间有什么必然关系?
首先,“物联网生态系统”概念出现的大背景是过去10 年物联网技术链上各个关联技术已经突飞猛进到开始产生规模化生态效应的程度了。比如:
1.传感器等硬件过去10年平均单位价格降低一半以上,让更多企业买得起;
2.传感器体积变得更小同时性能更优越,其部件可缩小到毫米甚至纳米级,一个只有指尖大小的低能耗并具有通讯功能的传感器随处可见,其适用范围更广;
3.移动设备、通信技术实施成本在过去10 年里大幅度降低,使它随时为各行各业带来增值成为可能;
4.大数据、边缘计算、云服务等支撑技术越发成熟并开始被大范围采纳。
5.这些技术的共同发展促使物联网市场开始规模化。
与此同时,工业3.0 时代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已累积到不得不换一种思维重塑商业的地步,工业正在从原来的“摇篮到坟墓”的生产消费模式到“摇篮到摇篮”的循环经济模式慢慢转变,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刚好横空出世给出了效果可以量化的实施方案,并且把可持续商业变革中已经实施的包括可再生能源等措施整合进来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其次,物联网正在产生大量有价值的数据,这些数据成了加快发展物联网生态系统的原动力。来自不同物件不同地域的大数据传上云端并通过各种智能分析手段转化为商业智慧,为决策者提供依据,从而推动整个商业系统的进化和转型。
案例
比如,瑞典一家压缩机厂家原来是生产和销售压缩机的,和众多传统设备制造商一样其销售额根据设备出货量计算。实施物联网方案以后,他们将商业模式改为按用户使用压缩空气体积多少计算,利用压缩机使用过程中的实时数据分析,厂商与用户的商业生命周期实现无缝对接,这种对接与生态系统里的共生共存共赢相似,通过通信和数据分析整体上大大降低双方运营成本、节约能耗并大幅度提高销量和市场准入的灵活度。
这种新商业模式恰恰就是一种低碳的‘摇篮到摇篮’的生态商业模式,在这个模式里,公司原来的主营产品“压缩机”成了附属品,而数据化了的空气成了新的主营“产品”,或者更准备地说,传统具象的“产品”概念在弱化,而抽象的“解决方案”概念在强化。这样的案例正在不断增加,未来企业卖的不是产品,而是基于数据的解决方案。
IDC预测物联网大数据的数量在未来5 年将翻两番,2020 年达到44ZB,而实际上的数据量很可能更高,并随着物联网接入设备的数量和种类增加呈现爆发式的增长。
接下来我们来近距离地看看产生这么大量数据的物联网架构是怎么运作的。这个架构包含四大要素:
1.硬件:这是数据产生的地方,硬件里头包括内置的微处理器、传感器和通信模块,某些应用场景可能还会涉及到3D 打印、机器人等新型硬件;
2.通信:这是数据传输的方式,通过通信运营商或开源通信协议,确保各个物件连上网;
3.软件:这是管理数据的地方,它为物联网提供必要的数据整合方法和连接到其它系统的界面。这里面基本上会涉及到很多“开源”工具;
4.应用:这是数据转换为价值的地方,涉及到云计算,某些场景可能会加入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在这里物联网解决方案被呈现给用户,为用户解决某个普遍性的技术或商业难题。
这四部分的共同任务是确保数据安全,这点在架构搭建中至关重要,它包括数据编译、用户授权、设备接入管理等等。在实际应用中,数据安全常常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客户项目预算有限、为了便利或加快工作流程等,而妥协。目前物联网生态系统的架构远还未到形成标准的阶段,不过它的进化速度很快。因此设定物联网标准也就成了物联网公司互相竞争和业务布局中不容忽视的领域,最后花落谁家还不可知,但物联网产业规模远远高于互联网,最后结果也有可能是遍地开花。
从以上架构分析来看,物联网本质上就能够整合不同硬件、软件及通信标准并让它们之间产生协同合作,从而逐渐形成物联网生态系统。要建成物联网生态系统就必须先搭建一个物联网平台,由于物联网天生的生态化属性,市面上各种报告经常把“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平台生态系统”等同起来,虽然严格来说,生态系统包含的内容更丰富而且多样化。
无论如何,“物联网平台”这个概念的产生至今只有短短几年,然而来势凶猛并已快速成为物联网市场规模化发展的支柱。IoT Analytics 今年年初预测未来5 年物联网平台市场年增长率33%,到2021 年达到16 亿美元。然而,也正因为它出现晚发展快,也导致里面出现一些难以分辨的迷惑或有意无意的误导。
比如,并非每个自称物联网平台的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平台。对于新手来说很难区分物联网平台到底是什么鬼?是指一个成熟的物联网云平台,或者是某个平台的一个衍生要素,还是其它什么完全不搭嘎的东西?IoT Analytics 指出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平台是指那些能够引发各种物联网应用的平台,简单些的可能只是一个软件平台、应用开发平台、行业管理平台或数据分析平台。而如果要描述一个相对成熟的复杂的物联网平台生态系统,该系统则由8 个重要组成部分构成,它们彼此联系并形成一个真正端到端的可扩展的有机整体,而贯穿这8 个组件的就是“数据”(如下图所示)!
当然,正如前面提到的,物联网各种标准的形成落后于物联网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速度,这8 个组件代表了这家专业德国调研机构到目前为止对物联网平台的理解和归纳。它对未来新兴物联网企业的意义在于,您可以或者参考这8 个功能块搭建自己的物联网平台,或者寻找具备全部或部分这些功能的物联网平台建设适合自己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您在开发设计和摸索过程中,还可以对这张图的内容进修改,增减,使之进化或者分化。
总之,不管你愿不愿意看到,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以循环经济为导向的第六波创新长波的深化,“物联网生态系统”就在那里!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