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注:这两年是国内少数几个互联网巨头借助投资、并购跑马圈地的黄金时代,尤以腾讯、阿里为首。今天我们来看腾讯投资。
本组文章上半部分来自《理财周报》最新报道,对腾讯投资平台现在的基本路数与风格进行了勾勒;下半部分来自2013年4月,《创业邦》杂志的一篇文章。当时该杂志曾就腾讯产业共赢基金的投资并购逻辑采访基金董事总经理彭志坚(不过据传彭志坚将很快正式离开腾讯,另起投资炉灶)。两篇文章结合起来看,可以对腾讯投资基金的运作有大致了解。
上篇:钱多、多点撒网、速度快、人少
为了进行圈地,腾讯设立VC平台腾讯共赢产业基金(下称“腾讯基金”),阿里则成立了专门PE公司阿里资本,两者使命一致主要为产业链战略并购扩张服务。
显然,在这场扩张战中,马化腾比马云下手更快更广。2011年才成立的腾讯基金,比阿里资本晚了三年,但所投项目数目远超过阿里。据腾讯基金内部人士证实,目前腾讯基金投资项目超过200个项目,投资规模超过了100亿元。
而且据最新消息,腾讯在成都、北京、武汉、上海、海南、华南等多个基地,斥资几十亿投资创业项目,把种子先收起来。这是一个强大的布局。
其实早在2003年或者更早腾讯就已经有很多投资了,不过并购投资部从2011年开始高调收购或投资互联网公司。正是从那时开始,腾讯从什么都要自己做的帝国,变为通过参股领域细分龙头公司,从而为腾讯航母加码的“投资狂人”。
腾讯的议价优势
很多公司也因为“腾讯”概念股的身份而估值翻倍。比如博瑞传播因收购腾讯参股的漫游谷受到了投资者的热捧,又如金亚科技因其参股公司获得腾讯某晋技赛事转播权而股价翻番,包括最近入股的华南城。一时间,凡是和腾讯“扯上关系”的公司,股价大多暴涨。
据腾讯内部某知情人士透露,所谓的腾讯概念股,使得监管层很紧张,并专门与腾讯方面打过招呼,“腾讯的投资并购部门管得很严,公司再三要求不能对外做任何评价,擅自接受采访者要处以罚款,否则可能会影响股价,会遭到证监会调查。”
当然,腾讯也很清楚自己这个金字招牌的价值,因此与其他VC对手相比,腾讯更倾向于单独投资。“腾讯最喜欢自己投,一家吃掉,因为它知道自己投资这个公司本身价值会翻倍,先进去增值后再融一轮比和他人一块投资要强。”某资深风投人士对记者表示。
腾讯的投资并购部门与微信等均隶属于腾讯的企业发展事业部,直接向集团总裁刘炽平汇报。投资方向主要按照细分领域划分,包括电商、游戏、O2O、硬件、技术、媒体等。
目前,腾讯并购投资部员工只有20人左右。据腾讯内部人士透露,该团队虽然只有20个人,但是效率很高。“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忙着看项目,一年要看至少200个项目,相当于一天半看一个项目,非常累,不过真正投资的项目就1%左右。”
不少互联网投资同行,对腾讯基金羡慕不已。“腾讯的决策机制更灵活方便。一些小项目,团队负责人自己都可以决策,因为资金都是腾讯自己的,比一般的受托基金公司更灵活,不用再走投委会投票程序。”前述业内人士表示。
此外,腾讯自身掌握着很多收购标的运营数据,这点也让其他VC们望尘莫及。“腾讯收购手游公司,他只要把游戏拿来在腾讯平台上运行三个月,这款游戏产品的流水是上亿还是上千万,腾讯一下子就清楚了。腾讯收购很多公司前,都测试过这些公司的真实实力。一般的PE公司哪有这个本事测试?连阿里都很难做到。”上海一名TMT投资人士感慨。
在投资策略上,腾讯投资并购部会更多地考虑与自身业务的结合,偏战略性质。一名接近腾讯的人士认为腾讯的投资像拼图:“腾讯主要是为了补足自己的业务短板,自己做不好就会以投资为主,目的就是收购优质的资源和创业团队,从实业方面来考虑战略布局。”
当然,能幸运被腾讯看中的公司除了团队之外,是否在垂直行业中有一定影响力也是关键因素。“他们投资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多,特小的他们也不太愿意看。”
当然,腾讯目前拥有近8亿的活跃用户,再加上微信的超过6亿的用户,这给腾讯带来了资源的整合节点。其中一种方式,就是通过与入口的结合。腾讯投资的妈妈网与QQ空间中的妈妈圈对接,以实现导入流量的目的。大众点评网更不用说,很明显也是寻求与微信平台合作的机会,微信6亿用户遇见大众点评,不仅可以提供 O2O应用场景,形成交易闭环,也增强了用户对于微信的粘性。
腾讯投资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庞大的用户群,在投资谈判时也有很强的议价能力,尤其是对于游戏领域。
前述风投人士介绍:“谁上了腾讯就是好消息,竞争对手上了腾讯他就死了,所以当时腾讯分成比例要得很高,二八分或一九分,真正做游戏的只能分小头。”
“腾讯一般不谋求控股,但股份都不低,比如艺龙、搜狗、大众点评,股份都在20%以上。一般都能拿到第二大股东的地位,而且加上一些业务与腾讯捆绑,腾讯话语权还是不少。”观察人士王冠雄分析称。
“腾讯想把社交红利效益最大化。它本质上输出的是用户能力,比如某一个细分行业点爆发,刚好前面有布局。这也正是腾讯甘于做第二大股东的原因。”前述业内人士表示。作为用户之王,腾讯比百度、阿里离互联网更近,几乎投的均为泛互联网行业。接近腾讯的人士将其定义为“协同效应”,这恰恰也是被投资公司最看重的。
对传统产业的渗透稍慢?
也有一些业内人士对腾讯的泛互联网投资模式,表示出一定担忧:“它现在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资本,不单纯只是投它上下游的公司。但对传统产业的投资,腾讯没有阿里做得超前。阿里已经投了海尔电器、物流行业,而腾讯还没有迈出这一步。像苹果、google这种3000、4000亿市值的巨头公司,它在相关的传统行业一定要有很强的渗透。这一块,腾讯的步子慢了一些。”
腾讯采取的是“多点撒网”原则。互联网如此变幻莫测,即使马化腾,也会担忧自己看不清未来的方向,因此未雨绸缪,先在各个与其业务相关的领域占位置,再依据未来及投资企业发展好坏伺机而动,重点培养或是收购。
当然,腾讯不做大股东并不吃亏。腾讯投资项目之一妈妈网相关负责人分析称:“第一,腾讯每年可以得到财务回报,第二,跟我们用户关联度很大,在用户合作上也会得到一些伏笔。就看腾讯在涉及小产业链的时候可能会涉及到母婴这个行业。”
对于腾讯没有竞争优势又弃之可惜的业务,腾讯也会在合适的时机,“外嫁”给比它强的公司。比如,腾讯除了出资入股搜狗成为第二大股东之外,还将旗下的搜搜和QQ输入法注入搜狗,原团队人马也和搜狗组成了新的团队。
微妙腾讯基金,或引入内部竞争?
如何处理好并购项目与腾讯内部业务的关系,这是刘炽平必须平衡的问题。对此,腾讯还对并购投资部组织架构进行了特别设置。“各个部门都会有人兼顾两边的,既属于投资部门又属于业务部门,否则投资部门就会显得很孤立了,该业务部的投资人也主要是负责考察与该业务部门相关的项目。”一名从腾讯离职的知情人士透露。而按照马化腾一贯的鼓励内部竞争的做法,腾讯基金可能面临着强大的内部竞争者的挑战。
理财周报记者注意到,2013年8月29日,腾讯悄悄在深圳前海以几名中层的名义,注册了一家名为“深圳市腾讯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的公司。
记者在查找工商资料时发现,腾讯曾于去年在前海注册过一家名为“腾讯产业投资基金”的公司。令人奇怪的是,该公司的股东为4名自然人股东,分别为沈丹、陈双华、程芳、李月翠,并无法人持股。而公开资料显示,陈双华与腾讯人力资源部助理总经理同名,沈丹与腾讯政府及公共事务副总经理同名。
前述腾讯知情人士表示和腾讯产业共赢基金不是一回事,肯定没有关系。“可能是代持,相当于分公司子公司。腾讯下面有接近200多家子公司,很多都是通过中层领导代持一下,主要是出于一个管理需求的,有很多可能是为了实现当地的避税报税或者为了特定目的而成立的。”
而另外一位业内人士也表示:“腾讯在前海注册了一堆公司,腾产也可能有无数个壳公司,实际都用腾迅的钱,但是出于不同目的,这是做投资常用的方式。”
而该公司法定代表人为任宇昕,为腾讯首席运营官,不过他在腾讯集团主要是负责游戏、社交网络、无线事业部。而腾讯基金则由腾讯总裁刘炽平负责。更为微妙的是,早在2012年,便传出任宇昕接替刘炽平担任腾讯总裁的传闻。
理财周报记者在查询腾讯产业基金是否有实体时,腾讯负责人称这只是个对外的说法。问及该产业基金与现有的腾讯基金如何分工,腾讯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类问题较为敏感,不便回应。
除此之外,让大家疑问的还有目前腾讯产业基金的董事总经理去向。彭志坚于2008年加入腾讯,任腾讯投资并购部副总裁及腾讯产业共赢基金董事总经理,为腾讯基金的灵魂人物。
据媒体此前消息,彭志坚已于去年离开腾讯,自行募集资金单飞。腾讯相关内部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其称彭志坚目前仍在腾讯,但是当问及是否还担任共赢基金总经理一职时,目前并不确定。
下篇:“只有10%的项目是收购”
一、腾讯的投资战略是什么?
彭志坚:关于我们的投资策略,其实在腾讯内部非常清晰,最核心的就是战略价值,大部分案子我们是战略价值和财务价值并重,但第一位的永远是战略价值。
什么是战略价值?一个是优势互补,一个是前瞻布局。优势互补比较容易理解。就前瞻性布局来说,有一些投资短期之内看不到明显的合作点在哪里,但是它有潜在的长远战略价值。 就像下围棋一样,一个子下去,你也不知道最后什么结果,有可能这个子被人家吃掉了,有可能逐渐占一大块空地,也有可能在关子阶段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棋子,所以这些就是相对来说比较前瞻性的布局,我们会这么考虑。
二、为什么投资电商?到目前为止,腾讯最大的一串战略投资,当属电商。
彭志坚:其实腾讯一直做电商,从拍拍开始做起,只不过当时没有看的太清楚,所以一直没有发力。到2010年后,我们越来越觉得电商是未来互联网上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有一种很紧迫的感觉。腾讯必须随着用户的成长而成长。用户在成长,他们的需求在成长,不光要玩游戏,还干别的事,比如网上购物,比如网上学习,等等。我们就必须让我们提供的服务跟着用户的成长而成长。
当时我们想,要做这件事情,需要两个方面的积累:一方面是人才;另一方面是业务。从人才讲,投资和收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人力资本积累的方式。从业务上讲,阿里系已经规模庞大,C2C这条路已无法继续走通;而B-C方面京东快速崛起,在品类和口碑上的影响力别人也一时难以超越。作为平台型公司的腾讯,应该怎么切入?
坦白说,腾讯的流量很大,但电商流量还不大。只有培养用户在腾讯平台进行网购的习惯,积累电商流量,腾讯电商才有机会。电商流量从哪里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些核心品类,作为培养电商流量的基础。 这些品类要足够标准、规模足够大、用户群足够多,所以3C类电商投资了易迅、鞋类电商投资了好乐买。我们甚至也考虑过1号店等其他合作伙伴。在有了充足的电商流量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在之上打造一个类似Amazon的market place.
电商这两年的日子之所以不好过,根本原因就是流量成本太高(流量成本加上其他成本覆盖不过来的话,自然会亏损)。电商平台如果能够积累大量的流量,加上Market place大量的商品,每单交易的流量成本(当然还有营销成本等)就会降低,这是平台类电商的核心优势。
三、投资还是收购?腾讯目前的投资布局,纯粹投资占大多数,10%左右是收购。
彭志坚:一个不能成为独立生意的项目,就好像一个不能独立跑的轮胎,如果我们觉得合适,就会倾向于收购进来,因为它反正在外面单独跑也不可能存活下去,就是汽车零部件,你得装到汽车里面去才能用;如果能够独立跑,有成为独立生意模式的可能,我们尽可能使用少数股权投资的模式。但是如果说这种企业对腾讯有非常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是我们现有平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那也会考虑收购进来。
不管是完全收购,还是少数股权投资,我们的原则就是保持团队的积极性,保证团队的利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所以,能够独立发展的生意,我们尽可能少做股权投资,不能够独立发展的生意,我们会用合适的方式来进入,可能会考虑全资收购,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
当然也有一些行业,比如说游戏其实是可以独立发展的行业。因为游戏是一个创意产业,要有强大的动力和非常好的创意, 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好,所以我们游戏上基本上很少做收购,绝大多数是少数股权投资。目的是为了保证团队有足够的利益保证、有足够的动力把事情做好。